首页> 年度报告>紫阳县> 紫阳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紫阳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10 16:37
单位名称 紫阳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落实中省市养老保险政策,为紫阳县辖区内城镇各类企业及职工、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职工、退休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经办业务。负责全县城镇职工、个体工商户养老保险的征缴及发放。
住所 紫阳县城关镇紫府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苟祖明
开办资金 265.3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养老保险经办处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6.43万元 215.3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养老保险经办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精准施策,保障有力。1.待遇调整与补贴发放。2024年7月,依据省局文件,迅速且精准地对5638名退休人员进行待遇调整,人均增资82元,把政策红利及时、足额送到退休人员手中,切实提升其生活质量与经济保障水平。同时,按月为离退休人员中享受独生子女补贴者发放各项财政补贴,严格遵循政策要求,保障特定群体应享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群众对养老保障制度的信任感。2.参保扩面与征缴发放。与县人社局协同作战,全民参保扩面专项行动成果斐然。重点针对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深入社区、街道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社保知识讲座,以及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和“共驻共建”工作深入包联社区了解需求、提供上门经办服务等方式,让养老保障政策深入人心,促使新参保人员在规定时间办理参保缴费手续。截止目前,参保职工总人数达16509人,比2023年净增396人,超额完成全年净增350人的目标任务,达成率高达113%,有效扩大养老保障覆盖范围,为更多群众筑牢晚年生活保障防线。3.转移接续与业务清理。严格按照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政策要求,依托全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平台,全面开展线上转移接续服务,取消参保缴费凭证,大幅压缩办理时限,实现业务网上申请和进度查询,极大地方便参保人员跨地区流动就业时的养老保障衔接,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同时,重点清理退役军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中的未办结业务,全年无相关投诉,展现高效、负责的业务作风。持续清理存量超期业务,核查重复参保账户,推动“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使用,个人版注册率达81%,单位版达100%,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业务办理效率与精准度,优化参保体验。4.档案管理与权益维护。完成2023年档案整理归档工作,共为124人次查阅调取档案,社保档案的规范管理发挥了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功能。在出现劳动纠纷或权益争议时,档案能够作为关键证据,保障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二)多维提升,普惠民生。1.维护社会经济稳定。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截止2024年12月共发放养老金19180.87万元。为退休人员提供了稳定的生活保障,有效缓解了社会养老压力,保障了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使他们能够安享晚年,减少了因养老问题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2.提升群众满意度。在业务办理流程上持续优化,简化繁琐手续,依托“一主两翼”信息系统,实现“跨省通办”、“一网通办”,参保单位网上服务平台使用率达96.92%,法人授权和实名认证完成率100%,让参保单位与个人足不出户即可办理诸多业务,节省时间与精力成本。同时,联合税务部门开展线下业务培训,解读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增强群众对养老政策的理解与认同。此外,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通过多种便捷形式完成,人脸和数据识别认证人数占比高达99.8%,启用社会保障卡发放养老金比例达96.38%,这些举措极大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满意度显著攀升。3.增强养老政策知晓度。为提升群众对养老政策的知晓度,中心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活动。联合紫阳县人社局、教育局、税务局成立宣传工作组,深入各民办幼儿园宣讲养老保险政策法规,推进参保扩面;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社区、街道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社保知识讲座;针对快递员工、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常态化提供上门服务,耐心讲解参保政策和办理流程。通过这些“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让养老政策走进千家万户,使群众从“被动参保”转变为“主动参保”,增强全民养老保障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养老保险事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群众基础。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单位聚焦辖区内多元群体,涵盖城镇各类企业及职工、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职工、退休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全方位开展养老保险经办业务,有力彰显了其公益服务价值与社会担当,为社会经济稳定筑牢根基,让群众切实享受优质、高效、贴心的养老保障服务。本年度共发放养老金19180.87万元,人均月调资82元,配合税务部门征收基金6871.36万元。截止12月,共为135名退休死亡人员遗属支付丧葬抚恤金609.49万元。法人授权实名认证率99.7%,社保卡发放养老金96.3%,社会化发放率100%,退休人员社区管理率100%,异地居住退休人员资格认证率100%,手机APP注册率个人版本达80.5%,当年新退休人员手机APP安装使用率达到100%。全县参保单位413户,参保人数16509人(其中在职10587人,退休职工5922人),新增参保职工396人,超过考核指标46人。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1.中心党员人数少,整体年龄结构偏大,创新活力不足,“争先进位”相关活动氛围不够浓厚。2.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执行提高了我单位政策宣传解释的工作量,增大了职工养老保险扩面难度。(二)改进措施:合理调整办公岗位,更好服务全面工作。加强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工作能力。注重发展党组织后备力量,进一步加强年轻党员的发展培养力度。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深化理论学习,提升业务能力。系统推进理论学习,确保全体职工理论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加强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学习,持续组织职工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公务员法》等,增强法治意识和纪律观念。定期举办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拓宽职工视野,促进知识共享。期望在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提升及整体素养方面取得更大进步,为推动中心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提升政治站位,规范业务经办。明确工作职责,规范经办业务,正视工作差距,坚持对标对表抓好工作落实,加力追赶超越;严防养老保险安全风险,严格执行定期核查制度,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助力参保扩面,提高经办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加强通审业务培训,规范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细致的经办服务,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全县经济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三)深化政策认知,强化养老宣传。将联合人社部门和税务部门,共同组织政策宣传专题讲座和培训活动,深入企业和社区,面对面为职工详细讲解养老保险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影响。结合“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为企业提供最新的养老保险政策信息,并收集反馈以优化服务。同时,通过“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走进社区,与居民互动,提供现场咨询,确保养老保险政策深入人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