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市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场)内机动车辆提供监督检验、定期检验以及锅炉水(介)质处理和安全阀校验等工作;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开展委托检验和技术咨询。 | |
住所 | 榆林市西沙柳营中路双灵西巷16排5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占荣 | |
开办资金 | 4418.4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418.48万元 | 9278.1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公益 | 从业人数 15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7月11日变更了开办资金,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开展工作(一)党的建设持续用力。重视政治理论学习。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年组织集中学习40次,组织知识测试1次,为党员干部购买学习书籍193册。举办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规范开展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建制度,全年共召开党员大会4次,支部委员会议12次,专题民主生活会1次,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4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组织党员干部赴清涧绥德开展了为期2天的党性教育。与联盟单位开展“党建联盟”活动4次。严把党员发展政治关,新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名,接收预备党员2名。按时完成党费收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支部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定《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观看警示教育片3次。深入企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问卷调查3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举办了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组织了《条例》知识测试,讲授了专题党课,开展了专题辅导和专题研讨,赴榆林监狱进行了警示教育。深入开展“双报到”活动。参与“夏送清凉”活动,为一线环卫工人送去小米、绿豆、白糖等解暑物资。重阳节来临之际,慰问了柳营路社区尚德名苑两户困难家庭,进一步营造了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积极认领双报到项目,翻修了柳营路辖区兴和巷5排门前小巷,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二)检验检测提质增效。全面按照检验规则和质保体系开展检验工作。全年共受理各类检验申请书4910份,其中线上受理3655份、线下受理1255份,发送各类通知短信4660余条,审核反馈意见1270余次。为企业换发特种设备使用标识3900份。全年共检验各类特种设备24824台,压力管道534269.62米。其中,锅炉1292台;压力容器6730台;电梯10015台;起重机械1751台;厂内机动车449辆;气瓶、安全阀4587只。(三)质量管理多措并举。强化质保体系运行。持续完善质保体系,修订13个文件、新增40个文件,有效保障了质保体系的适应性、有效性和持续性。重视质量监督。全年共抽查检验报告974份,按月报告抽查情况进行通报。全年对7个检验现场开展了11次质量抽查,督促检验人员规范检验行为。开展服务质量双回访活动18次。开展了“质量月”专题活动,全体干部职工参与宣誓承诺。加强与监管部门沟通。及时报送检验数据,全面完成检验检测全年数据统计工作,向市局特设科报反馈意见通知书18份、不合格检验报告7份。开展技术比对。与渭南检验所开展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能力技术比对、与咸阳特检所开展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能力技术比对。顺利完成气瓶安全阀资质评审。从资源条件、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检验工作质量三方面认真筹备,通过由省局组织的资质核准,顺利取得安全阀检测和气瓶检验资质。(四)科技兴检稳步提升。加强科学研究。《低温安全阀离线校验与评定规范》正在申报立项。《一种电梯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的应用推广》已立项,现处于项目前期调研阶段。《机理-数据融合的典型煤化工系统腐蚀风险监测预警技术》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立项。《基于有限质点法的起重机结构安全性研究》被立项为2024年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五)服务能力再上台阶。推进项目建设。移动式压力容器检验基地项目完成了主体建设和检验检测设备安装,去年9月气瓶安全阀检测中心顺利实施搬迁,正常开展业务。榆林市能源装备质量安全与能效检测实验中心项目实现开工建设。更新仪器设备。为丰富检验手段、提升检验效率,向财政申请专项资金429.09万元采购了一批专用检验检测设备。全年检验仪器计量检定197件、校准340件,实现检验仪器检定/校准全覆盖。(六)队伍建设多面开花。重视人员培训。先后派出204人次参加检验员、检验师及无损检验检测人员取证考试,取得相应证书37项(其中检验师7人、检验员26人、金相检测4人)。先后派42人参加标准法规宣贯班学习;全年组织3次院内集中学习培训,做到人员全覆盖。加强职称评聘。去年我们在没有空岗的情况下,通过协调,让9名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了工程师资格,1名取得了高级工程师资格,有效充实专业技术队伍。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开通电子签章再获新成效。优化电子签章业务,对原电子签章业务的注册环节做了优化处理,广大企业通过企业平台自行下载打印检验报告和特种设备使用标识,实现无纸化办公,企业自主下载各类电子报告和特种设备使用标识9200余份。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再出新举措。进一步拓宽缴费渠道,开通网上缴费模式,企业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等途径在网上自行缴纳检验费用,企业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便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三是大项目检验好评不断。在大型化工企业特种设备检验过程中,坚守为民初心,针对企业停车时间短、检验任务重的实际困难,集全院之力、汇全院之智,圆满高效完成检验任务,助力企业生产,打造了和谐共赢的营商环境。四是营造公益宣讲良好氛围。深入企业、社区、商场、学校等开展公益宣讲和技术帮扶,广泛宣传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强化企业对特种设备安全的主体责任意识。全年开展公益宣讲9次。五是依法检验再上新台阶。坚守公益属性、遵循立法初衷、恪守国家使命,全面围绕检验规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工作,让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贯穿检验工作全过程,为全市特种设备安全把好每一道关口、抓住每一个环节、抠严每一道程序。全年共上缴非税收入4035.9万元。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人机矛盾依然突出。检验人员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全市日益增长的特种设备检验需求。人才培养成本高、难度大、周期长,影响机构核准和事业发展。二是工作经费不足。随着特种设备数量的不断增长,工作量在逐年增加,存在业务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每年需向财政部门追加预算。三是检验报告出具不及时的问题依然存在,还需要花大力气去研究解决。四、整改措施一是积极协调高层次人才引进,不断强化梯队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二是协调财政局,增加经费预算。三是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申请书闭环管理机制,积极实行检验申请书闭环管理制度,强化质保体系运行。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是常态化开展好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二是不断规范组织生活,加强党建工作质量,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完成支部换届。三是全力做好大型化工企业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检验,重点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检验工作,做好大型活动特种设备保障工作。四是认真开展内审和管理评审,抓好质量管理,不断加强检验报告抽查通报力度。做好检验资质资格换证和罐车检验筹备工作。五是积极鼓励取证换证培训,加大检验师和无损检测三级取证力度,与行业内先进院所开展技术比对。六是加快推进榆林市能源装备质量安全与能效检测实验中心项目建设。七是积极与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合作,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科技兴检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有效期至2025年6月7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荣获市局第五届“红盾杯”篮球赛一等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