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计量技术研究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全市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工作,执行强制检定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检定、校准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工作;开展计量器具修理及计量人员技术考核培训;进行计量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 | |
住所 | 榆林市长兴路249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喜清 | |
开办资金 | 55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512.45万元 | 614.1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计量技术研究院.公益 | 从业人数 3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市计量院聚焦主责主业,服务中心大局,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一、工作基本情况(一)做好计量工作,提升服务能力。一是计量检定、校准业务完成情况。全年共接收各类计量器具274520台/件,其中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30805台/件,非强检计量器具43715台/件。二是基础能力提升工作情况。申请新建“工业分析仪检定装置”等5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全部获省局批准;完成党员活动室、职工之家、职工活动室、产业计量会议室装修改造;完成出租车计价器检定厂房改建项目工程;采购完成标准测力仪等1批次37台/套计量检测设备;报废1批次378件桌椅、空调等固定资产;做好标准器量值溯源工作,标准器溯源率100%;全面入驻并升级“秦质享”平台,有效提升全省企业对我院服务能力的认知度;参加数显扭矩扳子等3项全省计量比对(能力验证活动),均获“满意”结果。三是科研创新工作情况。我院主导制定陕西省计量技术规范1部并获批发布(JJF(陕)116-2024《直流数字功率表校准规范》);申请陕西省计量技术规范制订项目3项,获批立项1项,现已完成报批稿审定,待发布;申请并获批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配套科研资金15万元;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6篇;通过验收省局科技项目1项。四是计量技术服务工作情况。完成《榆林计量五十年》的印刷、出刊,打造“榆林计量”新名片;“5·20世界计量日”“科技活动周”“质量月”期间,开展“实验室开放日”活动,邀请榆林市兄弟单位、市民走进实验室,零距离接触计量检定工作;制作完成单位及省级产业中心2部宣传视频,展现“榆林计量”新形象;开展对外技术培训工作,先后为陕西海拓测控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22人16项进行了计量专业项目考核培训;前往陕西秦北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小个专”党建结对帮扶活动并开展“一站式”计量服务调研;常态化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与榆林凯越煤化公司结对开展“三共”活动,提升服务质量。(二)加强群团建设,做好乡村振兴。一是持续推动阵地建设。重新装修改造“职工书屋”“职工之家”,打造“健康小屋”,配备理疗保健设备,保障职工身心健康。二是关心关爱职工。发放节日慰问品,新婚送贺信及慰问品,为全体职工办理市级职工互助保险,为老干部订报刊,联系市妇幼保健院,安排女职工进行免费体检。三是组织参加各类活动。开展元宵节、妇女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积极组织参加榆林市职工文化艺术节“中国梦劳动美新征程建新功”,丰富职工生活。四是持续宣传推广优质农副产品。开展助农销售系列活动,销售核桃10万余斤。五是根据满堂川镇创新乡村治理积分“红黑榜”管理机制,开展积分统计及礼品兑换活动,增强乡风文明、探索农民管理新模式。六是通过榆林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为村委会和幸福院申请8台空调,通过社会爱心人士为村里困难学生家庭募捐19400元,通过市局为困难家庭申请13份,价值3000元米面油慰问品。七是全院20名帮扶联系人通过消费帮扶,采购农产品32份共计6400元。(三)各类专项整治、专项活动开展情况。一是高效配合市局开展民用“三表”抽检、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检验以及茶叶过度包装专项督查。配合市局在榆阳区、神木市等地开展了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检验以及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检查工作。二是广泛开展“手机变砝码”活动。三是为全市电子计价秤监督检查提供技术支撑。四是推进诚信计量工作。免费检定居民个人血压计102台/件,深入城区7个农贸市场和榆阳区13个农村集贸市场,对所有商贩和固定门市使用的电子计价秤、电子台秤、台秤、度盘秤、杆秤逐一进行检定、登记,共检定计量器具1618台/件,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群众权益。五是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全面保障春粮、秋粮征收工作及各类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顺利开展。积极响应全市交管部门组织的各类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为保障全市交通安全提供强有力的计量技术支撑。二、亮点工作(一)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服务模式。一是充分发挥与中国计量院等协同工作机制作用,为8家企业提供优质的“一次性打包”代送检服务,代送检计量器具256台/件,显著缓解了企业“检不了”的困境。二是积极对接榆林市政务服务中心,申报榆林市“三星级”政务服务机构,提升服务品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构建起更加紧密的政企联系机制。三是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工作效率,确保计量检定、校准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将计量检定、校准服务周期将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调整为10个工作日。(二)全省技能比武成功举办,省级产业中心正式挂牌。一是高质量完成陕西省计量技能比武竞赛榆林市预赛、全省决赛等承办工作。二是组织召开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产业联盟成立暨技术委员会委员受聘大会,筹备完成产业联盟;三是陕西省煤盐化工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顺利通过省局验收,在全省“5·20世界计量日”主题宣传大会期间正式揭牌。(三)创新发展结成果,“榆林计量”展形象。单位获驻村工作考核“优秀”等次;因计量改革创新工作成绩突出,获榆林市质量强市奖补资金30万元,其中,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验收通过,奖补20万元,主导起草省级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项目2项获批发布,奖补资金10万元;1人获评陕西省计量检定技能比武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工作者”;1人获评“榆林市巾帼建功标兵”;1人获评“招商引资工作先进个人”。三、存在的问题(一)高技能人才短缺,梯队建设缓慢。现有人员整体专业素质相对较低,人员老化现象严重,高技术人才短缺,各专业缺乏技术带头人,计量技术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于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二)服务企业能力欠缺,业务发展亟待拓宽。随着榆林能源化工企业计量器具、测量设备日益增多,我院现有的检定、校准服务能力很难满足企业相关需求,加之检定、校准业务向第三方检测机构开放,传统业务份额丢失严重,企业设备检定、检测“一站式”服务需求急迫,急需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检测能力,拓宽业务范围。四、整改措施(一)关于高技能人才短缺,梯队建设缓慢的问题。坚持开展“计量大讲堂”活动,通过内部培训、人员轮训等方式提高人员整体素质,挖掘人员潜力,积极鼓励激励注册计量师取证,充实人才队伍。(二)服务企业能力欠缺,业务发展亟待拓宽的问题。持续做好陕西省煤盐化工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后续规划建设,探索取得CNAS等认证认可资质,开展检验、检测、测试业务,服务榆林能源化工企业,解决“检不全,检不了,检不准”的问题,履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社会责任。五、2025年工作打算(一)强化思想建设。筑牢思想根基,严明纪律规矩,夯实工作举措,完善制度体系,持续正风肃纪,做好计量工作宣传,塑造良好计量文化氛围。(二)推动基础建设。持续推动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完成大质量砝码检测基地建设项目;新建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检定装置等10项计量标准;积极开展“一站式”代送检服务,常态化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征求顾客需求,解决客户难题,提升服务能力。(三)加强队伍建设。做好部门工作职能优化,统筹人力资源,提升服务效能。积极组织推动省级计量技术规范编写工作,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级标准/规范制修订项目,全力保障市级科技项目实质性推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科研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计量授权证书(陕)法计(2023)610190000号发证日期:2023年06月27日有效期至:2028年06月26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