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宣传国家有关消费者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组织和参加有关学术活动;建立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监督、投诉及服务网络;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消费;配合有关政府部门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 |
住所 |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南路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张东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56万元 | 3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市场监管局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一)党建工作完成情况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将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常态化开展干部职工交流讲课活动,结合作风建设专题活动举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学习班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中心在每周召开例会的基础上,试行月调度会议制度,力在确保各科室重点工作执行、问题处置、工作谋划等有序进行,按月形成工作闭环,切实提高工作效率。2024年共开展集体学习例会43次,专题政治理论学习28次,业务交流43次,月调度会6次。二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结合中心业务工作,将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夯实到中心各科室,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要求领导班子处处以身作则,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管业务也要管党建。三是规范党内生活。全年召开支部党员大会2次,组织党员理论学习26次、主题党日12次,举办专题教育学习班2期,同时举办纪念建党102周年党史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赴清涧、绥德等地开展“强化思想淬炼传承奋斗精神”主题实践活动,正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思想、见行动。6月21日至22日,赴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基地开展为期两天的“凝心聚力铸强魂踔厉奋发开新篇”拓展训练,全面提升了干部职工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四是注重精神文明创建。结合消费维权的特点创新党建活动形式,积极组织动员中心党员干部下沉街道和社区,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服务志愿者”队伍,先后出动80多人次与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以“弘扬学雷精神共创文明城市”为主题的学习雷锋志愿服务系例活动。11月上旬,中心出资2.8万元粉刷林校路社区亮馨苑小区2号路A单元楼道墙体,有效推动与社区党组织互联互动、融合共建。五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2024年5月7日至8日,举办为期两天的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心32名干部职工参会。读书班采取中心党支部委员领学、所有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交流研讨与干部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逐章逐条研读《条例》,引导全员更好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积极营造党纪学习教育的良好氛围。(二)业务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及时受理投诉。及时分流消协智慧315平台投诉工单,对即将超期的投诉工单催办,督促消协组织或经营者按时办理;指导各市县区消协、消保组织在消协315系统及时录入结案工单;平台现已有77名消协组织业务人员,19家经营者通过审核成功入驻消协平台;按时报送季度受理消费者投诉情况4次,典型案例4个;榆林市消协智慧315平台共接收投诉348件,已办结342件,投诉解决率98%,经营者和解5件,和解处理成功率8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5.55万元。二是积极开展调解。市消保中心立足主责主业,2024年以来,针对榆林市场出现的热点消费纠纷问题立即行动,处置大明宫建材家居城、华鹤木门和腾势汽车等投诉,约谈大明宫建材家具城、华鹤木门等企业两次。中公教育问题处置方面,及时跟进相关情况、依法处理相关投诉24次,约谈中公教育榆林分公司3次,按时按要求向上级报送情况,向省第一巡视组反馈信息1次,向省专班报送信息24次,积极维护学员权益。三是圆满举办3·15国际宣传日活动。3月15日,在万达广场开展2024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宣传活动,围绕2024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激发消费活力”,增强消费者科学消费理性维权能力,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活动现场,市局、中心等20余家单位以“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活力”为主题深入宣讲。设置展台,涵盖政策法规宣讲点、受理投诉咨询举报点、食品药品快速检验点等多方面,为在场群众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同时打通了消费者在日常消费中的“堵点”,化解消费纠纷,反响十分热烈。共计发放宣传折页6000余份、宣传手册2000余册、抽纸2000余盒、购物袋600余个、书签200余个、纸杯4000余个、围裙300余个、定制水杯60余个。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四团”工作稳步推进。聘请了22名专家建立专家团;聘请讲师11人组成师资团;律师团由全市14家律所、34名律师组成;志愿者团由大学生、消防员、媒体工作者、社区干部、消费者等各行各业自愿参与。二是“三站”工作全面开展。依据《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与运行规范》地方标准,在全市示范建设了消费维权服务站32家。联合榆林市法律援助中心建立榆林市消费维权法律援助工作站。2024年6月14日,省消保委副主任兼秘书长任利和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高翔共同为陕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益诉讼与法律援助(榆林)工作站揭牌。三是新媒体宣传效果显著。“榆林市消保委”微信公众号共有消费提示、消费课堂、消费维权、中心资讯、党建之窗、百问百答、传统节气、微镜头、微普法、微数据等十个版块。开通了“榆林市消保委”视频号,设有“消费提示”“‘榆’你说法”等栏目。同时中心还编印了《榆林消费维权》期刊。编印3期。3月13日、15日,联合榆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直播榆林》“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特别节目,对2023年全市消费维权案例进行了梳理、分析、提炼和总结,形成了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意义的十大典型案例。今年以来,我们还在《中国消费网》发布信息5篇,学习强国平台发布信息1篇。五是积极开展“三秦伴手礼”活动。在前期举办消费维权能力提升暨“三秦伴手礼”申报培训会、发布征集公告、初评筛选的基础上,最终确定22家企业39种产品入围。六是持续推进标准制定。编印了《消费维权典型案例选编》《消费维权百问百答》《消费维权法律适用指南》等资料。同时申报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规范》和《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服务规范》,现已进入报批阶段。七是积极开展培训。11月19日至20日,榆林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在榆林市天峰国际酒店举办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综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会。中心还先后组织28人次前往银川、长沙、武汉等地参加消费维权业务培训。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基层消费维权工作重视力度不够。二是对新时代消费维权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研究不够全面深入。三是基层消协组织建设不到位,机构不统一、不健全。四是城乡消费维权工作开展不平衡,农村消费维权工作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五是对基层消保工作的指导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消费维权队伍的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四、整改措施下一步,我中心将紧跟消费维权新形势,结合我市消费维权工作现状,聚焦投诉热点和百姓“急、难、愁”的问题,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年内保质保量完成消费维权服务站示范点建设,同时指导各县市区推广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工作;二是做好月度投诉分析报告,及时完成全国消费者协会投诉与咨询信息系统登记等工作;三是制定律师团、专家团、志愿者团、师资团工作规则制度;四是挂牌成立陕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益诉讼(榆林)工作站;五是持续开展“六进”工作;六是加强全市消费维权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是持续开展“六进”活动。各科室依照职能稳步推进消费维权宣传“进学校、进单位、进社区、进商场、进企业、进农村”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面对面宣传消费维权知识。开展老年消费教育宣传活动,建立老年消费教育示范点,引导老年人科学理性消费。二是继续做好消费体验与调查活动。以月子中心、汽车行业、校外培训企业等重点领域,开展消费体验和消费调查活动,搭建消费者与企业沟通平台,促进企业行业自律,提高产品质量。三是推进消费维权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指导各县市区消协组织按照《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消费维权服务站工作方案》要求,结合ODR、全国“智慧315”平台,参照示范点在辖区内再建一批服务站,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化解消费维权矛盾的工作格局,推动打通消费维权“最后一公里”,形成以市消保中心为骨干、以县区消协组织为基础、以维权服务站为补充的三级维权网络。四是加强投诉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工作。以每月、每季度、半年、全年为时间节点,定期发布全市消保委(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梳理消费者投诉热点,揭示行业消费痛点,积极进行反映、查询、建议,为相关部门开展消费维权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五是探索开展消费教育引导。参照先进地市的先进工作模式,开展消费热点问卷调查(有奖)活动。通过自有新媒体平台和合作媒体渠道开展促进消费者满意度持续提升问卷调查,收集整理消费者各类诉求和意见建议。联合大学、企事业单位、社区,通过线下拦访、线上调查两种方式开展,聚焦小长假消费热点,收集消费者在“五一”“国庆”“双十一”等期间的真切反馈,并通过榆林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测评结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