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食品药品安全服务中心

榆林市食品药品安全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10 15:11
单位名称 榆林市食品药品安全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食品药品安全服务,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和业务培训,为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提供技术信息支撑;为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参与协调市级食品药品审评部门对部分注册申请事项进行技术审评,并进行技术指导。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南路市场监督管理局
法定代表人 杨涛
开办资金 48.9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94万元 28.94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食品药品安全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榆林市食品药品安全服务中心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抓好队伍建设1、中心始终坚持把队伍建设放在首位,以“干部作风能力年”为抓手,确保每一次的集中学习走实走深,全面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和专业水平,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2、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主动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履行“一岗双责”,坚持严的总基调,常态化推进作风建设。(二)主要业务工作(1)为了强化食药安办职能发挥,提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等工作效能,推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和食品安全领域集中整治工作走深走实,8月27日-28日,承办了“全市食品安全协调综合业务培训会”,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分管负责同志、食品安全领域集中整治工作专班等人员共计110余人参会。(2)为检验市县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不断提高本部门应对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8月29日,承办了“榆林市IV级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桌面推演”,共180余人参会。此次推演流程清晰、步骤合理、指挥有序,检验了全市各相关单位应对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达到了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提升能力的目的。(3)为确保食品安全领域“群腐”整治工作取得实效,进一步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水平,10月17日-18日,承办了榆林市食品安全领域“群腐”集中整治暨学校食品安全“十统一六到位”管理模式培训会,共计70人参加了培训。(4)为进一步提高药械化监管人员监督检查水平和稽查办案能力,规范监督检查工作,有效解决基层监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10月28-29日,承办了“基层药械化监管能力提升培训班”。共150余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为全市基层药械化监管工作人员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实现了知识资源共享。(5)中心组织人员到县区进行智慧电梯监管平台使用培训,共举办12场次,培训县区局、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工作人员1200余人;到县区进行气瓶监管平台业务培训,共举办14场次,县区局、液化气加气站、车用气瓶工作人员500余人参加了培训。(6)为进一步提升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快解决基层和偏远地区食品药品销售布局“盲点”,强化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格,承担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和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培训工作,共组织培训12场,参训人员3500余人。(7)今年中心单独或联合开展了“药品安全宣传”、“3·15宣传”、“普法宣传”、“12.4宪法宣传”等各类专项宣传共6次;进社区方面,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爱国卫生运动宣传、保密宣传、垃圾分类宣传和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8)配合市局完成了食用油市场检查、药械化飞行检查、学校食堂检查、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检查、校园食品安全排查(市教育局)等各项工作任务。(三)党建方面1、经组织批准,发展一名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转正,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2、持续开展纠正“四风”问题工作。认真落实中、省纪委和市纪委、市局紧盯节日期间“四风”问题有关通知要求,观看反腐专题片,多措并举开展五一端午节、中秋国庆节期间纠正“四风”工作,未发现干部职工有违反“四风”问题。3、加强作风建设。中心深入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以干部作风提升推动业务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4、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了全面解读,并撰写了发言材料和心得体会。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在全市各县区开展了智慧电梯监管平台使用的培训和气瓶监管平台业务培训,对全市“两员”进行食药安全培训和包保干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的培训,共培训3500余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中心组织召开假劣药认定会议6次,出具“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认定意见1份,假药认定意见7份17个品种。为全市药品安全行刑衔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企业纾困解难,推动了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向纵深发展。3、启动榆林市气瓶安全监管平台建设任务,目前,平台建设已完成,正在组织验收;完成电梯监管平台维保的招投标工作,保障全市居民乘梯出行安全。4、为包抓路段平安路开展创文知识宣传、无烟日宣传、普法宣传、安全用药宣传、捡烟头、清除野广告等各种活动10余次,经过实地勘验,按要求花费2.85万元粉刷亮馨苑小区墙面1000多平米,圆满完成了“双报道”小区和包抓路段创文工作任务。5、联合榆林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榆林高新区第一小学开展了“药品安全良法护航”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药品安全知识课,围绕安全用药给学生做了知识培训,重点科普了药品有效期、儿童用药知识,真正地把食药安全知识普及到每一个人。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市局搭建的电梯安全和气瓶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后期有些工作交由我中心负责,但由于现有人员专业不符,缺乏智慧监管建设方面专业技术人员,所以工作进度慢,推动中存在一些困难。2、单位职工中食品药品安全培训讲师较少,现有人员亟需外派学习补齐短板。整改措施加强有关智慧监管方面学习与培训,可以和建设方多沟通,派员多参加培训和学习,尽快接手相关工作。每年制定培训计划,有机会多派员外出参加学习,将新的先进理念和政策法规带回来,或者通过在全市建立有效的专家库,定期培养专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讲师团,能够更好的完成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培训工作。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外出学习与内部培训:有计划地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学成后及时开展内部培训,确保县区局和企业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内容应根据实际需求定制,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升整体培训质量。2、多样化宣传方式:通过进校园、进社区等形式,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可以利用讲座、宣传册、互动活动等多种形式,确保宣传效果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氛围。3、气瓶安全监管平台:积极配合市局完成气瓶安全监管平台的验收工作,确保平台顺利上线。同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操作培训,确保平台能够高效运行,提升气瓶安全监管的智能化水平。4、智慧电梯监管平台:继续做好智慧电梯监管平台的运营维护工作,确保平台稳定运行,充分发挥其在电梯安全监管中的作用。定期对平台进行优化升级,确保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监管需求。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确保公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同时推动智慧监管平台的广泛应用,提升监管效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