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民族宗教事务中心

神木市民族宗教事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10 14:52
单位名称 神木市民族宗教事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民族宗教事务工作综合服务,主要抓好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参与民族宗教团体日常社会事务的指导,开展民族宗教历史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做好全市民族宗教界人事联系培养。
住所 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广场北路4号党政办公大楼1518室
法定代表人 陈晓英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神木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0000万元 50000万元
网上名称 民族宗教事务中心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神木市委统战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年来,我们强法治、促团结,推动民族宗教领域更加和谐。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观城市展览馆,动员爱心民营企业捐赠价值10万元物资,联合职院举办民族工作专题会议暨爱心企业捐资助学仪式,引导各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宗教界人士赴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周活动,举办全市宗教政策法规培训班,邀请榆林市委统战部民宗科授课2次。推动成立东山宗教整治工作小组和九龙山庙宇群管委会,与属地麟州街道建立责任清单,创新和加强九龙山庙宇群管理。开展宗教场所阵地专项检查5次,下发整改通知单3次,整改违建寺院2处,排查整治九龙山七佛洞等场所安全隐患3处,劝离无宗教教职人员资格证人员3名,约谈街道党工委主要和分管领导2人,不断提升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二、取得的主要效益积极对接榆林市统战、民宗、行政审批等部门,协调文旅集团等单位推进二郎山申报宗教活动场所事宜,现已完成场所核准登记,近日将颁发证件并规范管理。顺利完成中省和榆林市宗教工作督查“回头看”工作,实地检查全市10个宗教活动场所、116个民间信仰点和1所高校,督促整改责任落实、问题整改落地。三、存在的问题在肯定成绩的时候,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与党的统战工作“十二个必须”精神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比如,属地管理责任落实不够到位,宗教领域违建现象时有发生;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严峻复杂,防范和抵御邪教、非法宗教渗透的意识和能力还需着力加强;统一战线专业人才相对匮乏,民族宗教领域缺乏行政执法人员,等等。这些问题我们都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四、整改措施扎实做好中央、省委和榆林市委宗教工作督查“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探索建立宗教活动场所和民间信仰场所准入、退出机制,常态化开展宗教活动场所财务审计。加强宗教界法制宣传教育,指导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提前谋划、平稳有序完成佛教、道教和基督教团体换届工作。贯彻落实《榆林市宗教网络化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夯实“三级网格五级长”责任,健全完善非法宗教活动举报机制,规范庙宇建筑修缮维护报批流程,建立寺庙场所巡查管理制度,严厉打击违建行为。深化与职院校地联动工作机制,坚决抵御和防范宗教向高校渗透。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大民族理论政策宣传培训力度,加强城市557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制定《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升职院283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能力,建立工商联会长、副会长包扶职院受灾贫困少数民族学生机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