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紫阳县林业科技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林业技术,服务林农,促进林农增收。林业生产研究;林业规划工作;山林经济林业园区建设工作;林业技术指导工作;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林业先进科学技术;林木引种及种质资源调查管理;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 |
住所 | 紫阳县河堤路林业局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张明杰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紫阳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2.56万元 | 42.3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林业科技服务工作。一是全面完成金钱桔(皱皮柑)繁育项目工作,采取筛选培育金钱桔(皱皮柑)优良单株,采集优良接穗芽实施嫁接和培育金钱桔(皱皮柑)苗木5万余株,经核查苗木繁育数量及质量全部达标,下步将移交给县农业农村局并选择适宜发展村组及农户进行栽植建园。二是适时开展林业技术培训,年度完成技术培训39场次,培训生态护林员、天保护林员、林农和产业大户2560人次,超额完成市下达年度培训2000人次的目标。三是开展科技示范工作,聚焦全县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高质量推进林业科技推广工作,“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共推广各类实用技术18300亩,科技示范基地面积4500亩,林业产业倍增计划示范基地建设150亩,完成省市下达2024年林草种质资源收集任务12种,完成全县林业重点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二)山林经济及园区建设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山林经济,组织召开全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座谈会,广泛听取经营主体对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见和建议,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夯实了基础。二是围绕全县“4+3”产业链目标,紧盯林下发展空间,结合林业工程将项目同发展山林经济有机结合,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林下经济发展,大力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绿色发展之路。重点以厚朴优势资源为依托,全力抓好林下中药材种植的引导和指导,2024年发展林下天麻1000亩,林下猪苓1000亩,大黄1000亩,其他林下中荮材12000亩。三是按照“经营主体+基地+农户”发展思路,做好涉林经营主体的各类园区培育创建工作,培育并申报市级林业航母园区1个(紫阳县明芳现代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市级山林经济示范园区1个(紫阳县鑫山花椒现代农业园区)。(三)涉林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加大林产品安全质量宣传力度,加强涉林食品安全质量监管,确保全县涉林食品安全生产;二是全面完成林产品及土壤有害物监测市上下达工作任务,包括油茶及土壤各1批次,采集样本全部送到省级专业检测中心统一检测并达标,年度内无涉林食品不安全事件情况发生。(四)林木种苗监管工作。一是全面摸清了县内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现状,对27家种苗生产经营主体现地核实,规范林木种苗主体合法经营生产;二是加大林业种苗政策及相关法规宣传;三是扎实推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强化种苗生产监管,规范林业种苗经营行为,切实维护林农合法权益。四是协助完成县局国土绿化、生态修复、林政执法、资源管理、森林防火、天然林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各项重点林业工作的现场踏勘、规划设计等工作任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持续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壮大。围绕富硒食品、秦巴医药产业链建设,着力推进产业布局、基地提升、提质增效、链主培育,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林下经济发展。本年度以25万亩厚朴优势资源为依托,全面推广林下种植发展,重点以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的宣传引导和技术指导,全县发展林下中种植1.5万亩,其中林下天麻1000亩,林下猪苓1000亩,大黄1000亩,其他林下中荮材12000亩。(二)高质量推进林业科技推广工作。聚焦全县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重点推进“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引导示范林业产业建设,促进林业产业产值提升,推动县域林业产业经济实现倍增,同时扩大农户增收渠道,提高农户林业收入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本年度共推广各类实用技术18300亩,科技示范基地面积4500亩,林业产业倍增计划示范基地建设150亩,投资20余万元在高桥镇兰草村建设林业产业倍增示范基地150亩。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工作人员年龄偏大,知识更新不及时,对新技术没有及时掌握;二是缺少项目资金支持,林业产业发展资金被整合,直补资金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发展林业产业缺乏抓手;三是县内林业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对产业发展带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改进措施:1.积极落实招才引智政策,通过考核招聘、公开招考等方式,引进专业人才,同时选派年轻技术骨干先后观摩考察学习,开阔了技术人员的眼界,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路,提升了业务能力;2.积极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进行对接沟通,申请林业项目资金支持,开展林业特色产业项目的申报及实施工作;3.积极引导和鼓励林业企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进林下种养、林副加工、森林康养、碳汇养林等“以林养林”模式。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继续抓好林业技术服务工作。围绕核桃、厚朴、花椒等重点产业,结合低产园改造、水肥管理技、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对有技术需求的村、园区、示范点、产业大户和重点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持续提升林业效益,夯实林农增产增收基础,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二)继续抓好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发展。以双桥、高桥、瓦庙等产业优势强镇为重点,科学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进林果、林芋、林药、林蜂、林下养殖等多种森林复合经营模式,稳步推进全县发展林下天麻、猪苓、大黄、魔芋等工作。强化特色经济林提质增效,培育核桃丰产示范园0.1万亩、培育花椒丰产示范园0.1万亩、培育香椿丰产示范园0.1万亩。(三)继续做好园区创建培育。推进“公司+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发展模式,指导经营主体科学有序生产,加大培育省市县级林业园区、龙头企业、山林经济示范园区、林下示范基地培育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