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石泉县气象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本行政区域气象资料的探测收集、整理传输,未来天气气候变化情况的预测预报,气象灾害警报、预警信号发布,防雷设施图纸审核和安全监测,升空气球从业资质审批,人工影响天气,气象执法等工作。 | |
住所 | 石泉县城关镇北环路 | |
法定代表人 | 袁小林 | |
开办资金 | 620.6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安康市气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60.7万元 | 598.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气象局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运行方面。完成观测质量体系管理内审,全年业务综合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全国考核获得优秀。组织应急演练2次,召开复盘分析会6次。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更换外网路由器和交换机,提升气象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完成3套国债项目自动站、4套微智站、3套负氧离子监测站和1套北斗探空中继站建设,完成3套两要素站改造升级。落实各镇气象监测站管护人员,定期开展巡视维护。(二)气象服务及防灾减灾方面。一是大力开展研究型业务,开展重大天气过程复盘交流学习,不断提高我县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84%以上,主要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达90%以上,成功应对了汛期多轮暴雨天气过程。二是着力打造“网格+气象”模式,实现气象服务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与县文旅局联合印发《关于充分利用应急广播系统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通知》。与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印发《关于深化合作共同提升气象预警服务和气象灾害应对能力的通知》,扩大了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进一步提升我县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三是全力做好灾害性天气服务保障工作,在每次强降雨服务过程中,科学预报过程雨量、降水时段、小时雨强,突出预报预警先导作用。在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道路交通安全等工作中发挥气象服务保障作用。常态化开展旅游、地质灾害、空气污染、森林火险等专题预报。认真做好重大活动保障服务,精细化服务六五环境日暨陕西省生态文化创作大赛成果展演、陕西省第十届全民健身操舞大赛、陕西省体育俱乐部拳击联赛总决赛等重大活动。积极应对7月份4轮次暴雨天气,严格落实“13161”递进式气象服务工作机制,加密监测、精细服务、提前预警,第一时间启动“叫应”机制,开展多轮次电话叫应叫醒防汛责任人,为全县1026户2154人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赢得了宝贵时间。四是人工增雨效果显著。协调地面人工增雨装备跨区域支援,抢抓7月3日上午有利时机开展两轮次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了旱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人影作业点建设迅速推进,新增10万元人影抗旱专项资金。(三)行业安全责任监管方面。一是联合住建局、应急局、消防队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雷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的通知》,与文旅局印发《关于加强A级旅游景区和公共文化场馆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防雷安全监管职责。联合文旅局、消防队开展景区防雷安全检查。二是充分利用“双随机、一公开”系统,组织开展全县易燃易爆和危化品场所防雷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完成全县全部18个防雷安全重点单位检查,全县47家中小学校全部进行了防雷安全装置检测。新增2人取得执法证,充实了执法队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自动站、区域站运行稳定,自动站运行质量综合指数100%,在全市各县区业务质量综合排名中位居前列,为气象预报、灾害预警提供了实时、准确的科学依据。(二)大力开展研究型业务,成功应对了汛期多轮暴雨天气过程。全年共发布预警信号71期,启动应急响应23次,指挥部办公室发文18期,制作服务产品446期,发送短信20万余条。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构筑了气象防灾减灾的安全防线。(三)落实“13161”递进式气象服务工作机制,开展多轮次电话叫应叫醒防汛责任人,全年为1026户2154人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赢得了宝贵时间。(四)利用“双随机、一公开”系统,完成全县18个防雷安全重点单位检查,易燃易爆场所及教育系统防雷装置检测率达到100%。(五)持续强化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利用重要节日节点在政府广场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6次。联合县应急、县自然资源及社区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培训。连续8年开展世界气象日主题研学活动,联合县城关中学通过直播方式开展线上线下双平台科普。筹拍科普短剧《气象1新》13期,平台浏览量近10万次。在中气报刊稿2篇、中气网3篇、省局网站6篇、安康新闻网4篇、县政府网站4篇,电视台采访4次,积极宣传气象工作成果和先进事迹,树立了良好的气象部门形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业务人员能力有待提升。研究性业务方面,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满足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二是气象数据应用深度和广度不足。传统的专业气象服务远远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专业气象服务核心能力不强,在气象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应用方面能力不足,技术支持不足,缺乏针对性的数据分析技术和工具,难以满足用户对精细化气象数据的需求。(二)整改措施:一是提高预报技术,持续加强研究性业务和人才的培养,深化核心技术的本地化应用,提高对复杂天气系统的模拟和预报能力。二是强化部门合作,整合资源创新产品。建立健全与应急、旅游部门长期合作机制,提供制定化气象服务,增强行业用户满意度。加强同省市气象局技术支持部门合作,整合气象数据和技术资源。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筑牢安全防线。严格落实临灾叫应叫醒制度,进一步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和“叫应”流程。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优化气象观测站网布局,提高气象监测的精准度和时效性。(二)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加大对气象科研的投入,鼓励业务人员开展研究性业务和技术创新。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提升整体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气象技术和设备,提高气象服务的科技含量和水平。(三)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针对不同部门需求,制定个性化气象服务方案,提供精准气象服务,推进专业气象服务合作领域突破。(四)突出“石泉十美•气象助力”品牌建设,将党建工作与气象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深入开展模范机关建设、清廉机关建设,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全市气象部门目标考核优秀等次;2024年获全市气象部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情况考核优秀;2024年获全省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先进集体。无诉讼及投诉。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