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紫阳县> 紫阳县招商服务中心

紫阳县招商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10 14:24
单位名称 紫阳县招商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和信息的管理,汇总统计。负责全县重大招商引资活动的筹备及综合协调工,牵头组织参与省内外大型经济合作活动,负责全县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援建服务工作。
住所 紫阳县政府大院内
法定代表人 赵安红
开办资金 2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紫阳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16万元 19.8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精心谋划,构建招商引资“新堡垒”。一是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印发《紫阳县2024年招商引资工作要点》,明确了招商工作重点;制定《紫阳县富硒食品等4条重点产业链精准招商工作方案》,明确各产业链头部企业、小分队拜访企业、意向企业、目标企业、在谈项目等5个清单,为各单位外出考察招商提供方向;在工作实际中不断完善《紫阳县招商引资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切实提升项目谋划、线索研判、项目跟进、落地开工等关键环节工作效率。二是扎实开展项目储备。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投资导向,进一步挖掘行业领域优势资源,确定招商重点和发力方向,对产业细分领域进行深度研究,谋划确定6个方面100个重点招商推介项目清单,总投资85.76亿元。(二)协同发力,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一是坚持“全民招商”同发力。增加“走出去”频次,今年以来,全县各镇各部门赴外小分队招商88批次,拜访产业链头部企业140家,累计收集招商线索135条,制定高质量线索交办清单5期并及时跟踪问效;同时持续加大“请进来”力度,瞄准各产业链领域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企业,邀请国药集团医药管理有限公司、南京金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食力家(泉州)食品供应链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来紫实地考察75批次,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县内外举办的招商活动53场次,新签约入库项目51个,落地转化率100%。二是拧紧“全员联动”责任链。由我中心牵头,积极与各产业链牵头单位、园区、相关镇、驻外招商联络处、各地商协会组织、民营企业共同成立联合招商小分队,围绕“4+3”重点产业链,紧盯与我县产业链发展相契合的山东、云南、湖北、四川等地,按照“拜访对接一批企业、邀请来紫考察一批企业、签约落地一批项目”的工作要求,先后48批次赴外开展叩门招商,与利川锂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天府星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创立宝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进行对接洽谈,收集了一批符合我县产业发展的线索,联合招商工作效率及成效显著。(三)筑巢引凤,打造招商引资“新高地”。一是着力强化队伍建设。组织举办全县招商引资专题培训3批次,邀请市招商局领导进行业务指导和经验分享2期,参训人员覆盖全体在家县级领导,以及各镇各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业务人员,培训人数累计达510人次,全县招商干部队伍工作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为企业来紫考察投资提供更为专业的队伍保障。二是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严格落实“亲商助企”“重点项目包抓联”工作机制,建立“一企一档”问题库,实行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全周期全天候为企业服务。秦汉茶农旅融合开发、仁泰富硒矿泉水生产、飞地园区光伏组件发电等一批落地项目用地审批、厂房租赁、生活办公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招商项目实行“一次办成、一窗办好”审批服务模式,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促进就业与改善民生,扩大就业机会。企业投资直接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失业压力,我中心在推动秦汉茶农旅融合开发、仁泰富硒矿泉水生产、陕西铭鑫潮玩、飞地园区光伏组件发电等落地项目上,累计带动就业600余人,提高居民收入,从而减少社会矛盾,降低犯罪率,增强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二)优化经济结构与产业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本年度我中心推动引进日产10万AH锂离子电池、贡茗关坪茶旅融合、新型锂电池科技产业园等招商引资项目51个,外资方面实际利用外资260万美元,形成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经济韧性,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受自然条件影响,全县可利用建设用地存量少,项目落地承载不足,签约企业落地难,现已成为制约我县招商引资发展的瓶颈;2.招商项目总体质量不高,产品附加值及税收贡献率低,引资结构不够优化,特别是乡镇引进项目中大部分都是种养殖及社区工厂等小型项目。(二)改进措施:1.构建科学招商体系,精准招商,基于本地资源禀赋制定产业规划,动态评估,建立项目筛选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企业技术、环保及市场前景;2.数字化赋能,搭建智慧平台,利用大数据匹配企业需求与地方资源,将政府承诺条款上链,增强政策执行透明度。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在产业精准招商上狠下功夫。围绕“4+3”产业链布局,强化硒谷园区和飞地园区的专业园区招商力度,做优产业结构,打造品牌特色园区。围绕修脚足浴产业,继续“以大带小、以小带大”,沿上下游梳理配套企业,通过以企引企加快招引步伐。围绕富硒食品、秦巴医药两大产业,重视引入发展名特优农业项目,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二)在深化机制创新上狠下功夫。进一步构建“大招商”格局,探索建立专业项目谈判班组和预评审小组,整合力量,资源共享,合力推进。坚持委托、驻点招商,强化1个驻地工作联络处、4个招商联络处和8个省级商会对外开放联络站职能,统筹信息收集、项目促进,加快形成“重点驻点,连片统筹,全域促进”的招商模式。(三)在夯实招商基础上狠下功夫。全面建立招商引资“五库四台帐”,细化安排每月、每季度招商活动,动态推进手机后盖玻璃生产、旅游开发建设、富硒微藻等4个拟落地、签约项目和餐厨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中药材种植加工项目等5个在谈项目。创新招商宣传方式,详细编制《招商宣传片》《招商项目册》,抓住客商眼球,增强项目对接广度和深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