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紫阳县> 紫阳县洄水镇中心学校

紫阳县洄水镇中心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4-10 10:59
单位名称 紫阳县洄水镇中心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紫阳县洄水镇街道
法定代表人 钟良朗
开办资金 68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紫阳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06万元 70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10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举办单位。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我校以德育处为主阵地,通过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每个月设定一个德育主题,如“文明礼貌月”“感恩教育月”等,开展相应的活动。在“文明礼貌月”期间,组织学生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行为监督岗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敬老院看望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表演节目,培养学生的尊老爱幼品德。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如捡拾垃圾、宣传环保知识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二)以质量立校,狠抓教学主业。课堂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学习,采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中,通过角色扮演、朗诵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学作品;数学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各学科教研组每周组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老师们共同研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分享教学经验和方法。本年度与界岭、双桥中心学校开展大学区集体备课、听评课、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推动师徒结对帮扶的“青蓝工程”,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市、县级学科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国培计划”和网络培训。(三)以赛促练,大力发展体育运动。选派专业指导老师组建学生运动队,科学训练,利用体育课和社团课在校内组织学生篮球赛、师生篮球赛,本年度举办春秋两季校园田径运动会,以赛事为契机,在学生中挖掘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联合洞河、界岭中心学校举办校级篮球友谊赛,与兄弟学校交流切磋,共同进步,以扎实基础参加县级组织的中学生排球赛、篮球赛,中小学生乒乓球赛,小学生篮球赛,取得良好成绩。(四)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在学校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种植蔬菜、花卉等,学习农业知识和技能,体验劳动的乐趣和艰辛,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动手能力。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打扫、教室布置等劳动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一份子,有责任和义务为学校的美好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我县工厂、农场等场地联系,组织学生到进行劳动实践,让学生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特点,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五)安全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学校把安全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邀请消防大队、交警大队等来校讲解消防知识、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组织防震、防火等应急疏散演练,让学生熟悉应急疏散的程序和路线,掌握逃生自救的技能。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安全知识,营造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校园安全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校园安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学校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校现开设有3级7个教学班,共有教师41人,学生310人。本年度积极联系建行紫阳分行为学校捐赠资金20万元,新建留守儿童之家,更换了住宿生50套架子床。争取县级财政资金180余万元,改造初级中学食堂餐厅,行政办公室和部分部室,更换9套教室多媒体,改造初级中学运动场地、初级中学会议室、中心小学厕所等。(二)教育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对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以及残疾学生等情况,做到信息及时对接,数据精准,积极争取社会助学,精准帮扶贫困学生。本年度共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35万余元,使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70余万元,惠及全镇3440个家庭1100余名学生。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参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有待提高。2.学生文化课成绩提升空间还很大,特色课程的开设还需优化。(二)改进措施: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整合教学资源,因地制宜,优化使用;2.积极开展团队活动,广泛吸收生源,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力;3.开发特色课程,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频次,让学生走进自然,参与劳动,体验生活获得知识。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推进高效课堂、稳步提升教育质量。围绕课堂提质增效,紧扣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按照计划有步骤的稳步上升,确保教学质量稳居全县前列,初级中学按照“两年打基础,三年出成效”的思路,以年级组为中心,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稳扎稳打提质增效,确保教育质量达到全县平均水平以上。(二)坚持课程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狠抓课堂质量,依托校本研修这条主线,积极指导各学科开展教研活动,立足小切口,破解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扎实开展“青蓝工程”、教学观摩课、技能大赛等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三)丰富活动载体,不断提升师生素养。坚持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地域特色的社团活动,组建学生感兴趣的社团,举办校园艺术节,继续加大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队伍建设,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训练,大力开展书法、绘画、作文竞赛等活动,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社会实践活动范围和领域,要积极配合教共体开展校级之间的文体联谊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