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紫阳县> 紫阳县蒿坪镇中心学校

紫阳县蒿坪镇中心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4-10 10:54
单位名称 紫阳县蒿坪镇中心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中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中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紫阳县蒿坪镇街道
法定代表人 包自强
开办资金 7293.3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紫阳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507.57万元 6986.9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8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11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举办单位。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课堂教学改革全域实施。以“建构课堂新生态”为抓手带动学校整体工作,全面铺开以“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为主要策略的第三轮课堂教学改革,将校本研修与课改有机融合,通过通识培训、课改过关课、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扎实推进课改。积极探索“限时讲授、活动贯穿、讲练结合”的课改模式,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逐步得到落实,以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对口帮扶为契机,创新教研模式,以“线上线下融合、理论实践并重、区域联动教研”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为幼儿园整体办园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学生素养得到全面发展。各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初级中学、中心小学、电光小学、双星幼儿园等学校创造条件开辟劳动实践基地,以家务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实践、参观研学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热爱劳动的习惯,2024年,蒿坪初中走出的学子李红妮摘得全县高考文科状元。(三)育人环境持续优化提升。探索建设“课内外融合、室内外互通”的活动区域,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的乐园,充分利用蒿坪当地的千亩茶海、千亩荷塘、农耕文化、汉调二黄、紫阳科技馆等教育资源,常态化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统筹公用经费为中小学添置智慧黑板13套,初级中学装修了少年宫活动室、改造了绿化园,全镇学校的办学面貌持续改善。校园周边及通校主干道的绿化、亮化、净化及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四)助教兴学氛围日益浓厚。争取投资1800万元新建小学食堂,3月已正式投用,投入15万元改造中心小学教师食堂、文化长廊;投入25万元建设劳动实践基地、装修少年宫活动室、改造绿化园,全镇学校的办学面貌进一步改善。积极争取幻方有限责任公司、丽姐助学等企业、公益组织和个人提供帮扶,为全镇学生及学校捐赠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助学金和教学设备,累计捐赠助学物资近30万元,用于保障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建设,提升办学水平。(五)“教共体”建设蹄疾步稳。贯彻落实市县“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任务要求,蒿坪镇初级中学和蒿坪镇中心小学分别牵头组建教共体,两个教共体自11月份启动以来,确立“共建共享共成长”的理念和愿景,扎实有序地推进制度建设和揭牌、组建班子、教师互访、学生交流、教学教研等常规工作,持续加强教共体改革的宣传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同时,镇内先行先试的集团化办学进入实质性运转,实现了管理人员下沉、骨干教师轮岗、省市能手走教和学校管理一体化。(六)安全管理高质高效。坚决落实“校园减负”“无事不扰”,配合公安、交警、司法、民政、市场监管、社区等部门开展校园周边常态化治理,化解涉校矛盾纠纷,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筹集资金硬化辖区各学校的通校道路,在校门口安装减速带和智慧监控系统,保障每一名学子的安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促进教育资源更加公平。2024年初中在校学生1110人,小学在校学生2115人,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98%。校长、教师、家长的控辍保学责任书签订到位,建立了辖区6-15周岁适龄人口登记台账,开展3次助学活动,减轻了52名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扰,降低了家庭经济条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的影响,为学生构筑了自信就学的屏障,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二)保障延时服务更有温度。制定课后服务计划,明确教师责任,本年度课后服务惠及所辖2所学校1153人,解决了孩子放学后无人看护的难题,开设的艺术、体育、科技等特色课程弥补传统课堂的局限,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中小学教学质量上升的空间依然很大,还存在群众观念固化、教师投入精力不够足的问题。二是办学条件依然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全镇有80余名教师在校外租房,房租高、生活不便;初中的教学楼墙体陈旧、设备老化。(二)改进措施:一是狠抓教育质量再提升。2024年,我校下大力气抓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涵养道德品质,提高学习效率。持续抓好“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制定课后服务课堂评价标准,做到事前审核内容、事中监督质量、期末展示效果。实施中心小学和双星小学“办学一体化”,全面提高全镇小学段教育质量和教科研水平。二是我校积极申请教师公租房项目、新建教学楼项目,目前部分教师公租房已保障到位。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加大双培养力度。与县师训中心紧密联系,用好名师工作坊领头雁作用和力量,搭建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多渠道培养教师专业能力,实现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二)推动课程改革。走“教研强校”之路。以智慧党建为统领用主要精力塑造一支专业本领强,师德高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质学生,办出区域内领先的优质学校,让老百姓家门口的教育名片更亮更新。(二)创建农村特色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在提升办学内涵式水平上下功夫,以更深层次、更高品位的规划、打造、挖掘校园文化特色。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