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绥德县> 绥德县融媒体中心(挂广播电视台、网络安全和信息中心、电影放映服务站牌子)

绥德县融媒体中心(挂广播电视台、网络安全和信息中心、电影放映服务站牌子)

发布时间: 2025-04-10 08:59
单位名称 绥德县融媒体中心(挂广播电视台、网络安全和信息中心、电影放映服务站牌子)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负责新闻宣传、舆论监督、新媒体建设和管理、相关产业运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和繁荣电影事业、提供综合服务等工作。
住所 绥德县名州镇文化路318号
法定代表人 张东红
开办资金 77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绥德县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03.25万元 312.29万元
网上名称 绥德县融媒体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等级管理暂行条例》以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新闻宣传工作:我中心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内宣外宣同频共振,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主动发声,积极发声,大力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高站位发挥好新闻舆论引导作用,为新时代“三个绥德”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1.精心策划,强化对内宣传。结合全县中心工作,精心策划主题宣传,在《绥德》报、绥德融媒公众号、绥德电视台、电台、绥德融媒抖音号和视频号、学习强国绥德融媒号等10个宣传平台上开设了“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重点项目建设巡礼”“营商环境专题”和“安全生产专题”“党纪学习教育”等专栏,深入报道我县发展成就、亮点经验、模范典型。2024年截止目前,《绥德》报共编辑46期;绥德融媒公众号发稿243期1138条;绥德电视台播出139期1032条,绥德TV发稿231期1019条;绥德融媒抖音号和视频号同步发稿1536条;其中阅读量10万+稿件32条,阅读量100万+稿件3条。继续开办“云游绥德”和“绥德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风采”栏目,今年,拍摄《云游绥德》3集,完成17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专题采访,合力推出了《陕西绥德县城市书房开放:开卷有益打造家门口的“心灵驿站”》《李贵龙:灯里人人里灯转九曲传非遗》等一批“破圈”“出圈”的网宣作品。另外,配合县上组织安排的活动进行直播7次,制作专题宣传片13部,制作播出公益广告7290多条次。2.塑造形象,加大对外宣传。积极对接中省市媒体,以真诚的态度服务好来绥采访的媒体记者,借助他们的力量采写稿件宣传绥德;同时组织我们新闻工作者主动出击,主动作为,采好稿,发好稿,讲好绥德故事,努力提高新闻宣传影响力。2024年,中央媒体发稿5条,省级媒体发稿79条,市级媒体发稿109条,“学习强国”各级学习平台发稿789条。(二)网信工作:一是做好舆情监测与治理。2024年网信中心共检测敏感舆情300余条,有效协调处置“公职人员殴打出租车司机”“3·20刑案”“爱民小区环境治理”“田庄镇企业污染环境”“两男子被多人殴打”等舆情事件。二是围绕重大网上专项清理行动,在未成年人、淫秽色情、营商环境、违法售卖等方面排查违规不良信息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领域风险点,综合治理网络生态。三是积极做好春节、两会、“六四”“八九政治风波”“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等重要敏感时期网络安全保障和舆情监测工作,维护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四是开展了规范网站平台举办论坛活动、互联网站基础管理专项治理工作、防范网站搜索关键词遭恶意利用的风险等专项工作;排查80余家单位部门100多个政务媒体运营信息,协调修改存在“固定表述错误”的问题信息。五是落实网络评论举报制度,在原500人的网评队伍中,优选28人参与中央网信办“记事本”APP任务,完成网络评论和转发任务在全市排名靠前。六是强化自媒体管理。根据《绥德县网络评论队伍建设和新媒体发展扶持(暂行)管理办法》,对2023年度申报新媒体发展扶持资金项目的媒体进行了评选,对10家媒体发放总计77000元扶持资金;筹办成立了互联网协会,助力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安全播出工作:梳理细化广播电视安全保障工作规章制度,全面排查整改漏洞隐患,修订完善应急预案,认真落实技术系统配置要求和运行维护管理要求,开展了安全播出保障应急演练;同时加强值班值守,巡视巡护、运行维护,严密防范非法攻击、破坏,干扰和插播等事件,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安全播出各项保障工作。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打造全媒体矩阵,推进融合发展。目前运营《绥德》报、绥德电视台、绥德调频广播、绥德融媒公众号、绥德TV公众号、绥德宣传微博、爱绥德app、绥德融媒抖音号、绥德融媒视频号、学习强国绥德融媒号等10个媒体,以“移动优先”为特点的媒体矩阵初步形成,做到统一发声、统一管理。2.促进文化交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开办了“云游绥德”和“绥德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风采”栏目。今年,拍摄《云游绥德》3集,完成17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专题采访,介绍绥德的人文景观和非遗文化。3.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制作助农公益片30多部,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和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三、存在问题:1.专业人员短缺。当前,新闻宣传任务重,新媒体、新技术运用广泛,但我中心现有新闻干部的数量、专业结构难以适应形势要求,特别是新媒体运营人才和互联网技术人才短缺,极大地制约了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2.资金压力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后期的运行、维护和服务成本较大,再加之新闻宣传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及时购买、更换提升相关设备,而中心目前还没有创收产业,因此融合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3.传播内容创新力度不够,在传播形式上与新媒体还不太匹配,需进一步加强。四、改进措施1.优化人才引进机制针对新媒体运营、互联网技术等高需求岗位,通过事业编制倾斜等方式吸引人才。2.强化内部培养体系坚持办好绥德融媒大讲堂,每月一次,单位领导及骨干主讲,分享新闻采写、摄影摄像、短视频制作等方面的经验、方法,提升干部素养和业务水平。3.完善激励机制实施稿酬奖励,将新媒体作品传播效果、技术贡献纳入考核,拉开收入差距,激励多劳多得。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优秀短视频、外宣作品等给予现金奖励。四、工作计划:1.按照中省市要求,结合绥德实际,加大策划力度,开设好专题专栏,做好主题宣传,谱写绥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实践成效。同时继续开办“云游绥德”栏目,介绍绥德人文景观。2.继续深化改革,持续推进融媒体中心机构、内容、渠道、平台、人员、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强化宣传报道合力,打造亮点和爆款,不断提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3.打造4K+5G数字超高清全媒体直播演播室和户外移动直播系统,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高质量内容输出,全面宣传推荐绥德,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4.加强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专业人员来授课,派干部出去培训学习,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从业素养,为讲好绥德故事、传播绥德好声音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证书号3427017号有效期至2025年6月30日。《广播电视频道许可证》证书号342701702号有效期至2025年6月30日。《广播电视频道许可证》证书号342701701号有效期至2025年6月3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