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绥德县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开展保障对象的审批、复查、低保金的管理和发放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绥德县小街4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凌峰 | |
开办资金 | 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绥德县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2万元 | 4.8万元 | |
网上名称 | 绥德县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具体业务活动1、精准落实农村低保政策,实现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2024年我带领低保中心领导班子和全体工作人员,在民政局党组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民政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脱贫成果及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为指导,积极落实城乡低保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工作,指导乡镇开展城乡保障低保对象的入户调查、信息核对、审核确认、年度复查工作和档案整理工作,抓好低保资金的管理和发放工作;加强低收入人群摸排、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进一步完善防返贫预警监测机制,巩固兜底脱贫成效,圆满完成了2024年度低保中心各项目标任务。2024年1月份以来通过排查已将符合条件的1313户1458人纳入农村低保,其中纳入监测117户338人,占比10.08%;另外1196户1120人是经研判不需纳入监测,主要是边缘家庭的重病重症单人保。通过排查和信息核对核减不符合条件的对象839人。三是对榆林市民政局、榆林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榆林市最低社会工作保障规程》和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进行了广泛宣传,组织培训低保中心和乡镇民政办工作人员两次。四是按照新的低保工作规程要求对低保家庭中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按照当地低保标准比例的30%到50%增发低保金2199万元,进一步提高了保障水平。五是开通了手机社会救助e救助平台,困难人员通过手机APP即可申请低保救助。六是严格按标准落实农村低保资金,2024年12月底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0015户、14466人,全年发放农村低保资金6952万元。2、精准落实城镇低保政策在搞好农村低保落实兜底脱贫政策的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城镇贫困人口的关注,防止城镇人口陷入贫困。组织低保中心干部分片包抓对乡镇社区开展城市低保的调查、审核确认、复核等工作进行长期指导,要求各镇要充分关注城市困难群众,及时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城市困难群众纳入低保范围。全年组织培训乡镇、社区工作人员两次。2024年1月份以来通过排查已将符合条件的1313户1458人纳入农村低保,其中纳入监测117户338人,占比10.08%;另外1196户1120人是经研判不需纳入监测,主要是边缘家庭的重病重病单人保。通过排查和信息核对核减不符合条件的对象839人。三是对榆林市民政局、榆林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榆林市最低社会工作保障规程》和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进行了广泛宣传,组织培训低保中心和乡镇民政办工作人员两次。四是按照新的低保工作规程要求对低保家庭中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按照当地低保标准比例的30%到50%增发低保金2199万,进一步提高了保障水平。五是开通了手机社会救助e救助平台,困难人员通过手机APP即可申请低保救助。六是严格按标准落实农村低保资金,2024年12月底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0015户、14466人,全年发放农村低保资金6952万元。3、开展对全县城镇低保对象进行全面年检复核工作2024年6月份,为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工作,有效落实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工作机制,巩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成果。根据《陕西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文件精神,要求安排部署乡镇人民政府应该定期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变化情况和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复核,我中心就进一步加强2024年全县城乡低保家庭经济状况复核工作对各镇民政办(中心)通知如下:(1)明确城乡低保家庭经济状况复核的目标;(2)加强信息核对,入户调查和评议公示;(3)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根据省、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指南,制订了《绥德县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方案》,以城乡低收入人口为重点,坚持动态监测、定期更新,确保低收入人口及时、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坚持快速预警、精准救助,一旦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立即启动救助程序,会同相关部门给予常态化救助帮扶,切实织密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4月份组织制定了《绥德县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及帮扶救助的通知》,要求各镇中心要强化低收入动态预警,加大排查和救助力度,完善主动发现和快速响应机制,强化急难社会救助功能,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兜尽兜。与乡村振兴局、医保局、人社局实行数据共享,按月开展数据比对,做好监测预警和精准帮扶工作,通过数据比对核实,将符合82户,166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按照上级要求组织社会救助各业务、各镇对边缘人口、监测人口和突发性困难人口等三类易返贫对象回头看再排查,全县共有三类易返贫1404户3000人,纳入低保968户1800人,纳入特困供养户16户22人,纳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6户9人,临时救助55户58人,纳入兜底保障占比62.96%。2024年经过排查全县新增三类易返贫人员97户229人,纳入低保75户162人,纳入特困0户0人,纳入临时救助2户2人,兜底占比71.61%。不符合兜底保障条件的对象均已建立相关台账,随时进行预警监测。三: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政策的精准落实,各类对象的精准识别上,机制仍需完善,制度仍需健全。二是对困难群众特别是特重大病灾户、残疾户的救助能力有限,民政兜底保障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很大。三是各类困难群体的诉求多元化,民政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方法和措施不足,维稳压力大。四:改进措施1.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表率和示范带头作用。一个单位风气正不正、廉洁不廉洁,一把手是关键。为此,我坚持以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处处以身作则,时时率先垂范。我带头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对十九大提出的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新部署和新要求做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对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实施意见做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坚持把依法行政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各方面,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做遵规守纪的表率。做到了生活中廉洁俭仆,工作中秉公办事,经济上公私分明。在低保对象的审核确认工作过程中,严格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严格管教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杜绝利用职权为自己和亲朋好友谋求利益和特殊照顾。2.严格干部管理,培养高素质的社会救助干部队伍。一是狠抓领导班子政治纪律教育。认真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确保领导班子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各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深化“三严三实”要求,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做遵规守纪的表率。二是狠抓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深化落实“三项机制”,激发干部活力;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党的政治理论,特别是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明显提高,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明显增强;扎实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法纪意识;积极选派干部参加省、市业务培训,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三是狠抓作风建设。以脱贫攻坚为契机,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结对帮扶,反复制定帮扶措施,解决群众生活困难。3.抓机关党建,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建统揽机关工作全局,我作为一把手,认真贯彻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一是按照年初全县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文件要求,我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低保办党建工作,制定了党建工作要点,与主管民政局签定了党建工作责任书。二是认真贯彻执行“三会一课”、“两本两证”等党建制度,规范开展党组织生活,严肃党的组织纪律,着力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二是积极参加民政局组织的党日活动及党员进社区活动,为社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党日活动,进一步提高低保中心党支部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激励党员同志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甘于奉献,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良好形象。4.狠抓意识形态工作,确保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我把思想政治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干部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一是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理论等知识,自觉抵制并坚决同反党、反社会主义、反祖国统一的等敌对势力和敌对行为作斗争,使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正确、健康、坚定的思想政治意识。二是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使“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社会风尚落实到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三是积极丰富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迷信、腐化的生活方式,始终保持健康、向上、进取的生活态度。五:下一步工作打算在新的一年里,我中心将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紧紧围绕我中心业务工作,以创新的精神完成好各项工作,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管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促进机关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今后我将从以上几个方面不断提高,第一,加强学习,特别是要认真学习二十大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按照“三严三实”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质。第三,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性,充分应用信息比对平台等科技手段,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等对象的信息比对和认定工作,将城乡低保政策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