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第一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临床诊疗与护理、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陕西省绥德县文化路59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和平 | |
开办资金 | 84715.8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差额补贴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5254.22万元 | 113261.8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第一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63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卫健委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一)医疗管理根基渐稳,服务品质持续提升1.学科建设亮点频现。重点专科范围拓展。神经内科完成国家重点专科建设答辩前期准备工作;妇产科完成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中期答辩;专科联盟蓬勃发展。我院向上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宣武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陕西省肿瘤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周定期邀请专家坐诊及手术。向下与佳县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学术影响力大幅提升。2.医疗质量与安全并进。制定了住院总医师制度、临床医师轮转急诊医学科管理规定、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及外请教授手术风险防范管理办法等制度。3.医疗技术革新突破。成功开展了多项具有代表性的领先技术。4.护理服务精益求精。开展护理质量改善项目60项,重点环节应急演练240次,专科护士外出培训130人次。开展护理小创新38项。5.药事管理规范执行。严格执行中省市药事管理政策,修订了新药引进制度、药品临采制度、麻精药品管理制度等6项制度,加强国家集采药品管理,落实药品扫描追溯码,保障药品供应。6.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启用医院小程序,增加自助机,方便患者自助挂号、缴费和查询报告。加强院内志愿服务工作,科学合理布局志愿者服务站点。(二)医教研协同融合,科研教学成果丰硕1.科研方面,全年申报陕西省科学计划项目5项,陕西省卫生健康科研项目1项,陕西省中医医药项目1项,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31项。2.教学方面,迎接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省级评估检查,积极整改存在问题。(三)管理体系科学高效,综合保障坚实可靠1.人力资源配置优化。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补充规定》《重点科室重点岗位工作人员轮岗暂行管理办法》《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下基层支医及院区轮转暂行管理办法》等制度。2.经济管理规范有序。修订完善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经费支出审批环节管理,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益。3.医保管理持续强化。医保DRG“顶格化”推进,织成“一张网”,制定院内医保DRG工作方案,进一步合理收治、规范诊疗、准确申报,推进DRG结算系统上线。4.设施设备稳健运行。投入186.14万元,完成了榆林院区急诊医学科改造、心血管内科冠心病监护室改造、外科楼6楼和9楼装饰装修等项目;完成了绥德院区知识分子楼部分公房维修改造、职工活动场地公共路面维修、门急诊楼部分公共设施改造等8个项目。5.安全生产警钟长鸣。修订完善安全生产相关制度20余项;举办安全生产培训宣传46次,组织院内安全生产隐患排查100余次,迎接上级部门安全生产综合督导17次,开展全市卫生健康系统2024年消防大演练。(四)党风廉政持续加强,医院文化焕发新颜1.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组织集中学习11次。2.作风建设成效斐然。按照医院医德医风考评实施办法,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考核。深入开展医疗领域和医药领域两项集中整治,召开专题工作会议9次、集中整治工作专班会议9次。3.文化宣传展现活力。全年发布各类宣传稿件、视频560篇,拍摄重点科室医疗、教学、科普等短片28部,完成医院门户网站改版,设计应用医院文化主题桌面和屏保,完成医院主题卡通形象设计初稿。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经济效益医院接诊门急诊患者889235人次,同比增加42054人次,增幅4.96%。出院患者56006人次,同比增加139人次,增幅0.25%。完成各类住院手术13711人次,同比增加644人次,增幅4.93%。全院床位使用率74.35%,同比减少3.75个百分点。全院平均住院日8.89天,同比减少0.29天。全院门急诊次均费用349.13元,减幅2.35%。全院住院次均费用11564.65元,同比减少1971.84元,减幅14.57%。医院收入总额99928.03万元,同比减少26133.40万元,减幅20.73%。(二)社会效益1.选派高年资主治医师对口支援绥德县医院、佳县中医院、佳县人民医院、横山区医院。2.圆满完成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和旅游深度融合交流活动、第十八届煤博会、CBA篮球赛等医疗保障任务112次。有效开展中毒、烧伤等公共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3.简化医保入院登记流程,结算窗口“一站式报销”,审核、结算、退费“一窗口”办理;优化慢特病就医流程,实现患者从就诊科室到收费科室“两点一线”办理;优化透析、肿瘤放疗患者医保结算流程,升级诊室信息系统,直接诊室结算;强化医保便民服务,成立榆林市医保中心驻榆林市第一医院办事处,开通基础医保清单下沉业务;改善医保就医环境,增加门诊医保窗口,启动叫号系统,配置导医服务,新设医保休息区。三、目前医院存在问题(一)运营管理水平较低。预算制定、管理和考核不严谨,绩效管理方式滞后,运维成本较高,工作效能有待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二)南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进缓慢,部分工作未深入有效开展。(三)学科优势不明显,科研项目申报积极性弱,部分住培基地基本条件不达标、管理松散;医疗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度较大。(四)医疗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科室存在诊疗质量意识淡薄、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医疗纠纷、服务性投诉较多。信息化建设推进缓慢,服务流程仍需优化整合。四、整改措施(一)重点强化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稳步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持续推动医院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二)全面推进南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务实、优化、创新、拓展”为指导思路,统筹做好南部区域医疗中心发展规划,力争将南部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列入榆林市政府2025年改善民生市级重点项目,申请政策支持。(三)持续加强医院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根据学科建设要求,大力开展临床诊疗及科研工作,持续推进国家、省、市重点专科培训项目建设,给予配套政策支持,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如期达标。(四)大力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强化临床科室一级质控,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专科敏感指标,全面提高护理质量。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强化政治意识,确保政府任务高效执行要加强医联体建设,进一步做好与佳县县医院、横山区人民医院的双向转诊工作,切实落实好对口支援等指令性任务工作。要巩固拓展帮扶成果,为村民办更多实事好事,全面落实乡村振兴工作任务。要持续开展“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一城四创”等创建活动,继续推进平安医院、法治医院、健康医院建设,扎实做好各项医疗保障和应急救援工作,全面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二)瞄准问题核心,实现医院战略发展目标一是全面推进南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二是启动等级医院复审工作。三是持续加强医院学科建设。四是重点强化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五是大力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六是深化科研教学工作改革。七是稳步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八是持续推动医院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以不同途径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人才储备池。加强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强化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九是切实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三)深化党建引领,促进医院持续稳健前行修订《医院章程》,进一步完善医院党委办公会议事规则和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制定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完成医院“十四五”规划总结,制定“十五五”规划。强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充分利用榆林本地红色资源,开展红色实践教育,组织特色鲜明的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新划分、科学设置党支部。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医药和医疗领域腐败作风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报备制度,严厉查处违规违纪行为,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推动医院健康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执业许可证机构名称:榆林市第一医院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93号有效期:2024年09月09日至2033年03月05日机构名称: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医院地址:绥德县文化路59号有效期:2024年11月12日至2033年03月05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