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榆林市博物馆、榆林市图书馆、榆林市文化馆、榆林市展览馆、榆林市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榆林文化;繁荣文化事业,服务全市人民。开展榆林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的运行管理、日常维护、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等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榆林市榆阳区明珠大道以西,沙河路以南,长兴路以北。 | |
法定代表人 | 林茂绿 | |
开办资金 | 1643.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79万元 | 94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榆林市博物馆、榆林市图书馆、榆林市文化馆、榆林市展览馆、榆林市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市文旅局的工作要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和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中心上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一、主要工作(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建设。一是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稳步推进。榆林市博物馆陈列大纲向市人大、市政协进行专题汇报,提交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陈列布展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评审会,陈列布展设计项目完成招标。文物征集工作有序开展,从全市文物藏品管理系统中,多次挑选出榆林市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精品文物。二是展览馆展陈设计工作有序开展。完成了展览馆展陈初步设计方案,先后会同市住建局、中建院、陕九建和监理单位召开12次专题会议对榆林市展览馆展陈设计进行推进。9月29日,市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原则上审议通过《榆林市展览馆展陈设计方案》,11月12日,在第26次市委常委会议上审议通过《榆林市展览馆展陈设计方案》。(二)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聚焦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文化需求,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文化惠民活动、优秀影片展演近千场,服务群众人数达52万多人次。其中组织承办了2024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迎新春活动,现场进行义写春联、剪窗花活动,春节免费拍摄“全家福”送欢乐等活动。做好“榆阳书场”“榆林小曲”常态化演出,全年共演出330余场。组织群星奖获奖作品暨榆林市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艺术培训成果展演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0次;开设艺术普及公益培训班,包括民族舞、广场舞等10多个门类,累计700余课时,培训学员共计1500余人次,共培训全市群文业务干部400多人次。(三)创新社教活动方式和内容。圆满完成了榆林民俗博物馆、汉画像石博物馆、余子俊纪念馆、宋夏历史文化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策划了《祥龙瑞彩——甲辰龙年贺岁展》等5个主题展览,全年开展各类主题社教活动128场次,接待游客16.7万人次。举办了小小讲解员暑假培训班,招募了40名小学生。研发了榆林长城文化研学教具,画像石组合套章摆台,重新录制了大型原创音乐剧《余子俊》;视频讲解画像石上的汉代生产生活场景;设计制作了榆林民俗博物馆简介宣传页与参观导视牌,新增提升了宋夏历史文化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的语音导览,方便观众参观。(四)提高群众公共文化服务知晓率。一是以“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为主,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微信公众号等共同发力。2024年,微信公众号推送稿件514余篇,公众号发布短视频225余部,抖音发布短视频247余部,所有平台关注用户累计超过15万,总访问量超过100万。二是发挥行业优势开展惠民演出、文化进校园、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等,全年开展了“垃圾分类进万家共建文明新风尚”“世界无烟日环境更清爽”等志愿服务活动共16次。三是为了提升文博讲解员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对全体讲解员开展常态化业务培训,举办了公文写作、新媒体运营专题培训;开展图书馆设备及系统使用培训,提升图书馆员信息化应用水平。(五)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开展以“举旗帜、兴文化、展形象”的“中心一品牌,支部+特色”品牌创建活动,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赴吴堡、榆林市档案馆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史崇德赓续精神葆本色”“警示教育筑防线廉洁自律守初心”主题党日活动;举办四次读书分享会,30多名领导干部参与了分享。为了凝聚向心力,组织开展“文化浸润聚同心低碳健步促团结”第三届职工健步行活动;举办“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职工趣味文体活动和2024年“过冬至迎元旦”联欢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团建活动3次;专题宣讲1次;观看警示教育片2次。2人在市直文旅系统主题演讲比赛中荣获;两位同志参加市直工委《我的工作我来讲·塞上先锋直播间》系列访谈活动。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社会效益:提升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榆林市图书馆自4月23日对外开放以来,秉承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创新实施“五免”服务模式,不断丰富阅读活动形式,激发读者阅读热情,优化藏书功能布局,推进图书馆智慧化建设。2024年共开展线上、线下各类阅读推广活动318场次,外借图书达55.6万册次,办理读者证8.7万张,全年接待各类团队200多场近万人次。累计到馆读者160万人次,配合完成6个城市书房软硬件建设,首个24小时城市书房正式对外开放,实现中心馆、24小时城市书房与9个城市书房间的通借通还。(二)经济效益:促进安全管理水平。履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完善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电梯、扶梯安全管理制度》等6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对重要设备实行定期保养和维修,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全年组织开展安全宣讲活动5场,开展消防演练2次,开展特种设备(电梯)应急演练1次,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4次,参与人数共计1300余人次;安全保障群众文化活动850余场次,安全保障参观观众、游客、职工群众共计210万余人次。接待各部门检查共17次,对各馆院安全检查180余人次,设施设备巡查80余次,实现全年安全无事故。三、目前存在的问题2024年中心各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对照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总体上偏少。二是开展社教活动还不够主动不够深入,讲解水平还有待提高,服务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三是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深度和领会程度还不平衡,思想上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创新活动、志愿服务的方式方法还不够新颖。四、整改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将会从这几个方面来改进:一是将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观念,立足本职,刻苦学习,善于学习,永不懈怠,永不自满,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二是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业务知识学习,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制度,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实现学习方式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手段创新;三是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扎实苦干,尽责尽力,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是要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与管理,持续开展“举旗帜、兴文化、展形象”品牌创建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聚焦主责主业,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二是要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效能。图书馆:要在深化阅读推广方面狠下功夫,出实招、求实效,为读者提供高效、精准、贴心服务。全力筹备202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全力强化榆图讲坛品牌;策划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丰富馆藏文献种类,提高馆藏文献质量,完善编目制度,优化编目流程;加强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确保为读者提供优质咨询服务。文化馆:要围绕评估定级和品牌创建,进一步拓展免费开放项目,精心组织好文化馆服务宣传周、陕西省群众文化节榆林分会场等活动;要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和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组织开展“榆”见非遗常态化演出和文化走亲等交流展演活动;要进一步打磨提升陕北说书《东方红》,冲刺第二十届全国群星奖。中心各馆院:要充分利用现有场馆,创新社教活动方式与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打造全市新型文化高地和热门打卡地。优化提升榆林民俗博物馆展览,打造研学基地;策划原创展览,举办百馆联展、图片展等;加强社会教育工作,开展主题教育、研学社教活动;研发社教研学教具,加强讲解员队伍培训考核,提升讲解服务水平。博物馆和展览馆:博物馆和展览馆的建设已列入市委全委会20件大事之一的建设文化强市当中,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年底两馆要完成布展并对外可开放,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站位、夯实责任并抓好我们的工作。博物馆要加快推进陈列布展设计施工,开展藏品征集管理与文物库房建设工作;同时,要加强文物保护与研究,为博物馆开馆做好充分准备;展览馆要积极推进展陈建设,优化深化设计,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成财审、工程招标等工作,力争早日建成对外开放。三是要坚守安全底线,强化安全管理。以全年无安全事故为目标,加强安全生产领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加强对重点馆、院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检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完善安全台账与制度体系建设,确保公共文化场馆安全稳定运行,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可靠的文化活动场所。四是要聚焦品牌塑造,增强宣传实效。以提升品牌影响力为主线,创作优质、更具感染力的宣传信息。在国庆节、博物馆日、阅读文化节等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策划特色专题宣传系列,增加互动内容,加强与各媒体平台合作,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全方位展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成果,全力开创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新局面。五是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落实好领导班子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在制度建设上做到“全覆盖”,着力在警示教育上突出“新特色”。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履职尽责,强化工作举措,将廉洁自律贯穿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全体干部职工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守纪律红线,坚决杜绝各类违规违纪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