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民间艺术和戏曲研究院

榆林市民间艺术和戏曲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25-04-10 07:55
单位名称 榆林市民间艺术和戏曲研究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全市非遗传承发展及地方特色文化和戏曲研究保护、创作、公益性演出等;创作排演地方特色精品剧目,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培养歌舞、戏曲、声乐等表演人才;对陕北民间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理论研究;对《陕北民间艺术研究》刊物进行编辑、出版。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南路151号
法定代表人 王晓怡
开办资金 88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57.39万元 692.91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民间艺术和戏曲研究院.公益 从业人数  14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市文旅局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一)业务工作1.艺术创作。组织排演了《窦娥冤》《挂画》《三岔口》等多部传统历史剧和折子戏,新排舞蹈《青春》《乘风破浪》《三十里铺的故事》,创作歌词《这片神奇的土地》、歌曲《陕北的山丹丹》,邀请贺思林导演创作排练了反映建设美丽乡村的原创小品《歌声嘹亮》2.文化惠民。组织演职人员开展了文化进农村、进社区惠民演出,全年演出133场,惠及群众4万余人,得到了老百姓的喜欢与支持,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演员们的业务能力显著提高。3.城市演出。春节期间,参演了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慰问演出,完成了2024年全国秧歌展演文旅系统秧歌队3场过街表演,在榆林剧院连续3天上演大型传统历史剧《窦娥冤》,观众场场爆满,好评如潮。完成了2024全国百家旅行社“相约古城畅游榆林”文化旅游推介会、中国乒协会员联赛演出、第十八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榆林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合唱比赛等各类活动。特别是我院参演的榆林市与俄罗斯库尔干友城共促文化交流演出活动,节目涵盖了陕北民歌、秧歌、横山老腰鼓、乐器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经典传统节目,也有现代创新作品。演员们以精湛的技艺、饱满的热情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今年8月份参加了2024年全国民歌展演活动,荣获优秀组织奖。4.非遗传承。我院跑驴传承人田宝会5月份在星元小学给孩子们培训骑毛驴,8月份在靖边文化馆交流指导,10月份参加了相约古城对话榆林五省非遗展演等。陕北民歌市级非遗传承人贺斌参加了榆林市非遗干部和传承人培训班,参演了“大美榆阳•陕北之窗”过大年系列活动。省级非遗传承人王晓怡4月份参加了第二届中国-东盟(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周;8月参加了榆林市与俄罗斯库尔干友城共促文化交流演出活动三场,演唱陕北民歌《赶牲灵》《兰花花》。我院为非遗传承人王晓怡、贺斌制作了音乐MV《古城榆林美》《三十里铺的故事》《俏妹妹》。5.业务培训。12月7日至19日我院承办了“2024榆林市文化人才(戏曲、民歌、秧歌)培训班,分三期,历时15天。邀请了全国有丰富创作经验、丰硕理论研究成果的专家学者李小锋、余芳、康世进、李琦、燕小军、郝亮亮、贺世成担任授课老师,市县基层院团150余人参加了培训,旨在推广、挖掘、传承民间优秀文化,着力培养榆林市戏曲、民歌、秧歌创作表演人才队伍。(二)党委工作1.以学习教育为主线,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一是以学习党史理论、学习政策法规、学习业务为主要内容,制定印发了《党建工作要点》,规定了学习书目、主要内容,明确了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二是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为主相结合。先后学习了关于党纪学习教育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四史”教育,对党纪学习教育进行了交流研讨。4月份开展“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和谐榆林、因你美丽主题党日活动,7月份赴绥德开展了守党纪知敬畏,坚定理想信念红色教育,10月份在青山路街道柳营路社区开展了志愿服务,12月参加我院党委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2.以组织建设为重点,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一是抓班子建设。院党委实行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党委委员的职责分工和任务要求。二是落实管党责任。将属于本科室职能范围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分解到党员干部,把组织协调推进的责任落实到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和业务骨干作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三是加强党务管理工作。现有党员49名,注重做好党费收缴、党员发展、和流动党员管理等工作。3.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有效提高反腐倡廉能力。一是健全机制。制定印发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以加强监督和廉洁自律、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提高机关作风建设水平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工作力度,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开展谈心活动,广泛征求意见。6月院党委开展了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以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为标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总结成绩查摆出不足,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二是进一步加强防范教育。认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观看了廉政警示教育片《严守党规党纪筑牢廉洁防线》。(三)工会工作1.荣获两项荣誉。5月份我院职工参加第二届市直文旅系统干部职工乒乓球比赛,荣获团体第一名。11月份参加2024榆林市直文旅系统职工羽毛球比赛,我院荣获团体第二名。参与活动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强了职工的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2.关爱职工生活。一是为会员缴纳全市职工医疗救助保险金,完成了上级工会下达任务的同时也给我院会员在后续医疗方面提供了重要医疗保障。我院参加医疗救助数110人。报销人数75人,报销总额18445元。二是对接市总工会职工普惠帮扶活动,为我院大病职工惠晓琴、困难职工徐晓霞、张东平、耿武强和吴国栋争取帮扶资金。三是对患病住院的职工进行了及时慰问,对去世的职工本人及家属也第一时间送上慰问金。二、取得的主要效益社会效益:我院完成文化惠民演出133场,受众人数5万余人。2024年我们演出的节目有舞蹈《大秧歌》《山里妹子》《露水地里穿红鞋》《霸王鞭》,秦腔《报妆盒》《红灯记》《断桥》《荷包情缘》《飘彩》,民歌《兰花花》《看秧歌》《赶牲灵》《上一道坡坡下一道道梁》《挂红灯》,小品《好日子不忘共产党》《宝贝一家亲》,二胡《赛马》《黄土地》等,各种类型的节目轮番上演,带给乡亲们丰富多彩的感受。有很多演出过的地方,拉起横幅欢迎我们的到来,他们把惠民演出当作村里隆重的节日细心安排,许多在外工作和打工的人员丢下手头的工作,风尘仆仆返回家乡和乡亲们一起享受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接受艺术的熏陶和洗礼。8月底我院作为文艺代表团前往俄罗斯库尔干市进行为期数日的文化交流演出。三场演出27个节目分别在该市中央文化休闲公园、列宁广场、现代人文休闲中心表演,零距离地为当地民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节目涵盖了陕北民歌、秧歌、横山老腰鼓、乐器演奏等国家非物质文化,既有经典传统节目的再现,也有现代创新作品的呈现。演员们以精湛的技艺、饱满的热情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经济效益:惠民演出时会穿演出服登台,能够带动服装道具、宣传推广等周边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是演出能够吸引周边各乡村的老百姓,大家因演出汇集一起赶红火,村里的小摊小贩生意火爆,飘着热气的油糕摊前围满孩童,现炒的瓜子花生刚出锅就被抢购一空。这看似简单的文化惠民工程,实则正在编织一张乡村振兴的生态网络。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常态化学习还不够多,对干部队伍在压力传导、制度落实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2.对一些非遗项目的整理挖掘不深、宣扬传承不够。3.艺术管理和艺术创作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编创节目思想性、艺术性不够高不够深,还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四、整改措施1.增加常态化学习,强化对干部队伍在压力传导和制度落实方面的培训与指导,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2.深入挖掘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加强宣扬传承工作,通过举办演出、培训等活动,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3.提高艺术管理和艺术创作水平,加强编创节目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创作出更多符合广大群众需求的优秀作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参加市委市政府的各类接待、交流演出活动,积极完成全年的政府惠民演出任务、科技三下乡、文化进万家、陕北民歌进校园以及春节民俗文化等活动。2.春节期间,在榆林剧院进行3场惠民演出,演出大型眉户剧《屠夫状元》。3.新编排节目《羊皮鼓》《茉莉芬芳》《龙腾虎跃》,恢复传统节目《周仁回府》《娶亲》《寸跷》《金唢呐》。4.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剧目的选择上,以传统戏曲经典剧目为主,现代精品剧目作为补充。榆林文化艺术事业天地广阔,前景无限。我们文艺工作者将继续秉持“诚信、务实、崇德、尚艺”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做好保护、挖掘、传承的艺术工作,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