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紫阳县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负责职工工伤、企业失业保险兑付经办。负责全县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综合管理;负责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的审批和建档;协调指导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负责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的组织实施;负责全县事业单位失业保险组织实施。 | |
住所 | 紫阳县紫府路4号 | |
法定代表人 | 陈正忠 | |
开办资金 | 12.5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紫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07万元 | 16.8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5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开办资金。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一是全力配合保费征缴,年初下达2024年参保扩面任务,定期开展督导调度,切实提升参保扩面工作质效,持续广泛宣传“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政策,按月共享比对筛查数据,确保征缴任务高质量完成。二是扩大村集体经济补助覆盖面,组织联镇干部深入镇村摸底研判、讲解政策、指导操作流程,进一步扩大试点覆盖范围。三是延展保费筹资渠道,积极主动宣传社会资助政策,畅通社会资助通道,鼓励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保障水平。(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及时规范发放养老待遇,根据人社部门要求,按月准时规范发放全县所有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工作,发放资金时对基金统筹项目和代发项目进行区分,本年度全面完成3719名退休人员的调待工作,完成197人“中人”转退休,将养老金发放到位;完成企业(含军人)转入机关事业养老保险57人,转出机关事业单位13人,在职死亡累计55人,基本险和职业年金个人账户清退55人,办理率100%;退休中人累计死亡48人,基本险和职业年金个人账户清退47人,办理率97.92%。(三)失业、工伤保险。以依法参保、覆盖全民为工作目标,扎实开展失业、工伤保险政策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政策知晓度。严格审核待遇领取资格,严把待遇领取资格审核关口,坚持按月足额发放失业、工伤保险各项待遇;加强日常数据稽核,杜绝死亡冒领、重复领取等现象,维护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基金安全。加强经办管理与外部监督,严格按照社会保险有关政策法规办理参保登记、待遇审核等业务,认真执行岗位权限控制与分级审核制度,严格按照经办权限办理业务。(四)推动多元化便民服务。设置导办室,配备专职导办员,实行集咨询、导办、查询、投诉为一体的便民服务工作机制,并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服务对象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有效缩短群众办事等待时间。持续推进城乡居保“办事不出村服务送上门”经办能力建设,充分发挥“321”基层治理模式联系群众优势,将参保群众嵌入“网格”中,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经办服务,并建立特殊人员服务台账,由工作人员适时提供上门经办服务。强化“互联网+社保”经办服务理念,大力推行“陕西社会保险APP”“政务网”“电子社保卡”等线上社保经办服务渠道。(五)社保卡帮办代办机制再优化。2024年我中心对帮办代办机制再次进行优化,与县邮政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由各镇邮递员采取“一人一袋、即收即寄”方式跑路,中心代办完成后免费寄至持卡人指定地址,将代办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截至目前,通过该机制累计代办社保卡6000余张,惠及全县16个镇150多个村(社区),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帮办代办、限时办、提速办”的方便快捷。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参保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截至12月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0.2万人,当年新参保1381人,参保率为99.2%;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1.04万人,当年新增169人,新增人员参保率达100%;失业保险参保9942人,当年新参保516,参保任务完成率为102.3%;工伤保险参保14233人,当年新参保1120人,参保任务完成率为103.9%。(二)保费征缴工作全面完成。全年城乡居保完成当年缴费11.98万人4636.66万元,缴费率为91.38%,人均缴费水平为387元;机关保完成缴费6400人1.88亿元(含职业年金6277.18万元);失业保险完成征缴325家575.72万元;工伤保险完成征缴390家337.25万元。(三)按时足额发放各项待遇。严格落实各险种待遇政策,精准核定待遇计发标准,及时准确报送用款计划,按时足额发放待遇。截至12月底,城乡居保发放待遇72.86万人次1.38亿元,新增批复享受待遇3953人、发放丧葬费补助金2119人169.52万元;机关保发放待遇4.54万人次2.77亿元,新增批复享受待遇197人;失业保险发放待遇1047人次210.19万元,发放援企稳岗各项待遇54.98万元;工伤保险发放待遇275人次475.62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信息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因村级社保站信息员工作多而杂、待遇低,人员频繁更换,导致村级社保信息员队伍业务不熟练、政策把握不准。2.基层经办力量薄弱。镇村经办能力不足,镇社保站的人员不固定,流动性大。(二)改进措施:1.加强对于基层经办人员的业务指导,及时了解基层经办情况,提高基层经办能力。2.建立定期培训机制,对镇级经办人员、村级社保信息员每年度至少开展一次集中培训,切实提高培训实效。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严把参保、待遇审核、基金监督、内控稽核、档案管理“五个关口”。进一步优化完善参保登记流程,严格落实岗位权限制约和层级审批机制;严格审核待遇计发标准,从源头控制虚报冒领行为;不断强化财务人员岗位责任意识,切实监督和防范基金运行风险。(二)聚焦参保扩面、待遇发放、内控稽核、提升质效“四条主线”。以省、市下达的扩面任务为基数,全力做好全民参保扩面工作;把按时足额发放待遇作为保基本、保民生、兜底线的有力举措常抓不懈,保证待遇发放“不漏一人、不少一分、不拖一天”。(三)强化政治、风险、服务“三种意识”。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涵养干部队伍政治、纪律、规矩、底线意识;建立以岗位为点、流程为线、层层负责把关的全方位、广覆盖的经办风险防控体系,不断强化经办干部的风险意识。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本年度因购入固定资产,引起净资产期末余额较开办资金增加超过20%,待年度报告结束后,按程序及时申请开办资金变更登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