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紫阳县图书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存借阅图书资料,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图书、地方文献、报刊的采编与储藏;图书资料流通和借阅;相关网络信息管理;相关学术交流、知识培训与社会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紫阳县环城路县文体艺术中心(紫阳中学东门) | |
法定代表人 | 杨昭 | |
开办资金 | 1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紫阳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8万元 | 8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强化数字图书服务。充分利用馆藏文献资源,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2024年共接待读者118734人次,流通图书78817册次,新办读者1100个。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全力做好数字图书服务工作,为满足读者对各类电子资源的需求,通过自助电子借阅机,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阅读体验。有效地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同时也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使图书馆服务辐射到千家万户,每位读者。2024年,通过“紫阳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为读者提供新书推荐、名师讲坛等阅读服务,共推送文章252篇,阅读人次达2万多人。(二)持续提升服务读者能力。进一步深化免费开放服务工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2024年紫阳县图书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主题阅读推广活动,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阵地作用,把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全民读书月以及中华传统节日、国家法定节假日和重大民族节庆活动作为重要载体契机,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通过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广泛开展阅读活动,吸引更多市民特别是年轻人参与全民阅读。2024年共开展全民阅读活动160余场次,累计3万余人次参加。(三)做好阅读推广与文化活动。加强对地方文献保护,扎实开展征集工作,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构建紫阳“最美阅读空间”,紫阳县图书馆突出“书香紫阳”这一主题,结合全县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构建紫阳最美阅读空间。做好以紫阳县文笔山景区东来书院分馆、仁河国际无尘书吧等为代表的“紫阳最美阅读空间”打造,提升阅读空间的覆盖率和普及率,做到“处处可阅读,随处有惊喜”的效果。持续开展地方文献阅读交流活动,2024年我馆共开展地方文献读书会和地方文献展读共计3场,参与人数1000人。经由我馆推送的紫阳中学曾秋岳同学在第四届安康市郎朗书声满全城大赛中斩获一等奖,他推荐的书目就是我馆的地方文献《紫阳茶史》。(四)馆藏维护与更新。坚持以“清理馆藏、摸清家底、规范管理、便于利用”为原则,严格按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开展图书、地方文献、报刊采编,重新对老馆和新馆馆藏的图书、报刊、杂志等资料进行了数量清点、图书分类、图书打标、重新上架等工作。对馆内环境进行全面改造和升级,包括党建引领的红色书坊,配备先进电子阅览设备的信息资讯中心,提供舒适、宽敞的多元学习空间,为读者提供温馨、便捷的学习环境,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五)强化志愿服务活动。利用紫阳县图书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招募公告,招募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助力文献资源活起来。针对8-14岁少年儿童利用周末寒暑节假在图书馆阅览室,参与导读服务、收集资料整理、活动服务等,对丰富少年儿童课学余生活,培养少年儿童奉献、友爱、互助精神,锻炼少年儿童动手协调能力、归纳整理能力。2024年31名志愿者服务时长2381小时,整理图书3000册、参与阅读活动服务20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本年度新建图书馆分馆3个,目前在乡镇和社区已建成分馆20个,在城区和各乡镇、村(社区)建立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总分馆服务体系,每个流通服务点藏书在3000册以上,图书总藏量达65000册。持续开展文化下基层流动图书车“七进”活动,开展各类送书助读活动共计8场,送读地方文献、期刊杂志、各类专业书籍共计3500余册,参与人数达到1500人次,我馆开展的“2+20低成本高收益阅读活动”获全省第三届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与交叉学科创新论坛比赛中荣获创新案例二等奖。(二)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图书馆协助加强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村民开展“流动图书进乡村”“三八妇女节”等文化活动,增强村民学文化、用文化意识。帮扶干部入户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大力宣讲中央支农、惠农政策,村民的文明素质、法律意识,健康卫生水平得到提高,基本形成了村民诚信友善、崇尚科学、文明礼貌、 邻里和睦的新风尚。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图书馆馆藏图书数量偏少,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知识文化的需求。缺乏专业人才。(二)改进措施:积极向上级争取经费,逐步解决困扰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问题,逐年配置新图书,使图书馆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拓宽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新体制机制,实现规范管理。加强对本馆现有馆员的业务交流和培训工作的同时,积极引进型专业人才。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资源建设。继续优化馆藏结构,增加热门图书和学术资源的采购,同时进一步丰富数字资源,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二)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质量。计划推出“智慧图书馆”项目,实现自助借还、智能检索等功能,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三)深化阅读推广。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特别是针对少儿和青少年群体,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做好我馆“2+20低成本高收益阅读”和“国学诵读”等品牌阅读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我馆开展的“2+20低成本高收益阅读活动”获全省第三届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与交叉学科创新论坛比赛中荣获创新案例二等奖,安康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大赛中同样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