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乡村振兴规划发展指导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市乡村振兴发展服务。组织开展全市乡村振兴的调研规划、理论研究、项目咨询服务、申报、评价及一村一品、休闲农业、农村能源技术、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农田基本建设等工作,推动全市乡村产业、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创业创新发展。 | |
住所 | 榆林市榆阳区新建南路207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海鹏 | |
开办资金 | 8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9万元 | 30.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乡村振兴规划发展指导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12月12日变更了住所,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开展工作(一)高效旱作节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配合市局完成旱作节水农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督查指导工作。一是旱作节水。2024年度高效旱作节水农业任务71.9万亩,截至12月底,已完成70.98万亩,占年度任务的98.72%。二是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8.75万亩,上年结转任务20.95万亩。截至12月底,已完工47.53万亩。(二)新(改)建卫生户厕方面。一是配合市局开展厕所革命工作进展、整村推进等情况的调度和农村改厕项目督导验收工作。截止12月底,全市已改户厕3.59万座,超额完成6.43%(2024年度目标任务3.38万座)。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卫生户厕33.57万座,普及率达78.47%,较上年提高10.48%。二是持续推进榆林市农厕智能办公平台运维工作,对户厕及整村推进等相关数据进行填报统计分析。三是在榆阳区麻黄梁镇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宣传活动,号召群众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宣传人数达400多人次。(三)特色与休闲农业方面。一是示范创建。成功创建首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佳县,认定首届陕西魅力休闲乡村4个(榆阳区赵家峁村、神木市西葫芦素村、靖边县龙一村、佳县木头峪村)、陕西特色魅力田园2个(横山区无定河水稻景观、定边县荞麦花海景观),推荐府谷县墙头村为2024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二是宣传推介。全年累计发布省级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5条、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6条;推介神木市尔林兔等8个乡镇为乡村特色产业专业镇、靖边县红墩界镇尔德井等10个村为乡村特色产业专业村;推介佳县木头峪村《以文促旅强振兴和美乡村展新颜》为打造乡村休闲消费新场景、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典型案例。据统计,全市休闲农业接待人次为849.8万人,同比增长53.4%,营业收入4.04亿元,同比增长27.38%。三是业务培训。围绕后大棚房时代休闲农业盈利模式创新、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宣传运营与包装策划,举办全市休闲农业专题业务培训1期。四是安全管理。印发《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休闲农业区域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开展全市休闲农业区域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建立管理台账。(四)农业农村能源环保方面。一是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组织县区对区域内回收网点、废旧农膜再利用企业、典型种植农户开展入户调查,推进农膜回收体系建设。据统计,全市上年度地膜使用量为6728.41吨,棚膜使用量1828.75吨,可降解地膜94.55吨,地布282.72吨,反光膜145吨;回收地膜5639.54吨、棚膜1567.55吨,回收率为84.22%,较上一年增长了0.5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建成废弃农膜回收网点28个,年收购废旧农膜1657吨;建成废旧农膜再利用企业5个,综合废旧农膜处理能力达7500吨/年,基本满足了全市废旧农膜回收需求。二是秸秆焚烧管控。出台《关于加强2024年春耕备耕期间秸秆禁烧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2024年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相关工作的通知》,将秸秆焚烧责任落实到乡镇、村组,形成县、镇、村三级秸秆禁烧管理体系。各县市区组建了专门的秸秆禁烧巡查值守应急队伍,累计派出420余人次,开展60余次排查,做到秸秆禁烧火点随发现随处置,有效减少秸秆焚烧。三是秸秆综合利用。通过绥德县、米脂县等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辐射带动,全市累计建成秸秆收储运网点83个,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108个,建设储草棚、青贮窖247处,购置打捆机、揉丝机等器械1200多台,逐步完善了秸秆收储运加工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提升了秸秆综合利用率。据统计,上年度全市秸秆产生量299.64万吨,可收集量281.91万吨,秸秆利用量262.65万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93.17%。四是业务培训。11月份在榆阳区麻黄梁镇盘云界村开展农村废弃沼气安全处置培训,并召开全市农村沼气安全座谈会,各县市区业务骨干及农村沼气业主50余人参加。五是沼气安全隐患排查及新能源产品推广。目前,全市户用沼气838户,运行35户;沼气工程18处。中心每季度对各县市区农村沼气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抽查检查,并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对进出料口未加盖板、墙体破损等情况要求及时整改。在横山区殿市镇五龙山村推广新能源产品太阳能路灯100盏,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五)其他工作。配合完成了榆林“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的摸底调研、督导核查等工作,先后深入12县市区100余村,对拟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重点村的村庄规划、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方面存在短板弱项进行检查督导,成功创建第一批省级示范村57个,申报创建第二批省级示范村56个,启动建设“千万工程”市级重点村75个。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高效旱作节水项目成效显著。中心17人分4组对全市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进行常态化检查督导,2024年累计深入各县市区30次近100人次。截至目前,累计编制印发榆林市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工作简报100期,涉及全市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工作动态、政策理论、建设进度、典型案例、方法举措等内容,有效提升了全市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建设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二)农村沼气安全演练圆满成功。开展了全市农村沼气安全应急演练,有效防止了因气体泄漏引发的爆炸、中毒等事故,避免了废弃沼气池中的有害物质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障了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起到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示范效果。(三)休闲农业地方标准发布。由我中心组织起草的《休闲农业园区等级划分与评价》市级地方标准获批发布(标准号DB6108/T88-2024)。此项标准填补了全市休闲农业行业标准规范化的空白,将为全市休闲农业从业者指明发展方向、提供量化依据,为全市休闲农业的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厕所革命推进难度大。全市改厕基数大、任务重,改厕率远低于全省水平,位居后进位次。问题厕所摸排整改不彻底,存在建新不拆旧、不使用、厕屋当作储藏间、室内卫生环境脏乱差、重建设轻管护等问题。二是农村沼气设施隐患风险依然存在。群众安全意识不强,对废弃沼气设施进行安全处置的积极性不高,且存在自行转变使用功能的现象,隐患排查面广量大,市县专项经费严重缺乏。三是休闲农业总体发展后劲不足。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不高、经营内容同质化、“农味”、体验感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游客特色化需求。四是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管理不规范。部分项目存在水源无保障、隐蔽工程覆盖验收不规范、未按原设计图纸和方案进行施工的现象。四、整改措施一是厕所革命推进问题整改。制定科学规划,结合本地实际,细化改厕计划到乡镇村组,明确责任人与时限,有序推进。全面排查整改,组织专业人员拉网式查问题厕所,建台账,对建新不拆旧等问题宣传督促整改,针对脏乱差开展卫生整治与监督。加强管护机制建设,设管护基金用于设施维护,组建队伍定期巡查,培训村民提高管护意识。二是农村沼气设施隐患风险整改。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借广播、电视等多渠道普及知识,开展培训指导使用处置。建立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定计划、明范围标准频率,排查建清单销号管理,纠正转变功能设施并评估风险。争取专项经费支持,向上汇报争取市县资金,探索多元投入引社会资本。三是休闲农业发展后劲不足整改。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组织经营主体参加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引进创新人才。推动特色化发展,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开发特色项目,增加农事体验。加强品牌建设与营销,打造统一品牌,借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宣传,提升知名度。四是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管理整改。保障水源供应,重评水源无保障项目选址,或建配套水利设施。规范验收流程,定严格标准与流程,明确人员职责,核查施工记录图纸。加强施工监管,健全机制,对违规施工责令整改并追责,定期检查保质量。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下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单位职能职责,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一)配合做好农村卫生厕所新改建工作。全力抓好户厕新建,扎实推进问题厕所整改,加大改厕技术指导、进展调度、调研指导验收、宣传等工作。配合做好中省各项考核评比准备,确保顺利通过中省考核。(二)抓好农村能源及农业环保工作。一是做好沼气安全生产调度和报表报送工作,督促各县市区不定期开展沼气安全检查和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完成农村沼气安全生产检查市级核查工作。二是继续推广农村居民实用好用的新能源产品,为促进农村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奠定基础。三是配合市局在全市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开展地膜回收利用、回收体系建设、地膜残留监测、秸秆禁烧宣传、综合利用方式宣传等常态化工作。(三)抓好特色与休闲农业提质增效工作。一是继续培育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国字号”品牌,开展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及精品线路(工程)打造工作。二是争取市级特色与休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强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开展特色农产品提质增效行动。三是做好市级地方标准《休闲农业园区等级划分与评价》的标准宣贯和实施工作。(四)抓好农田建设工作。继续配合市局做好2025年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调度、实地指导、验收等工作,定期发布工作简报,科学建立项目库;并按时向省、市上报进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3月被榆林市妇女联合会授予榆林市三八红旗集体;2024年3月被榆林市农业农村局授予2023年度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工作先进单位;2024年7月被中共榆林市农业农村局直属机关委员会授予2023年度榆林市农业农村局直属机关创模工作达标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