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

榆林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9 17:11
单位名称 榆林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服务。实施各项强农惠农补贴项目;组织实施农机化项目;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服务工作,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农机化应用培训、农机化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等工作。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上郡路街道校场路24号
法定代表人 高忠义
开办资金 913.9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13.24万元 882.32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8月7日变更了法定代表人和开办资金,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全市农机化工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动农机化项目落实,持续强化主粮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加快补齐丘陵山区机械化生产短板,推动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产推用一体化发展,促进全市农业机械化向高质量发展加速迈进。一、主要开展工作2024年,预测全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336.7万千瓦,农机拥有量59.1万台(套)。全年完成机械耕整地面积940.81万亩,机播面积563.87万亩,机收面积502.49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3.5%,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9%,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马铃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4.84%、66.09%。全市共有农机户17万余个,从业人员近15万人,拥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512个,累计培训农机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机操作手800人次,培训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业务人员120人次。(一)稳步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和报废更新政策,推动农机装备水平提升。一是中省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落实情况。全面推行农机购置补贴与应用补贴“三合一”办理系统,积极探索与作业量挂钩的补贴方式。全年完成中央购置补贴资金10865万元,超额完成2100万元,完成率100%。二是稳步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大微耕机报废更新补贴力度。截止目前,已考察农机报废回收企业13个,解决小农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划算问题,持续提升南部县区优势特色产业农机装备水平。三是规范农机购置补贴和报废更新程序和资金监管。针对审计署反馈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落实情况和资金监管问题,主动认领问题,及时排查核实,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制定整改措施,追回补贴资金4.24万元。(二)全力推进省市农机化项目,强化项目引领示范。2024年,省市农机化项目资金3950万元,其中省级资金820万元,市级资金3130万元,共实施13类210个项目。一是着力推进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产推用一体化发展。与中国农大开展榆林市丘陵山区农业机械研发与应用项目合作,围绕小杂粮、中药材、林果等产业,开展小型、轻简、紧缺农机具研发。二是着力提升农机装备综合保障能力。全市建立了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2个,建立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92支,不断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提高农机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三是着力开展机收减损技术指导服务。今年秋季,分别在榆阳、横山、神木、府谷、定边、靖边、绥德、子洲等地开展机收减损大比武、农机手技能大培训和现场大观摩活动,提高农机手操作水平和作业质量。(三)坚守农机安全底线,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一是实施农机安全免费管理。全市新登记拖拉机2138台,联合收割机61台。累计登记在册拖拉机45857台,联合收割机1725台。二是加强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全市出动工作人员1008人次,开展隐患排查258次,排查一般隐患64个,重大隐患4个,已全部完成整改。三是大力开展宣传培训。组织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和报废更新政策培训会120人次,农机化业务培训100人次,农机安全生产操作手培训6批次,累计培训600人次。(四)持续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一是大力推广“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队”模式。在南部县区82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全部建立“农机合作社+服务队”。全年共有51支队伍同步开展农机作业服务,完成田间管理27.54万亩,机收作业45万亩,产后储藏及初加工1.94万吨,农副产品统购代销1.8万吨,服务农户7.29万户,户均节本增收700元。二是示范推广农机作业托管式服务模式。依托乡镇级农机合作社和作业服务队,共完成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7.4万亩,其中机耕2.4万亩、机播0.8万亩、机收4.2万亩。(五)大力推进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扶持区域农机服务中心41个,创建了省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2个、市级12个、县级27个。三级体系共整合农机具1000多台套,开展农机作业服务47.7万亩,逐步形成了以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队为主体的作业模式,进一步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六)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党的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以政治建设为核心,坚定“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党员干部政治素养。二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要求,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规范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促进党员干部与农机化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三是持续整顿和转变工作作风。新修订《考勤及请销假制度》,更新考勤打卡方式,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将考勤结果纳入干部人事提拔考核范畴,营造风清气正、勇于担当氛围,推动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四是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开展建国75周年“强国复兴有我”演讲比赛;开展七一建党节读书月活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心系群众、情暖中秋”走访慰问活动,向帮扶村里高龄老人和五保户等18户发放了慰问品。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2024年完成中省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10865万元,录入农机补贴系统资金13164万元,超额录入2299万元,已兑付10609万元,受理补贴申请24052份,受益户17036户,补贴各类机具24543台。有效扩大全市农机保有量,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使得17036农户收益,农机户直接(或间接)增收700元,为农业强市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装备支撑。省市农机化项目:农机化项目重点聚焦南部县等丘陵山区紧缺农机具的研发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围绕南部县小杂粮(谷子、高粱、糜子、荞麦等)、山地苹果、林果业等优势特色产业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启动补短板行动,引进试验先进适用农机具和扶持本土研发制造企业;推广应用熟化机械化生产技术,提高丘陵山区急需农机技术装备有效供给。农机社会化服务:社会化服务是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关键举措。2024年,大力开展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遴选建立县市省三级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从办公场所、培训设施、农机具配套、制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带动单家独户向合作经营转变,合作经营向适度规模化生产转变,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有机衔接。农机安全:2024年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整体稳中向好。通过规范化管理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做好农机手指导服务、宣传培训工作,做好农机具检修保养、隐患排查、技术指导等工作,全面落实农机化安全生产措施要求,保障农业机械化生产安全有序。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农业机械化南北发展不平衡,主要粮食作物与丘陵山区特色产业农机化发展不平衡。(二)丘陵山区宜机化程度低,无机可用、有机难用问题依然突出。(三)中省补贴资金缺口较大,补贴比例低,县区不能配套补贴,制约了农民购机积极性。项目资金下达迟缓,影响农机合作社作业积极性和项目进度。(四)农机化装备、技术、人才、政策、服务等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四、整改措施一是抓好装备提升;二是抓好技术示范;三是抓好体系建设;四是抓短板补弱项;五是抓生产强管理;六是抓安全强服务。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落实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争取中省补贴资金1亿元。2025年农机化项目计划申请资金4930万元,用于实施农机社会化服务1600万元,合作社装备能力提升、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建设1200万元,优势特色产业、南部县补短板项目1000万元,体系建设、农机化服务能力建设及农机安全免费管理1130万元。(二)重点做好玉米、马铃薯机械化收获,小杂粮机播机收,果园机械化等薄弱环节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大力推广应用绿色高效、先进适用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三)加快构建以“区域农机服务中心为龙头,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队为突破,农机服务组织为基础”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计划新创建3-5个省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10-15个市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12个应急作业服务队,对60-7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装备能力提升。(四)建设丘陵山区优势特色产业机械化示范基地,总结提炼丘陵山区优势特色产业机械化生产技术、标准化作业模式;引进示范推广适宜丘陵山区农作物生产小灵巧、多功能、智能化农机具,填补农机具应用空白,解决无机可用问题。(五)积极争取资金900万元,建设机械化生产物联网“智慧农机”管理平台。在中心和十二个县市区农机中心建立健全智能数字平台6-13个,建设具有数字化服务、远程调度、维修诊断等功能的榆林“智慧农机”管理平台,实现对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的信息化管理与调度。(六)实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快农业机械结构调整,将高能耗、低效率的老旧农机具逐步淘汰,优化农机化技术及装备,全市建设农机报废更新网点6-10个;抓好农机安全生产服务保障工作,落实农机免费管理政策,加强对机手执照、机具牌证的管理,做好年检工作,深入排查整治农机安全风险隐患,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七)计划申请专项资金493万元,用于对中心办公楼及附属设施进行整体性维修,改善干部职工工作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