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榆林市民兵和退役军人训练基地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协助做好政策宣传、就业培训、创业扶持、走访慰问、帮扶解困、信访接待、权益维护、培树典型、履行民兵训练演练、国防教育动员、训练基地管理运行维护等服务保障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南路与泰安路十字榆林市民大厦20楼东区 | |
法定代表人 | 史轶宁 | |
开办资金 | 41.9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1.97万元 | 35.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榆林市民兵和退役军人训练基地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退役军人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一)筑牢根基,扎实建强服务保障体系。近年来,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始终把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工作置于核心,在推动基层服务中心(站)完成标杆型、示范型标准的基础上,引导基层单位服务质量提质增效。6次联动县市区基层单位开展义诊、义剪服务活动,多次慰问基层退役军人,较好完成了服务基层的任务目标。此外,初步实现了服务保障体系的信息化动态管理,完善退役军人事务综合管理平台的数据填报。将全市13个服务中心,184个镇街级退役军人服务站,3231个村(社区)级退役军人服务站的数据在系统中进行了精准录入,通过系统可以查看各级服务保障体系的负责人、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与联动。(二)强化能力,开展专项业务培训。今年,我中心举办了三期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业务培训班,累计培训180人次,培训范围延伸至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培训特邀市委党校、榆林学院和市中心的优秀业务骨干进行授课。内容涵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公文写作、影像技术与传播、退役军人业务工作知识、现场观摩优秀服务站等。让基层工作人员学到知识、学到技能、打开视野。(三)凝聚力量,志愿服务活动紧密开展。我中心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探索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新方向、新方法、新理念,扎实组织、投入各项便民、利民、有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在今年先后开展了“春联迎新春真情送祝福”“新春慰问送关怀情暖退役军人心”“弘扬雷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植树添新绿老兵展风采”“我为群众办实事义诊义剪进村居”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给广大人民群众送去了温暖与便利,引导学生树立起“强国必先强军”的意识,很好的凝聚了退役军人力量,同时弘扬了“退役不褪色、离军不离党”的优秀品质。(四)主动对接,健康服务工作正式“启航”。今年,我中心同四家退役军人健康服务示范单位积极联动,组成临时医疗小队,赴各县市区开展了“情系退役老兵关爱牙齿健康”“浓情五月天感恩兵妈妈”等走访慰问诊疗服务。同时在市区阳光广场、社区等公共场所组织医疗队开展“义诊”活动,为来诊的群众免费发放药品、健康知识宣传单,得到了广大退役军人及人民群众的好评。(五)形象塑造,努力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宣传工作是树立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良好形象的重要环节,我中心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同步开展宣传工作。“线上”主要利用微信公众号对社会大众展示工作实绩,今年共发表文章55篇。“线下”主要是每月收集汇总工作动态并上报市局与省中心,向领导汇报工作动态。同时,我中心在每次志愿服务、走访慰问活动中,主动向退役军人、人民群众发放政策宣传单、健康知识宣传册等,加大宣传范围,扩大退役军人工作影响力。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社会效益1.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市级服务中心1个,县级服务中心12个,乡镇级服务站184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3232个。落实编制713名,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3937名。创建省级标杆型服务站104个,示范型服务站115个。2.在清明节前夕和“9.30烈士公祭日”期间,举行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2024年以来,全市烈士陵园接待了社会各界人士,在全市掀起了不忘双拥精神、继承先烈遗志的浓厚氛围。3.今年组织健康服务示范单位医疗队,赴榆林12个县市区共走访慰问退役军人500余人次,为他们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血压、血糖测定、常见病咨询等)服务。在社区、广场等公共场合组织医疗队开展“义诊”活动3次,现场接待退役军人及群众300多人次,现场发放1200余册宣传材料。(二)经济效益2024年至今,榆林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市县乡三级近千名干部职工深入退役军人家中察实情、问民生、谋发展,及时化解各类矛盾问题,取得初步成效。期间共走访退役军人五千多人,对生活困难、租房困难的重点优抚对象发放补助金20万余元。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基层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有所变化。县市区开展机构改革工作,按照机构改革方案,退役军人服务站应加挂在便民服务中心,站长由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兼职。但除榆阳区、清涧县,其他10个县市区组织部任命便民服务中心主任的文件中,未体现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的职务,削弱了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工作力量。四、整改措施积极争取中、省各项补助资金,建立健全以中、省财政为主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退役军人事业发展资金筹措机制,加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能力建设和服务工作的经费保障,增强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编制、财政等部门的支持,采取适当措施为基层服务中心(站)充实力量、完善条件。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坚守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高质量服务标准。针对目前基层服务保障体系遇到的问题,我中心将充分摸底调研,找到问题关键之处,联合有关单位坚决遵守《退役军人保障法》底线,共同坚守退役军人服务保障阵地,确保阵地不丢失、人员不流失、服务不消失。(二)多措并举,抓好队伍工作能力。结合主题教育总要求,带领工作人员强化理论学习,深入开展自我问题剖析研究,深刻检视整改问题,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体现在理论水平提升、实践工作促进中来。同时建立常态化学习教育机制,持续开展业务技能、政策法规、服务规范等内部培训,切实提升队伍工作能力。(三)继续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2025年,我中心将在保持2024年志愿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探索深入各县市区联合开展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服务活动辐射到更远的范围,让志愿服务活动“增量强质”,持续提升“红星闪闪耀三秦”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四)跟踪调研,推动健康服务工作落地落实。我中心将根据服务协议,适时对四家示范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考察,确保针对退役军人的健康优待政策有效实施。同时,将继续积极开展联合送诊活动,为更多的退役军人把“健康”送到家。(五)重视宣传,树立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良好形象。2025年,我中心将在继续管好用好微信公众平台的基础上,主动沟通对接榆林电视台、榆林日报等权威媒体,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宣传退役军人工作动态与工作成绩,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退役军人了解我们的工作,看到我们的切实行动,让退役军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树立起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良好形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