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城乡供水安全中心

榆林市城乡供水安全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9 16:30
单位名称 榆林市城乡供水安全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全市城乡供水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参与全市城乡供水工程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和饮水型地方病防治改水工作;开展全市城乡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服务;开展城乡供水技术推广、业务培训等工作;开展全市城乡供水水质、净化消毒设备质量监(检)测业务指导工作。
住所 榆林市高新区圣景路
法定代表人 吴瑜
开办资金 34.4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36万元 9.95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城乡供水安全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在水利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农村饮水安全是关乎农村群众生活的基础保障,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工作。2024年在水利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有序开展各项工作。1.年度目标任务。一是指导榆阳、定边、佳县,启动县域统管建设试点,建立“县级总公司+集镇供水站+村级服务站”三级管理模式,定边于7月交由县水务公司统一管理,实现了城乡县域统管;佳县于8月委托省水发集团佳县供水公司对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统一维修养护;按照中省补助、市级配套、县级兜底原则,2025年底前各县市区全部实现城乡供水县域统管。二是《榆林市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计划上报报请市政府批复。三是城乡供水智慧管理系统设立“农村供水一张图、农村供水现状、政策落实、舆情处置、问题整改、资金统计”六大模块。四是指导佳县水利局圆满完成国家考核任务。2.工程建后管护。长效管护机制建立方面。目前,各县市区均出台了农村供水保障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和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管理办法,并延伸至镇村一级;以村为单位,悬挂“三个责任公示牌”,落实农村供水水管员4226名,做到制度、经费、人员三到位。三是农村饮水安全应急供水保障方面。市级出台了《榆林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并一直延伸至县、镇、村一级,确保每个村子都有符合村情的应急预案,发生紧急情况,始终保障村民饮水,全市共建立388支应急送水队伍1325人,建成备用水源424处。3.防返贫动态监测。按照《榆林市防返贫动态监测方案》,全年农村饮水安全完成防返贫动态监测12频次,未监测到农村饮水安全方面存在问题。4.宣传报道情况。省级网站发布2条,一是陕西农村网报道榆林市水利局“三举措强化饮水安全”。二是阳光网报道“水利高质量发展看榆林——榆林市三镇供水工程”。市级网站发布6条,一是榆林市河湖长公众号发表“榆林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筑牢农村饮水安全屏障”。二是榆林发布发表“榆林12支驻县抗旱工作组下沉一线指导开展抗旱工作”。三是榆林日报“榆林凝心聚力抗旱保障民生”。四是邀请市人大调研并在榆林人大公众号发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明伟调研“五届人大一号议案”“民生实事”和“千万工程”工作。五是榆林日报报道“佳县拧紧安全阀喝上放心水”。六是榆林发布发表榆林紧盯农村供水保障用“放心水”一户不能少。县级媒体发布7条。一是榆阳区水利局公众号发表“群众身边典型实事——榆阳农村供水保障有力”。二是清涧县水利局报道局长李海洲调研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情况。三是督查在线报道“绥德县水利局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托起百姓幸福生活”。四是神木融媒发表“神木市全力以赴抗旱情,多措并举保民生”。五是驼视频“横山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托起百姓幸福生活”“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为群众引来放心水幸福水”“汩汩清流入农家安全饮水润心田”。六是秦风网“子洲县推动建立安全饮水长效机制保障农村居民喝上放心水”。七是米脂发布“王曼华调研群众身边具体实事解决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高问题”。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将“提升改造农村饮水工程”确定为2024年民生十件实事之一,这是市委市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我局迅速行动,市财政局于4月和6月分两批次下达项目计划,总投资3.86亿元。按照市财政确定的市县投资比例要求,市级安排的1.955亿元资金已足额下达。解决50万人的供水不稳定和季节性缺水问题,规模化供水覆盖人口比例达到13%以上。下达市级提升改造计划两批,下达资金3.86亿元(市级资金1.95亿元,县级资金1.91亿元),提升改造农村饮水工程1399处(县级自筹资金0.44亿元,提升改造农村饮水工程194处),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76%;规模化供水覆盖人口比例达到24.76%。本年度落实维修养护资金1706万元,已完成资金1422.7万元,维修养护工程250处,受益人口42.32万人。按照省厅年度任务,本年度计划完成6527处集中供水工程和1888处分散供水程共8415处水质检测工作,截止12月底已检测9708处,其中集中供水工程检测6676处,分散供水工程检测3032处。截至2024年10月9日第十七次调度,全市1399处提升改造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完工率77%,已完工1071处。剩余工程中,开工率也达75%,已开工249处,剩余79处未开工项目计划10月20日前全面开工。我们将持续发力,确保提升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圆满完成,为全市农村群众送上安全、可靠的饮用水。三:目前存在问题一是中省投资逐年萎缩。农村饮水保障工程属于民生公益工程,一次性投资大,管理运行成本高,工程盈利能力差,社会投融资难度大。脱贫攻坚后,中省投资逐年缩减,特别是中央资金,乡村振兴以来除维修养护资金外,没有下达过任何建设资金,加之现有农村供水只能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无法满足种植、养殖用水需求,导致部分农户用水需求无法得到保障,产生舆情。二是维修养护机制不够健全。我市农村供水工程数量多,范围广,部分供水工程老旧破损,日常维护任务十分繁重,目前全市仅中央下达部分维修养护资金,现有维修养护资金无法满足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需求。三是其他方面。部分县市区村组由于电压不稳或不足,道路除雪、铺设,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弱等原因影响,导致供水工程无法正常运行,群众饮水出现不足。四:整改措施一是大力推动集中供水规模化发展。对城市供水管网短期无法延伸覆盖的地区,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发展集中供水规模化工程,以千吨万人供水工程为中心,尽可能辐射分散用水户,压缩分散用水户规模,充分发挥集中供水的规模优势和管理优势,适应村庄人口流动变化、重大节假日用水弹性变化和满足农村二、三产业用水需求,提高用水户供水保证率。二是进一步健全维修养护机制。在三个试点县县域统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以点带面,全面推行其他县市区开展县域统管落地,进一步提升全市农村供水工程保障水平。三是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对无法纳入城乡供水一体化、规模化供水范围的地区,统一建设和改造标准,因地制宜分批次推进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规范管理和服务机制,实施小水库、蓄水池、机井等水源建设,加快形成以水库为主水源或溪沟水井多源联供的供水格局,压减直饮水窖水、水柜水的农村人口数量。对不具备压减条件的,相应配套完善适宜的净化消毒过滤设备,实现达标供水,不落一户一人。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大力推动集中供水规模化发展。2025年计划实施榆阳三镇供水工程、定边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清涧县折家坪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二)推进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对无法纳入城乡供水一体化、规模化供水范围的地区,统一建设和改造标准,因地制宜分批次推进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规范管理和服务机制,实施小水库、蓄水池、机井等水源建设,加快形成以“东线引黄+西线引黄+王圪堵水库”骨干水源体系为主水源的供水格局。(三)基本解决直饮水窖水。我市水窖工程主要分布在横山、靖边、定边三县区的22个乡镇,共有水窖12555眼,涉及人口37887人。2024年通过就近供水工程延伸管网覆盖、安装消毒净化设施和建小型集中供水的方式,消除直饮窖水问题4228处,涉及3970户、1.5万人;2025年计划重点以管网延伸、建小型泵站的方式解决横山、靖边、定边剩下6854户、22887人的直饮水窖水问题。(四)持续开展水质提升工作。一是督促横山区和子洲县于2025年4月底前完成六价铬超标整改工作。定边县2025年6月底前完成氟超标整改工作。二是巩固千人以上供水工程设施配备成果,推进千人以下工程规范落实净化消毒措施。三是完成年度水质检测任务,重点关注疾控部门枯水期和丰水期反馈回来的水质达标率,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问题。四是完成水质提升2025年目标,农村水质基本达到县城水平。(五)进一步健全维修养护机制。在三个试点县区县域统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以点带面,全面向全市推行,督促剩余9个县市区全力推动实现县域统管,在2025年底前实现全市县域统管,大幅提升全市农村供水工程保障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