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水资源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提供技术性保障;开展为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的统筹和保障提供服务;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价、规划配置、取水论证和节水方案技术审查;开展地下水取水工程登记管理工作;开展全市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规划编制、组织实施和中水、再生水利用指导工作;开展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中的水资源保护和监管工作;参与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开发区圣景路水利大厦 | |
法定代表人 | 陈永东 | |
开办资金 | 47.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15万元 | 29.2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水资源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9月4日变更法定代表人,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水利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一)印发《关于开展各类涉水问题整改专项行动的通知》,省二轮环保督察反馈5个问题,全部整改销号。中央二轮环保督察反馈2个问题,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已启动销号程序,已经市政府同意报省水利厅验收。矿井水综合利用已完成工程建设并通过省级验收,待公示。2022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反馈1个问题已整改销号。黄河战略审计反馈①统计失真,完成整改。非常规水配置不合理:今年累计给8个工业项目配置疏干水,审批水量1935万方。启动疏干水管网延伸工程,榆阳南部山区生态补水进度60%、季鸾公园景观用水基本建成、榆神工业区疏干水深度处理项目已完形象进度40%。②榆林市未有效遏制企业违规取水127家剩余10家问题黄委会已销号。③无定河生态流量不达标正在提交销号。④未建立流域水量分配方案问题整改已形成无定河、秃尾河水量分配方案初稿。省三轮环保督察反馈3个问题已制定整改措施待省环保厅审核。(二)3月22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开展节水宣传并结合“六进”活动深入榆林学院等高校科普市情水情。印发《榆林市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及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2024年工作方案》。核定下达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企业和5万立方米以上的非居民用水户2024年用水计划(共计131户)。组织神木职业技术学院、榆林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开展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制定2024年市级节水型企业创建标准,延长中煤榆能化公司入选黄河流域节水型工业企业典型案例。清涧节水型县域建设通过验收,榆阳、靖边两县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自查自评工作。全年创建节水型公共机构20家,市级节水型企业5家。(三)传达学习《榆林市关于贯彻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意见》。积极参与《榆林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课题研究》。开展黄河流域违法违规取用水大核查,扎实开展全市地下水取用水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共受理取水许可业务60户,出具取水决定书20户,核发取水许可证18户,延续取水许可8户。米脂金泰氯碱再生水置换工程县政府已专题研究,预计2026年10月完工运行。《榆林市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通过市政府审议并印发。2024年全市预计压减地下水开采量6500万方。大力做好“增量”,目前二层河台向超采区调水工程实现试通水,可替代置换地下水200万方。已协调水利部印发了疏干水统计管控政策文件,明确将疏干水单列,不纳入地下水管控指标,可将7000万方疏干水调出地下水用水统计。《榆林市无定河、秃尾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初具成果,编制《榆林市用水权改革全过程咨询工作大纲》。公布《2023年榆林市水资源公报》,完成2024年度全市用水总量核算工作。全市468户工业企业和中型灌区接入陕西省水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完成全市取水口监测计量点统计与名录,榆阳、米脂2024年中央水利发展资金市本级取水监测计量项目按时完成。印发《榆林市水利局关于公布2024年度水资源调度责任人名单的函》《榆林市水利局关于加强全市水资源调度工作的通知》,修订完善《榆林市主要河流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红碱淖补水100万方任务如期完成,智慧水利“2+N”涉水资源模块涵盖水资源管理6大业务板块,已初步成型。市水务集团与中煤陕西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18让利工作已签订协议。榆阳区南部山区工程形象进度60%;神木市锦西片区矿井水灌溉项目因采空区正在调整管线,暂停施工;横山魏墙煤矿矿井水深度处理项目完成主体,力争2025年3月底前建成;朱家峁煤矿完成60%左右;神木市小保当煤矿完成主体,预计本月底试运行;榆神工业区疏干水深度处理项目完成40%。(四)印发《关于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制定了《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金钱”的奴隶、“双面”人生等警示教育片。全年召开支委会6次,组织生活会1次,党支部书记讲党课2次,研讨班讨论2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次。开展志愿服务5次,参加义务植树30人次。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开展地下水取用水管理巩固提升行动,指导定靖两县编制综合治理方案,通过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推广膜下保墒技术等措施,压减地下水开采量;实施引调水、雨水集蓄、空中水资源利用等措施,能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多渠道增加水源补给,遏制过度取用,确保水资源长期可持续利用,满足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二是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平台开展节水宣传并结合“六进”活动深入榆林学院等高校科普市情水情充,同时加强节水企业、节水型县域、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通过系列活动,公众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水资源的稀缺性和节水的重要性;有助于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确保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能够减少家庭、企业和公共机构的用水量,降低水费支出,减轻社会用水负担;有助于公众对水资源管理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促进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提升水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有助于公平分配水资源,减少浪费和不合理使用,确保更多人能够获得足够的水资源,促进社会公平。三是矿井疏干水的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缓解当地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有效减少因废水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改善矿区及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率不高。我市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工程已基本建成运行,但由于部分受水企业处于建设初期,以及部分区域暂无受水企业导致部分疏干水外排至河道造成矿井疏干水资源浪费,同时疏干水水质不能满足受水企业用水要求,影响全市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率。二是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任重道远。定靖两县农灌期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明显,靖边县替代水源建设周期比较长,定边县农业灌溉机井计量率低,“以电折水、限电控水”工作推动缓慢。据统计,两县年度地下水压采任务均已完成,但支撑资料不能全面、客观佐证压减水量,还需进一步完善补充。四、整改措施坚持从煤矿处理、中间收集、下游企业利用三端发力,聚焦“水质提升”这个关键,开展疏干水水质处理撬装设备技术研究,制定我市分级分类利用标准和农灌地方标准,优化全市疏干水输配管网,推进疏干水高效综合利用。《榆林市矿井疏干水分级分类技术标准》前期资金已下达,《榆林市矿井水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规划》已开展修编工作。五、下一步计划1、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刚性约束指标,推进用水权改革工作,印发用水权确权登记、交易机制、收储调控三个办法,完成工农业用水确权工作,制定出台用水权交易基准价文件。“十四五”末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4.32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民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6%。2、强化水资源监督管理。建立完善“取用水信用评价机制、取用水监管平台违规取水常态化查处机制”两个监管机制,榆林市作为全省信用评价机制试点城市先行开展,落实《陕西省政府关于建立人口与产业布局相匹配的水资源配置意见》《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地下水保护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两份政府文件,配套出台《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行政区域内一律禁止审批和新建地下水取水工程取用难以更新的地下水用于石油天然气生产的通知》《中共榆林市委办公室、榆林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两份通知意见。3、强化实施夯基工程。巩固“地下水取用水专项整治行动、取用水管理巩固提升行动、水资源保护利用攻坚行动”三个专项行动成果;优化整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水资源保护利用攻坚行动考核”三个专项考核;深入开展“中国水科院水资源研究所负责的《榆林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与水安全研究报告》、王浩院士团队负责的《稀土催化絮凝除盐技术研究与撬装设备研发》、陕师大梁伟教授负责的《疏干水分级分类利用技术标准规范》”三个专项研究。4、强化政策顶层设计。布局完善“《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修编)》《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矿井水生态保护与综合利用规划(修编)》《节约用水规划》”四个顶层规划;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地下水管理条例》《节约用水条例》”四个法律法规;全力筹建“榆林市水资源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陕西省节水技术研究创新中心、用水权改革全过程咨询合作、疏干水水质分级分类研究”四个科研机构。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