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神木市第十四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初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神新大道安泰路东侧 | |
法定代表人 | 李向文 | |
开办资金 | 15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神木市教育和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0.81万元 | 353.3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学期,我校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围绕教体局年度目标任务,按照我校“3*3”工作思路,全面执行“双减”政策,严格实施“五项”管理,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汇报如下:具体业务活动教学工作--强师工程抓扎实、抓实效1.精神引领情怀育人。我校的办学思路是“精神立校、质量强校”。在教师的精神引领上,我校要求全体教师坚持“仁爱善育”的教风,发扬“教育家精神”和“十四中精神”,用情怀从教,用仁爱育人,争做“四者精神好老师”。2.名师工程辐射引领。我校有省学带2人、省名师3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33人,学校利用省级初中英语学带的标杆引领作用,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创建名师孵化工程,通过完善骨干体系,让名师上示范课、主持教学论坛等引领更多的青年教师走进骨干、名师的行列。3.“青蓝工程”帮扶成长。本学期,新调入我校的教师有30多名,学校给每一位青年教师搭配一位优秀教师实施“青蓝帮扶”,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熟悉我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快速成长。4.集体备课助力高效。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集体备课是教师集体成长的基础平台。把工夫花在备课上,才能把精彩秀在课堂上。我校集体备课有制度、有模式、有考评,做得细、做得实。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推动课堂教学向优质高效发展。5.以赛促教实战强兵。本学期举办了英语、体育、地理、信计学科的“6+2”模式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开展了青年教师达标课、青年教师理想课展示活动;积极组织25位老师参加神木市第二教育联合体举办的“新媒体教学应用大赛”“示范课评选活动”“中小学教师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课堂教学大赛”活动。6.科研强教谋求创新。我校课题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结题榆林市级课题3个,榆林市级微型课题8个,立项省级课题1个,市级规划课题2个,市级微型课题5个,市级微型课题2个。教师发表论文4篇,出版专著2本。7.强师培训梯队提升。本学期校内培训有开学前的新教材培训、心理健康培训、班主任培训;第2周中小学心理健康技能培训;第10周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提升网络研修培训;第11周数学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数学七彩思维训练培训;12周邀请班主任名师、“国培计划”专家马艳新给全体教师进行“主题班会系列化的设计与实施”培训。市级培训12次,64人。省级培训2人次。8.教师论坛碰出火花。11月份举办了班主任“班级管理论坛”,交流如何提升班级管理艺术、提高班级管理效率。12月份我校举办了第四届“教学论坛”活动,探讨如何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德育工作--德育体系创模式、强十力我校挖掘德育微角,创新德育方法,细化德育流程,构建德育体系,提高了德育实效。1.更新德育观念。我校确立了“解放、唤醒、发现、欣赏、激励”的德育工作新思路,为“立德树人”开辟了新天地。2.确立德育目标。我校将德育目标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十大指标”,简称“核心十力”,即“健康力、品格力、梦想力、意志力、自律力、学习力、审美力、沟通力、创造力、生存力。”3.创建“1234+N”模式。“1”是一个目标:帮助人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核心十力”的“五好学生”。“2”是二个途径:“主题式”“服务式”“3”是三个阵地、三个环节:“三个阵地”即三个课堂;“三个环节”德育工作“唤醒引领环节”“检查评比环节”“欣赏激励环节”。“4”指四个重点:细、小、实、恒。“细”指抓细节、流程、环节;“小”指抓小事、小节、小问题;“实”指抓落实、务实、扎实;“恒”指反复抓抓反复。“N”指N个德育项目:即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礼仪教育活动、实践活动、学校特色活动、学科竞赛活动、参加市内外活动等。4.开展阳光心育。我校聘请了专职心理健康老师,一至九年级每班每周一节“阳光心育”课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全天开放,接待前来咨询的师生及家长。定期开展“阳光心育”团体辅导和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体系--教育教学精课堂、强六艺1.构建“1+T”课程体系(1)“1”是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规定的基础课程,即第一课堂。我校以第一课堂为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效率。形成“6+2”教学模式。“6”是指“情境导入、板题示标、主题活动、当堂训练、盘点收获、作业设计”六个环节。“2”是指“点对点训练案”“单元达标案”两个方案,两案设计的目的是实现前面提到的“五清”。(2)“T”是学校特色课程,由“品格六艺”和“忠勇实践”构成,即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①“品格六艺”课程“礼”包括德育课程、阳光心育课程、军训课程、礼仪课程;“乐”包括音乐、舞蹈、电子琴、口风琴、电声乐、腰鼓等课程;“射”指射箭课程;“书”指博雅阅读、古诗吟唱、书法、绘画等课程;“御”指轮滑、球类、跆拳道、游泳等体育课程;“数”指珠心算、围棋、七巧板、魔方等益智课程及3D打印、创客机器人、编程、科学探究等科技课程。我校的“品格六艺”既有对中国传统“六艺”的传承,但更多的是对传统“六艺”的有限延伸。②忠勇实践课程包括“节日、纪念日活动”“礼仪教育”“劳动实践”“研学活动”等。本学期开展了“一年级新生开笔礼”“红领巾爱祖国”新队员入队活动、“喜迎国庆75周年暨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教师节表彰大会”“推普周‘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活动、手抄报、规范书写展示交流活动、“十四中乒乓球赛”“五年级秋收劳动实践”“女子治沙连及朔方博物馆研学活动”“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重阳佳节进社区活动、“祖国,我为你骄傲”爱国主义视频展播等活动、“七年级城市展览馆徒步研学”。2.开展“博雅阅读”(1)开学初由各年级语文老师推荐必读书目和必背古诗,期末进行阅读考级、古诗词考级。(2)举行了一二年级讲故事比赛、三四年级经典朗诵比赛、五八年级手抄报比赛、六七年级读书分享会、三至六年级英语情景剧表演比赛及七八年级英语趣配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3)开展好书分享活动。(4)邀请著名作家鲁冰进校园,与学生分享写作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①实施分层教学。对学优生和学困生开展分层次辅导。中学生每天一节提优辅困课后延时辅导,小学生由科任老师根据学生学情况在课后延时服务中进行个别指导。对“学困生”实行“会诊制”,开展“手拉手献真情”师生结对帮扶活动,每位教师精准帮扶一名学困学生,切实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②开展学科竞赛。七八年级举行了数学、理化、地理、生物等学科知识竞赛,小学部开展了书写、朗诵、口算等比赛活动。③开展“5+2”课后服务。周内5天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每天开展1小时特色课程服务,1小时作业辅导服务。初中生每天安排1小时提优辅困辅导课。④开展阳光体育。除了早操和体育课,小学生每天中午进行阳光大课间活动,中学生每天下午放学后在操场运动半小时。取得的主要效益本学期,我校收获了多项荣誉。学校先后被评为“陕西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2022-2024)、“优秀单位”、榆林市“智慧校园”、神木市“优秀学校”、神木市“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优秀单位”;神木市“2023年神木市五四红旗团(工)委”,荣获神木市首届“奕智杯”中小学校际围棋联赛“团体第三名(B组)”、神木市第九届中小学生规范汉宁听写大会“三等奖”、神木市2024年中小学校园篮球联赛初中女子组荣获“第七名”、神木市2024年中小学校园篮球联赛初中男子组荣获“第八名”。各项荣誉的取得,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校园安全(一)安全管理与设施维护1.开学初校委会成员一起进行校园安全检查,对建筑设施、消防设施、电器设备等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了维护。2.制定并更新了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校园暴力等。3.开展了安全教育讲座和安全知识培训,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和参观消防站活动。本学期,我校校园安全稳定,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二)食堂管理与服务保障1.我校严格执行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和分发的卫生标准。召开学校营养餐改善计划推进会议2次;营养餐改善计划突出问题推进会议1次后勤食堂专题会议和灶务人员培训会2次。建立了《营养餐改善计划排查整改台账》《食品安全管理自查与整改台账》《后勤、财务排查与整改台账》。食堂菜品丰富多样,全年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校园及餐厅清洁工作卫生检查合格率达到98%,为师生提供了干净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存在的问题本学期,我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还存在问题和困难,我校各学科的师资力量不均衡,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安排带来极大的不便,使学校工作不能顺利开展。改进措施一是均衡我校各学科师资力量,提高教学工作效率;二是完善制度流程,保障学校工作顺利开展。下一步工作计划忆往昔,我们负重而行;展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今后,我校紧盯“一年上轨道,三年见成效,五年办名校”的办学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评为“陕西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2022-2024);9月被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少工委评为“优秀单位;3月被评为“书香单位”;5月被评为“2023年神木市五四红旗团(工)委”;11月荣获神木市首届“奕智杯”团体第三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