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淤地坝建设中心

榆林市淤地坝建设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9 15:36
单位名称 榆林市淤地坝建设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参与全市淤地坝工程前期规划、建设指导、安全运行监督工作与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
住所 榆林市高新区圣景路水利大厦
法定代表人 王勇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9.6万元 409.02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淤地坝建设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水利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1、2024年度项目。总投资3.5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6亿元,实施淤地坝(拦沙)工程231座,目前整体形象进度达92%。下达中央资金3.84亿元,实施病险、老旧坝工程643座(病险301座、老旧342座),目前整体形象进度达90%。2、淤地坝安全监测和预警设施工程。2024年下达我市淤地坝安全监测设施286处,总投资2344.8万元,目前,除靖边、定边自行审查外,其余十县方案已经审查完毕,其中府谷、子洲、清涧三县方案已批复,建设进度分别达50%、80%、100%。3、起草完成《榆林市淤地坝建设管理办法》。全面规范全市淤地坝建设管理工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起草完成《榆林市淤地坝建设管理办法》,有效统一全市淤地坝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明确部门职责和产权归属,规范工程建设和管理流程,落实防汛与管护责任,建立健全质量监督和检查追究机制,确保淤地坝工程安全运行,长期稳定发挥效益。4、优化完成榆林市淤地坝信息化管理系统。按照上级工作要求,我单位围绕全面提升全市坝系基础性工作效能,指派专人负责,针对性开展优化细化任务,经过7个月的突击攻坚及前期一系列的研发优化、试点运行、提升完善,目前该系统已于2024年8月1日全市上线推广使用,具备拓展接入智慧水利平台基础条件。5、制定印发《榆林市淤地坝登记销号管理办法》。全面启动小型淤地坝销号工作,建立小型淤地坝销号登记常态化工作机制,共销号小型淤地坝10302座、登记4505座。6、淤地坝安全应用工作。落实8748座中型以上淤地坝“三个责任人”,组织开展全市淤地坝安全运用视频培训,3236名各级相关人员参训。指导开展淤地坝防汛演练工作,督促各县市区完成淤地坝防汛预案修编审批工作。整理制作淤地坝安全防汛宣传手册及画册,充分利用世界水日、安全生产宣传月,加强知识宣传,针对防溺水录制微视频,切实增强淤地坝防溺水宣传力度。积极争取落实淤地坝维修养护补助资金及管护资金,落实淤地坝管护补助资金500万元。7、配合完成拦沙工程第二批次验收。2024年9月19日至20日,配合完成榆阳、神木、米脂、佳县2021年度和清涧2022年度小型拦沙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参验项目共计198座,通过195座,目前各县市区正在进行整改工作。8、党建及党风廉政工作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责任,深入推进学习教育,紧密跟随机关党建教育工作的节奏,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与整改落实有机融合,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并每人撰写心得体会一篇,定期组织集中学习,深入钻研党的理论知识,提升政治素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主题党日、党员固定学习日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大力开展廉政题材内容学习,强化单位作风建设。全年未发生一起违反乱纪行为。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榆林市淤地坝建设中心以其卓越的成就,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淤地坝,这一看似简单的水利工程,却在榆林市发挥出了巨大的综合效益,成为了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淤地坝的建设,首先带来了显著的防洪减灾效益。榆林市地处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频发。淤地坝通过拦蓄泥沙、调节洪水,有效降低了下游地区的洪涝风险。据统计,榆林市已建成的淤地坝体系,可将防洪标准由10-50年一遇提高到200-300年一遇,极大地增强了区域防洪能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淤地坝在拦沙淤地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拦截泥沙,淤地坝不仅减少了黄河下游的泥沙淤积,缓解了“悬河”问题,还为当地增加了宝贵的耕地资源。这些新增的坝地,土壤肥沃,水分条件良好,成为农民群众的“保命田”和“金饭碗”。据统计,榆林市淤地坝建设已新增坝地数十万亩,年增加粮食产量数亿斤,为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综上所述,榆林市淤地坝建设中心取得的主要效益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能力;二是显著增强了防洪减灾能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四是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淤地坝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效益的发挥,不仅为榆林市的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榆林力量。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近年来,淤地坝项目业务量呈爆发式增长,还面临新任务指标,各项任务时间紧、质量要求高,任务繁重与人员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2、今年时间紧、任务重,由于全市相关设计人员短缺、技术力量薄弱导致设计修改时间过长,从而影响初设批复进度慢。3、各县市区在办理林业、国土手续时,耗时长、手续繁杂,影响工程进度。四、整改措施1、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效率。要加强内部人员培训和管理,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效率。通过优化人员配置和提升工作能力,有效缓解任务繁重与人员紧缺的矛盾。2、强化设计力量,缩短设计周期。要积极引进和培养设计人才,提升设计团队的整体实力。同时,要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协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缩短设计修改时间。此外,还应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在初设批复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和帮助。3、简化手续办理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针对手续办理耗时长、手续繁杂的问题,应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简化手续办理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同时,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淤地坝项目实行优先审批和快速办理。通过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淤地坝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完成各年度项目建设任务。督促加快2024年度淤地坝(拦沙)工程、病险老旧坝项目建设进度;配合省市发改部门做好项目计划调整和变更。督促各县市区加紧完成各类项目的前期林业、土地、招投标等手续办理,待计划下达后限期完成建设任务。配合相关部门抓好所有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工作,积极开展新型淤地坝的试验工作。2、组织开展淤地坝验收工作。加快已验项目资料复核工作,尽快出具验收鉴定书。督促各县市区做好项目决算、审计等验收准备,组织开展县级验收工作,配合好省厅开展省级验收相关工作。3、落实维修养护资金,保障淤地坝安全运行。落实好市级年度维修养护经费,积极争取中省淤地坝维修养护经费,同时继续督促各县市区尽力落实地方经费。按计划做好汛前淤地坝安全运行管理培训。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