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南县> 商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商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9 15:34
单位名称 商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业务范围:全县各类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卫生监测检验、全民健康教育与促进等主要业务。
住所 商南县长新路251号
法定代表人 田勇
开办资金 6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南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36.23万元 852.4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一)精准施策,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1.全县共报告法定乙、丙类传染病13种共1568例,乙类传染病发病8种共731例,丙类传染病发病5种共837例,总发病率为634.94/10万。与2023年同期发病3217例相比,发病数下降了105.17%。2.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能力提升。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已与省级对接到位,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应急指挥和视频会商功能。县医院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已安装部署到位,年底前启动试运行。(二)规范管理,免疫规划水平不断提升1.指标任务。全县管理0-6岁目标儿童22657名,建卡率100%,建证率100%;扎实推进0-6岁儿童常规疫苗接种工作,累计接种20156剂次,各疫苗接种接种率均达90%以上;春季查漏补种率96.22%,秋季补种率96.99%;脊灰疫苗补种率96.96%;含百日咳成分疫苗补种率100%;开展含麻成分疫苗补种工作,调查人群总数45935人,补种率100%;推进初一新生含腮腺炎成分疫苗补种工作,摸底人数2642人,实际补种2576人,补种率97.50%;高度重视0-17岁人群免疫规划疫苗集中补种工作,全县共查验30767人,补种率95.07%;入学入托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率为100%,补种率为97.1%;开展重点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工作,1967-1974年出生人群摸底10439人,应接种1836人,已接种1817人,首针接种率98.97%;重点人群摸底1860人,应接种716人,已接种639人,接种率89.25%。接种过程中严格规范操作,未发生预防接种不良事件。2.强化目标儿童管理,做到底数清接种实。充分发挥村级专干和网格员作用、镇级主动搜索、接种门诊定期整理卡片与信息系统比对、城区门诊与妇幼保健儿童年度体检项目合作、运用省级免疫规划信息平台等举措,纵向查找、横向比对、分片分段管理,做到预防接种底数清晰,接种率提升。3.扎实开展集中查漏补种活动。针对7至18岁年龄组人群系统信息缺失现状,各门诊充分与辖区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居委会等单位合作,统一收回接种证,通过与信息系统比对、历史档案资料查找等多种方式结合,进行网络系统信息补录补缺并进行补种,按期完成了7-18岁年龄组人群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全县共查验补录信息30767人;应补证403人,已补证403人;应补种2008剂次,已补种1909剂次,补种接种率95.07%。(三)夯实基础,慢性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有序推进1.慢性病防治。全县管理高血压患者23152人,高血压规范管理率为67.98%,血压控制率为65.45%,健康管理率为57.57%;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6768人,规范管理率为66.28%,血糖控制率为64.87%,健康管理率为43.72%。全县严重精神障碍在册患者1548人,报告患病率为7.72‰,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为94.25%。2.完成商南县地方病防治“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自评及巩固提升行动中期现场自查评估,接受省级现场核查,组织管理、部门履职、经费投入情况等指标均达标。(四)巩固成果,结核病防治工作稳步提升定点医院接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1010人,查痰1003人,痰检率达99.3%。全县共计报告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4例,病原学阳性检出率72.85%,肺结核患者报告发病率为36.31/10万。落实管理68例,管理率及签约服务率均100%。医疗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120例,需转诊95例,转诊率100%,需追踪27例,追踪到位26例,追踪率100%,追踪到位率96.30%,总体到位94例,总体到位率达98.95%。(五)创新方式,艾滋病防治取得新进展1.积极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指导、督导全县15所中学以上校园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实现青年学生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有效降低青年学生艾滋病感染率。积极开展医务人员与“艾滋病病人”结对子关爱活动。“医生病人一对一关爱”覆盖率达100%。2.监测、检测工作。完成VCT检测781份,,各种样本来源HIV检测54386人,已经提前完成全人口20%以上检测率的目标。将HIV检测纳入老年人体检项目,完成老年人体检13906人次;加强病人的随访管理,现住址存活病人55人,随访55人,抗病毒治疗病人54人。3.做好艾滋病和性病防控工作的有机结合。强化性病宣传、培训、疫情监测、病例报告质量、规范诊疗、行为干预和实验室检测等工作。新发现性病人数137人,全部进行了HIV检测,发放了性病干预包;共报告性病137例,其中隐性梅毒93例、I期梅毒1例、尖锐湿疣44例。(六)加强能力建设,卫生监测检验工作稳步提升积极组织人员参加上级各类培训,编制完成了《生物安全作业指导书》《生物安全应急预案》;11月开展了全省传染病病原检测实验室检测质量的考核,结果均合格;参加全省水质检测室间质评1次;采集、检测市政供水60份,城区生活饮用水222份;枯水期丰水期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62份;检测孕妇儿童食用碘盐碘含量315份,尿碘含量315份,共检测布病184例,检测HIV123例,各级医院复检标本9份,采集腮腺炎、手足口病等样本102份;完成302例食源性病例审核上报;完成一起食源事件调查处置,按时完成了结案报告,完成食品安全周宣传活动,食品安全进校园1次;完成了7所学校2603人次学生常见病监测任务;完成学生常见病干预专家进校园2次。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加强能力建设,积极完善内部管理,开展目标责任考核,夯实任务,细化措施,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各项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得到有效控制。各类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计划免疫工作有序推进。三、存在问题一是人员不足,能力有待提升。面对繁重的疾控业务工作以及越来越细越来越严的综合管理工作,能够投入一线业务工作的人力极其有限,一身数职,疲于应付;专业人员不足,公卫专干更换过于频繁,疾控队伍的整体能力与现实工作需求不匹配,能力建设迫在眉睫。二是协同合作能力不强,活力不足。“预防为主、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理念淡薄,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不够顺畅;疾控工作服务群体大、突发状况多、责任风险高,能够执行的激励措施有限,工作激情和热情难以持久,创新发展的动力不足、活力不强、氛围不浓。三是网底作用发挥不充分,质量不高。镇卫生院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网底”作用发挥还不充分、不规范,工作质量参差不齐,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及每年一次体检辅助检查项目不全,慢性病随访真实性不高,疾控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基础不够牢固。改进措施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疾控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各级疾控队伍法律法规及业务学习,层层开展业务培训,增强传染病报告的责任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纪律作风教育,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二是完善奖惩机制,进一步夯实工作落实责任。坚持每季度对基层开展一次业务指导,半年一考核,考核情况进行排名,并报请卫健局,作为兑付公卫资金依据,激励基层疾控人员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强化工作措施,提高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强疾病监测、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和预警工作,提高疾病预警预测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各镇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信息化建设,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巩固地方病、结核病防治成果,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立足职能,切实加强疾控能力建设加强疾控体系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完善县级疾控机构功能定位,加强能力建设,切实采取措施,盘活人力资源,合理设置岗位,不遗余力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提升检查指导、考核评估、分析研判、预警建议工作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二)狠抓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规范实施公卫项目继续做好艾滋病、结核病、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策略,做好碘缺乏病、布病等地方病综合防治工作;完善提升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形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报告主体责任,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和疫情形势研判;坚持项目带动,全面开展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预防接种管理服务,加强卫生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开展桌面推演和现场演练提升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三)科学管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持续抓好意识形态、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巡察整改、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建设、招商引资、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单位科学化、规范化运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陕西省防痨协会授予我单位2023年度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