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高陵区> 西安市高陵区鹿苑卫生院

西安市高陵区鹿苑卫生院

发布时间: 2025-04-09 14:48
单位名称 西安市高陵区鹿苑卫生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护理;预防保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卫生监督与卫生信息管理。
住所 西安市高陵区鹿苑草市街85号
法定代表人 齐博
开办资金 466.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高陵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92.3万元 434.56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高陵区鹿苑卫生院.公益 从业人数  5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医疗业务方面1.收入情况:2024年1-12月收入总额1493.22万元,财政收入580.07万元,,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72.88%,;耗材收入25.3万元,占3%;其他治疗床位等收入205.52万元占24.12%)。2.支出情况:医疗支出总额1676.88万元,药品支出597.68万(其中疫苗费418.94万,西药71.25万中成药44.68万中草药62.82万)占医疗总支出的85.5%,总绩效支出143.17万。(二)12项公卫项目指标完成情况:1、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电子档案数为54719,建档率为90.75%;档案核查率99.15%;档案放开人数为20210人,档案开放率为36.93%。2、免疫规划2024年为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151人次,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6172针次,接种率达到98.6%以上。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7836针次。3、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全年培训11次,学校督导2次,卫生室督导4次,宣传讲座11次,2024年全年发病率为585人次,较上一年发病率明显减少,按照上级要求指标已完成。4、妇女保健2024年活产178人产妇176人,2对双胎,系统管理176人,管理率100%,早建册175人检测率99.4%,产后访视173人,访视率97.2%。5、儿童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新生儿数178人,新生儿访视175人,访视率98.31%,6岁以下儿童1531人,健康管理1509人,健康管理率98.56%,0-3岁龄儿童692人,系统管理658人,系统管理率95.08%,在园4-6岁体检儿童数3973人。6、健康教育共更新宣传栏7期14版,健康知识讲座13次,参加人数共614人,完成公众咨询活动13次,参加人数1068人,累计发放印刷资料3580本;村卫生室宣传栏6期6版已完成98期98版。7、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截至12月底,医疗机构及村卫生室巡查56次、食源性疾病56次、计划生育12次、水塔巡查12次、二次供水32次、小学巡查8次、托幼机构10次、旅社8次、理发店巡查40次、职业卫生12次,所有管户共计巡查246次。全年完成培训4次、宣传6次、宣传栏12期。8、慢病健康管理共管理高血压患者3448例、糖尿病患者1302例,并按照规范对高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随访,高血压随访规范管理率68.3%,控制率70.5%;糖尿病规范管理率64.8%,控制率为67.2%。高血压体检率98.81%,糖尿病体检率100%。9、肺结核健康管理肺结核患者患者管理5人,管理率100%。10、老年人健康管理2024年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工作共摸底7456人,体检5124人次,体检率68.7%。中医体质辨识完成5124人,新增B超体检4499人,胸片3761人。经过与社区的深入沟通,体检率增加3.22%。1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2024年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在册登记317,在管患者304人,随访304人,304人次,非在管7人,失访6人,体293人,体检率91.14%,并将随访信息录入电脑,规范管理率95.57%,规范面访率96.2%,规范服药率95.57%,报告患病率5.2‰。12、中医药健康管理开展中医健康教育讲座6次,咨询活动6次,宣传栏4次,中医培训4次;处方统计;2024年中医药管理老年人5505,儿童管理人数692,高血压人数3426,糖尿病人数1307。(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成情况:1.成立9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进行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健康档案开放、宣传、入户服务等内容。2.启用智慧健康APP,截至目前,已签约42433人次,签约率70.38%,重点人群签约率87.31%。3.在辖区公示家庭医生团队人员信息,目前已公示160余个小区。4.按时开展家庭医生入户日、家庭医生宣传日活动。本年度开展义诊宣传25次,专题会议6次,督导6次。5.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体系,通过上级优质资源下沉,加入到家庭医生团队,目前团队成员有二级医院医师、药师加入,提升居民对签约服务认可度。(四)家庭病床的开展与任务完成情况1、结合党建引领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辖区内多途径开展宣传家庭病床政策宣讲,提高居民对家庭病床知晓率。家庭病床目标任务34张,现已全部完成任务、完成率100%。(五)对口支援、医共体工作开展情况1.区医院、区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形成帮扶单位,每周定期在我院坐诊,邀请中医院两位副主任医师对住院病例进行点评、查房指导、医疗专业培训等,通过引进名中医坐诊形式,邀请中医医院张令大夫每周四在卫生院坐诊更好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本年度已派驻30余次,累计诊疗人次200余人次,教学查房20次,组织专业培训15余次,受训人数280人次,有效提升我院的服务能力和工作质量。2.充分发挥紧密型医共体作用,利用上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优势,让上级医师坐诊基层、开展月培训、病例点评、查房指导、多措并举提高基层乡镇卫生院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六)中医药工作情况1.药品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加强中药质量控制和监测,规范中成药和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严把采购、验收、储存、调剂、煎煮质量关。根据临床需求,及时采购和储备所需药品,按要求分类储存。2024年全年组织职工和村卫生室村医开展药品相关知识培训4次、宣传4次,开展药品盘点4次。2、积极开展处方点评加强处方点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2024年全年完成门诊处方点评1284份(2023年1200份),住院病历点评360份(2023年360份)。邀请区中医医院医共体对我院进行处方点评指导培训,进一步规范我院的处方书写和管理水平,促进医务人员诊疗管理及合理用药、提升处方质量。3、大力开展中医特色治疗项目。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生命全周期维护、重点人群健康管理、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巩固、培育中医药“治未病”等特色优势。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配合下,我院的各项业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卫生院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业务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一)医疗服务数量:2024年全年门诊接诊19727人次,住院人594次,全年总收入1493.22万元。(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2024年全年共建立城区居民健康档案54719份,开展老年人体检5124人,高血压患者体检3448人,糖尿病患者体检1302人,儿童体检3973人,计划免疫接种7836人次。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单位部分职工工作积极主动性不足,为民服务解难题的服务意识不强。2.医疗服务水平还不能满足群众就医的需求。长期以来,由于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缺少学科带头人,医疗设备、设施陈旧,医疗技术发展较困难,难于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现有的预防接种人员和业务用房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预防接种需求。村卫生室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质量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二)整改措施1.加强院内业务培训,不断创新科室业务开展,引进专业人才,加大对现有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医技人员素质,建立健全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特别是要做好业务骨干的培养。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2.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机构管理,提升设备设施与服务环境条件,提高基本医疗服务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水平,通过人才引进、在岗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公卫人员专业素质,努力打造一支留得下、用得上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才队伍。3.加强村卫生室人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及时调整退休村医,使村医队伍逐渐年轻化,提高工作进度及服务质量。四、下步工作打算(一)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各项目开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规范诊疗流程,确保医疗安全。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常见病、多发病的水平。优化就医环境,改善卫生院的设施设备,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开展便民服务,提供免费饮用水、优化就诊流程等。(二)持续做实医养结合项目1.积极与鹿苑街办和各社区对接,扩大与养老机构的签约服务;2.以家庭医生团队中的医师为核心,按照医疗专业特点,将服务的老年人按照病种精细化分类服务,制定详细的服务方案,将一些服务项目或者团队打造成典型团队,加以推广;3.畅通与养老机构购药服务,实行实名制购药,规范医保报销,送药上门,送医上门服务,加大慢病随访频次,结合紧密型医共体实施,建立急救绿色通道,为养老机构稳定就医提供保障;(三)建立15min“黄金”卒中救治圈1.积极与总院对接,建立规范卒中识别哨点门诊;2.培养一名业务骨干人员作为卒中哨点的“吹哨人”;3.结合国家“中风识别”计划,2025年5月后开始联合区医院神经内科开展联合义诊,所涉氛围辖区9个村组;4.开展卒中专业培训2次,覆盖每一位医护,包括村医;5.打造卒中示范筛查点!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79747869261011711C2201有效期自2024年1月24日至2025年12月3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