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周至县马召中心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以公共卫生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基本医疗等服务。 | |
住所 | 周至县马召镇东火村北大街 | |
法定代表人 | 冯晓春 | |
开办资金 | 571.6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周至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49.39万元 | 1188.0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周至县马召中心卫生院.公益 | 从业人数 6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院在县卫健局的坚强领导下,在县、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院职工及村医的辛勤努力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在新的一年里我院将秉持严谨态度,推动卫生院高质量发展。现将卫生院2024年工作报告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真抓实干,筑牢公共卫生服务防线。在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下,我院遵循“医防融合,防治结合”的工作思路,组建了专业技术团队,将公卫与医疗有效衔接,每月下派镇级医师团队入村入户,为群众量血压、测血糖,开展健康宣教、中医指导、送医送药等服务,做到了对全镇17个行政村和1个移民搬迁社区群众健康管理的全覆盖,确保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留空白。2.精益求精,全力提升医疗质量管理能力。一是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是卫生院发展的核心,我院始终坚持严格执行“四合理”及医疗核心制度;注重对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教育,强化病历质量管理,在院内定期开展检查、培训,每月邀请县医院专家到临床科室抽查病历,对病历和处方进行点评,确保了医疗质量和安全。二是持续加强在职教育和“三基三严”训练,每周开展一次业务学习、专题讲座及实践操作,切实提高了全院职工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服务技能。三是2024年我院充分利用县医院、航天医院派驻的专家资源,邀请专家参与业务指导,通过值班带教,进一步规范完善了查房、病案书写、病历点评、护理操作流程等工作,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四是在紧密型医共体县医院的指导下,我院成立了胸痛救治单元,使胸痛患者的救治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五是我院与航天总院积极开展上下联动双向转诊,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对于上转的病人,优先接诊、检查和安排住院,切实为患者打造了便捷、高效的绿色就医通道。3.人才培优,注重医技培养强队伍。卫生院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我院通过严格落实“两个允许”政策、加强内部培训、提供外部进修学习机会、鼓励实践锻炼等一系列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培养内部人才,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卫生院的长远发展筑牢了坚实的人才根基。4.推进基建,助力卫生院高质量发展。我院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2023年,该项目被选入“平急两用”试点项目及市、县级重点建设项目。2024年,该项目被定为八个新突破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由于项目立项于疫情期间,为尽快推进项目建设,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采取了边施工建设,边完善手续的方式,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目前,门诊综合楼主体结构、二次结构施工、窗框安装、室内墙面刷浆均已完成。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24年,公共卫生各项目工作均能顺利规范开展,且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全镇共成立签约团队29个,常住人口34331人,签约30364人,全镇人群签约率达88.2%;重点人群15056人,重点人群签约率100%;其中:已脱贫人员、三类重点监测对象、低保五保户签约全覆盖;开展健康知识讲座200余场,举办健康咨询活动12场,发放健康教育读本、手册等宣传资料共119481份,更换宣传栏内容共计183期,镇、村卫生室播放音像资料共计8464次,达67670小时;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74%,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85%,高血压中医药健康管理参与率达98%,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参与率达97%;卫生监督协管共督导卫生室28所,监督对象51家,下达意见书106份;健康档案纸质版建档34048份,建档率达到99%。电子建档33638份,建档率达到98%;为适龄人群及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98人,建证、建卡率均达100%,全年接种一类、二类疫苗共计9114人次,其中,一类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6976剂次,二类疫苗1819剂次;全镇0—6岁儿童1643人,保健管理1601人,保健管理率达98%;全镇孕产妇228人,孕产妇早孕建册率达99%,产后访视率达98%,管理率100%;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5475人,完成体检3918人,体检率达72%;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2例,传染病报告率、网络直报率均为100%,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镇肺结核患者14例,规范管理率、规率服药率、成功治疗率均达100%;全镇高血压患者实际管理3417人,规范管理率达66.26%;糖尿病实际管理1099人,规范管理率达50%;严重精神管理人数299人,规范管理率达96.07%,规律服药率达95.71%,面访率达98.02%。2024年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我院业务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全年门诊人次23417人次,住院人次3101人次,业务收入845.08万元。我院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发扬公益性质精神,主动服务、主动沟通、主动解决问题,持续推进“微笑服务”活动,每周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开展一次患者满意度调查,以患者视角审视服务短板,及时梳理存在问题并深入研讨整改,形成了长效优化机制,确保了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同时,建成家庭病房37张,并按规范提供了相应的服务,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三、存在的问题。由于我院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学科带头人等高精尖人才紧缺,未建立更好的人才梯队。同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项目专干人员不足,专业性与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导致工作连续性不强,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不能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四、改进措施。我院积极组织各项培训学习,加强人员培训,安排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前往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通过强培训、严考核、优服务、促提升等方式,不断提高职工的自身业务能力和素质。同时上报主管局,积极争取人才招录政策上支持。五、2025年工作谋划。2025年,我院将精心规划,朝着新目标稳步迈进。为此,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1.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工作效率。梳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科室工作职责,加强科室之间的协作配合,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及时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升工作效率。2.紧盯二级标准,推进区域次中心建设。对照二级医院建设标准进行全面自查,重点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学科建设等方面工作,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合理规划布局等措施,完成从“优质服务基层行模式”向“二级医院运行管理”的过渡,全面提升服务能力。3.积极协调申请,全力推进项目进展。对卫生院现有建设项目和拟申请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明确项目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根据建设项目的进度情况,及时与上级各部门及施工方对接,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争取在2025年投入使用,切实提升群众的就医环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768024861012411C2101有效期限自2020年5月12日至2025年6月3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