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农村公路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公路的政策法规;开展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养护质量监督检查、路况评定等事务性工作;开展组织农村公路的灾害抢修和保通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芹涧路德昌巷6排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玉福 | |
开办资金 | 299.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22.75万元 | 548.1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农村公路发展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5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主要开展的业务工作(一)重难点工作(1)日常养护检查评比。中心坚持季度检查制度,按照“好路杯”和创建“四好农村路”评分标准,提高农村公路治理能力和增强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从而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常态化、规范化。(2)督促各县市区巩固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成效。各县市区均出台了“路长制”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了“路长制”管理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3)质量抽检情况。我中心从7月开始,每个月对全市已开工的通村组路、联网路和养护工程、破损路整治、安全隐患治理、危桥改造、安防工程进行了原材料抽检,同时对施工现场质量进行抽检,(4)对全市县道、乡道进行自动化检测,建立技术状况信息库。于12月中旬已全部完成检测任务,检测成果为2025年度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建议计划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5)路域环境督导检查情况。2024年度,我中心分3组,每组由副主任带队,按照市局安排部署,认真严格检查各县市区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作,按月打分评比,从检查情况来看,各县市区均高度重视该项工作,(6)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两个纳入”,并建立长效增长机制。充分发挥监督协调、业务指导作用,配合市局做好“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巩固提升示范乡镇、美丽农村路建设。(7)加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监管,及时开展“安全月”宣传工作,监督指导各县市区完成全市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任务,增强农村公路应急保畅能力,确保安全畅通。我中心加大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监管力度,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及时开展“安全月”宣传工作,建立安全隐患治理台账,完善了应急预案,加强了应急队伍建设,提高了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8)及时准确编制养护工程建议计划及公路统计年报和数据库更新工作,加强综合统计分析。我中心及时准确编制2024年养护工程建议计划;2024年完成2024年农村公路基础数据电子地图更新工作,保持农村公路基础数据与“以奖代补”系统考核数据协接一致,同步完成“以奖代补”考核系统项目轨迹相片审核工作;完成国桥库与年报库国道桥梁报部数据一致(二)基本职能工作(1)日常养护。坚持季度检查制度,按照“好路杯”和创建“四好农村路”评分标准,检查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及时反馈县市区,要求限期进行整改并对下步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对连续两次以上排名靠后的县进行了约谈。(2)路产保护。一是积极指导各县市区开展路产保护工作,加强路产保护和养护联勤联动,开展联合巡查,及时制止损坏公路设施行为,收回路产损失。二是加强与交警、公安、交通执法协作,对故意损坏公路设施等行为联合各部门进行处置,全力保障公路设施完好。三是指导各县市区认真开展路产路权保护的宣传工作,广泛宣传《公路法》,《公路安保条例》及相关规章、规定。四是每月对全市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日常养护、环境卫生、设施维护、路面小修、安全保畅、路政管理)进行督导检查,同时我中心结合日常养护季度检查对全市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进行指导督促。(3)工程管理。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统计管理。(4)养护管理。各乡镇均设置了农村公路管护专职机构,建制村设立了村级议事机制。明确了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内业资料较齐全。各县区农管站均能按市局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安排部署,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不断深化农村公路日常养护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和机械化的理念。(5)安全生产。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的文件精神,认真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督责任,夯实农村公路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下达2024年全市农村公路隐患治理计划。(6)计划统计。编制2024年养护工程建议计划、2024年省道及农村公路专项养护工程建议计划;更新农村公路基础数据电子地图。二、取得的效益(一)重难点工作(1)日常养护检查评比工作。有效的提升了考核效果,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较往年有明显提升。(2)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成效。全市共设置路长3642名,其中:总路长12名,副总路长1名,县级路长118名,乡镇级路长445名,村级路长3066名,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3)质量抽检情况工作。共抽检5218点,合格4537点,单点合格率86.9%,检测中发现的原材料不合格、施工工艺不达标等问题,督促相关县市区和项目管理单位及时整改,不断提高农村公路建养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4)对全市县道、乡道进行自动化检测,检测率达到100%,建立技术状况信息库。我中心争取市级补助资金136.3万元,分2个标段对全市5494.84公里县乡道开展自动化检测,全市县、乡道检测率达到了100%。全市PQI(路面技术状况指数)平均值为84.19,县道87.53,乡道82.96,村道82.53,优良中路率为86.04%,高于省公路局下达的优良中路率指标3个百分点。(5)路域环境督导检查情况。各县市区共清扫路面20万平方米,清理边沟淤泥9.5万平方米,出动铲车3636余台次,人工15136人次,各县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共出动执法车624车次,执法人员930多人次,清理整改公路两侧乱堆乱放62处、乱搭乱建34处。(6)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两个纳入”情况。督导县市区成功创建14个市级示范乡镇和300公里美丽农村路,创建10条市级“最美农村路”。(7)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监管,开展“安全月”宣传工作,监督指导各县市区完成全市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2024年全市农村公路隐患治理计划下达共4399处,截至12月中旬,已全部完成治理,农村公路抗减灾能力显著增强,确保道路安全运行。(8)编制养护工程建议计划及公路统计年报和数据库更新工作。依据检测报告更新省道桥梁技术状况等级53座,移除省道桥梁1座,新增四五类桥梁省道4座,农村公路16座,危桥改造工程销号四五类桥梁省道10座,农村公路8座(其中移除1座);更新新增通硬化路自然村1032个,新增通三级公路乡镇9个。(二)基本职能工作(1)日常养护。截止去年12月,全市新增国省道及农村公路技术状况MQI指数分别为:新增国道86.64 ,新增省道85.02 ,县道80.48 、乡道77.31 、村道72.58 。国道优良占比87.34%,省道优良占比75.22%,农村公路综合优良中路率81.02%,均完成本年度任务指标。(2)路产保护。2024全年共张贴标语230条,发放宣传资料20000份。(3)工程管理。2024年全市下达各项总投资43685万元,实际完成41082万元,其中: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第一批)总投资11437万元,完成了9981万元,完成比例87%。养护工程(第二批)总投资7417万元,完成了6070万元,完成比例82%。(4)养护工程。各县市区政府均已将日常养护经费和目标责任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和目标考核,并足额兑现,较好地完成了“两个纳入”的落实(5)安全生产。2024年全市农村公路隐患治理计划下达4399处,截止目前已全部完成。(6)计划统计。依据检测报告更新省道桥梁技术状况等级53座,移除省道桥梁1座,新增四五类桥梁省道4座,农村公路16座,危桥改造工程销号四五类桥梁省道10座,农村公路8座(其中移除1座);更新新增通硬化路自然村1032个,新增通三级公路乡镇9个。三、存在的问题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县市区工程质量管理有待加强。工程质量抽检中发现个别县区施工工艺不规范,原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经过翻工复测等措施,施工质量有所提高。(二)管理养护力量薄弱。由于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线长,过于分散,巡查管理难度较大四、整改措施(一)出台养护工程管理办法,按管理办法约束和规范养护工程管理。(二)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全面落实考核制度。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认真组织学习省交通厅、省公路局2025年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动我市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二)按照市局工作部署,持续开展工作。积极完成市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督导县市区持续开展路域环境整治、隐患治理、水毁修复等相关工作。(三)提前谋划2025年建议计划。根据2024年路况自动化检测成果提前谋划今年养护工程建议计划,确保养护资源的合理分配。(四)加强督导各县市区持续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