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州区> 商州区思源实验学校

商州区思源实验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4-09 11:52
单位名称 商州区思源实验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镇红光村
法定代表人 郭延军
开办资金 257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商州区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74万元 87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度工作完成情况(一)高起点,高站位,强化意识形态建设。结合“集中整治”工作的开展,通过“自查自纠”“警示教育”“主题教育”“师德培训”“例会学习”“政治学习”等活动,强化教师品德修养,优化教师意识形态。持续开展“党员+教师”,党员+学生融合教育,发挥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设立“教学示范岗”“安全示范岗”“党建示范岗”“餐厅管理示范岗”等岗位,充分发挥党员先进示范和带动辐射作用。强措施,强落实,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深入村、组,摸底排查,掌握学生基本情况,认真核对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就学信息,建立困难学生资助台账,摸清受资助对象底子,将教育扶持政策宣传到位,实施应助尽助政策,对每一个困难学生予以力所能及的扶持。广泛开展“教师结对帮扶困难学生”行动是教育帮扶更加规范。重管理,重创新,推进学校向好发展。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做好“课后延时”服务。年级组、班级建设不断加强。教研工作扎实推进。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搞好宣传工作。(四)提素养,提规范,保障校园稳定和谐。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庆“六一”“国庆”文艺汇演、学校艺术节(本年度第一届)、经典诵读、文明出行等活动。成功举办校园趣味运动会2次。落实学生自主管理,有效地遏制了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实行安全工作网格化管理,使校园安全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本年度联合白杨店交警支队、沙河子镇派出所分别开展了2次生动活泼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专题讲座活动;联合区消防大队举行消防演练2次,自主开展防震避险演练活动2次;组织安保人员联合沙河子镇派出所开展防爆培训及演练活动1次;组织学生参观商洛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基地1次;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实现了校园安全责任零事故。(五)讲民主,讲实效,谋划后勤服务举措。推进民主管理,推行校务公开。后勤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及时按需购置办公用品,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南校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师生餐厅建设主体工程已完成;学校积极更新教育教学设施,完善硬件配置,为学生更新课桌凳200余套,教室安装消暑风扇230余件,校园内日常维修维护及时到位。推行初中部学生自助打餐模式,消除了浪费粮食现象;举办市、区级“学生营养餐管理”观摩会各1次,接待全区校园长参观100余人次;与餐管人员签订食堂食品安全责任书、水电安全责任书、锅炉安全责任书,保证责任到人;实行师生灶分别管理,独立核算,日清月结。坚持财务公开制度,严格按“收支两条线”的要求落实财务工作。学校重大事项经过校委会、教代会、监督小组同意,进行公示,接受监督,扩大教师的知情权。财务工作严谨规范,账务处理及时,做到日清月结季汇总。取得成绩经过不懈努力,我校在各个方面均取得良好成绩,按照既定计划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本年度获得荣誉有:2024年4月组织的商州区中小学生校园排球联赛初中女子组第三名,初中男子组第四名;2024年7月组织的商州区第二届气排球比赛全优秀组织奖;2024年10月组织的商州区教体系统气排球比赛第四名,并荣获三等奖。微电影《蓝月和妈妈的高光时刻》荣获陕西省中小学微电影大赛二等奖,微电影《发财梦》被中共商洛市委宣传部、中共商洛市委网信办、商洛市司法局、商洛市教育局评为“爱我商洛,法治先行”微电影大赛优秀奖。存在问题经过认真梳理,我校工作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不足之处:一是学校师资配置不足,部分科目(尤其是艺术课)教师专业化尚需进一步完善。二是由于学校资源有限,学生大班额现象始终存在,形成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快速发展的瓶颈。三是家校共育工作任重道远,一些家长不能很好配合学校工作,使学生的“养成教育”收效甚微。四是南校区餐厅工程进度缓慢,迟迟不能建成投入使用。整改措施由于学生人数增加,积极向上级申请增加师资配置;扩班消除大班额;家校联动消除家长顾虑。下年度工作打算(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修养。重点是:培养骨干教师群体。(二)推进科学有效管理,打造高效课堂。重点是:巩固并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落实安全管理,维护平安稳定。重点是:实现安全零事故。(四)优化学风建设,进一步强化“养成教育”,加强体育艺术教育。重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使学生素质普遍得到提高。(五)积极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打造好“两个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重点是: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勤俭素养。(六)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认真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相关规定。重点是:努力办人民满意学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