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州区> 商州区交通运输发展中心

商州区交通运输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9 11:36
单位名称 商州区交通运输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服务商州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拟定行业发展规划;服务商州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等事务性、服务性工作,培训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和驾驶员等。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北新街东段
法定代表人 任敏霄
开办资金 4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商州区交通运输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1.76万元 364.03万元
网上名称 商州区交通运输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1.坚持日常养护,确保公路畅通商我区2024年农村公路总列养里程达到2376.598公里,其中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各有其明确的养护职责。本年度,我们严格依据《商洛市通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工作,对全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进行了细致的考核通报,确保了各镇(办)、养护工区(道班)均能按质按量完成养护任务。目前,列养路段保持了优良的通行环境,通过自查,全区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公路技术状况指数分别为89.45、75.73、78.08、72.41。2.提升绿化水平,改善路域环境本季度,我们对辖区农村公路的路域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整治,包括清理垃圾、整顿乱堆乱放、修剪绿化带等工作,使得公路两侧的环境焕然一新,大力提升了公路的整体形象和通行体验。3.“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开展情况(1)“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建设情况在成功荣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区命名的基础上,我们不骄不躁,砥砺前行,始终把“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作为服务全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为进一步巩固拓展创建成果,本年年初,我区成立“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公开印发实施方案,多次召集工作专班开展专题推进会,明确创建任务、细化职责分工、夯实工作责任,全面推动我区开展“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区创建工作。现目前,资料收集与整理已进入收尾阶段。(2)示范镇、示范村的建设及巩固工作开展情况在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的创建工作中,我中心能够积极推动我区示范镇的建设并大力巩固其创建成效。目前已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市级示范镇8个,分别为北宽坪镇(2018)、沙河子镇(2019)、大荆镇(2019)、三岔河镇(2020)、板桥镇(2020)、腰市镇(2021)、闫村镇(2022)、黑山镇(2023);同时,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村的建设也在有序开展中,目前已命名了95个示范村。(3)示范路建设情况我区能够按照实施方案积极巩固已有的文明路和美丽乡村路,并筹划建设新的美丽乡村路,以提升农村公路的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年初以来,我们在美丽乡村路建设过程中对县道X303李龙路沿线及周边16座桥梁进行了粉刷提升并完善了绿化、安防,刷新了沿路标语、标志、标线,共在沿线布置樱花树230颗,增加绿篱1200米、月季花350株、兰花300株,标线9000m2,设置公路休闲驿站2个。(4)路面自动化检测工作完成情况商州区2024年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里程为1650.5公里(县道195.882公里、乡道484.842公里、村道969.738公里),自动化检测计划评定里程为1620公里。目前,检测任务已全部完成。4.管理养护内业资料收集、农村公路数据库更新及统计年报工作完成情况我们严格遵循规范化流程,及时更新和整理管理养护内业资料,并建立了专人负责制度,确保各类业务报表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交,为管理养护工作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目前,我区农村公路数据库的更新进度已达到100%,统计年报的进度为60%。(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1.隐患排查整治。我中心本年度对所辖农村公路进行了50余次的安全隐患排查,积极应对汛期强降雨引发的道路水毁问题,共发现道路隐患113处。路产损失包括路基32万m³、路面7.7万㎡、挡墙6.1万m³、路肩塌陷76m³、路面沉陷25m³以及山体滑坡导致的塌方1万m³;波护缺失600m、波护弯头缺失1个、防撞墩损坏15m。目前,已清理塌方1万m³,安装波护192米、弯头1个,并按期完成境内227座桥梁水位线标识设置工作。对于其他隐患问题,由于工程量较大,我们已向上级部门报告,争取在2025年10月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务。2.安全生产管理。在本年度,我们积极且负责地推进了农村公路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首先,我们强化了工程监督,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通过巡回检查、例行检查、专项检查以及综合检查等多种方式对各个工段进行细致的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迅速采取督办措施,确保整改到位,从而全面保障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我们开展了公路巡查检查工作,共派出310辆次巡检车辆和1240人次的工作人员,对农村公路进行日常安全巡检。全区16个道班累计安排了11200人次的道工出勤,负责清理路面、疏通桥梁泄水孔、清理水沟和涵洞,以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3.汛期防汛抢险。根据市区防汛保畅工作要求,我们印发相关通知并制定了应急抢险预案。要求防汛值班人员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重大事项即时报告制度;要求各镇(办)公用事业服务站、各养护工区(道班)要完善制定并严格落实防汛抢险值班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值班,及时掌握道路安全动态。如发现险情,详细记录并准确及时上报信息,坚决杜绝信息报送迟缓、错报、漏报等现象发生。入汛以来,我中心能够第一时间对水毁路段抢通抢修,迅速恢复交通秩序,确保车辆行人安全通行,体现出商州交通速度,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媒体的一致好评。4.冬季防滑保畅。为切实加强辖区农村公路低温雨雪凝冻灾害防范工作,提高农村公路在强冷天气下的应急保障能力,我中心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划分,并深入各养护工区,对冬季道路养护及防滑保畅工作作出详细的安排部署,为养护工区提供了必要的防滑保畅装备和物资,其中包括融雪盐20吨、除雪铲60把、铁锹100把、扫把120把等。入冬之前,我们已在重要县、乡、村公路急弯、陡坡、阴坡等易滑路段处配备防滑沙料共600余方,全力保障群众冬季出行安全。(三)养护工程开展实施情况1.养护工程完成情况。2024年新增省道以及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前期筹备工作已圆满完成,目前这些项目已顺利进入到招投标阶段。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注重创新和特色亮点的打造,以提升养护工作水平和效率。1.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养护效率。在市、区相关部门的积极推进下,我们成功构建了商州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大数据平台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了养护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的透明度。2.推广绿色养护理念,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在养护过程中,我们注重生态保护,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对受损的自然景观进行修复,提升了公路周边的生态环境。3.强化公众参与,建立多方协作机制。我们鼓励沿线群众参与公路养护工作,通过开展养护知识培训等方式,增强了公众对公路养护工作的认识和支持。4.推广智慧养护,应用新技术提高养护质量。我们积极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如无人机巡查、路面实时监控、路面状况快速检测等,提高了养护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二)服务交通行业企业正常发展1.质量信誉考核。完成了辖区内客运企业、客运站场、驾校、维修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工作。2.补助资金发放。完成了全区农村客运车辆交强险财政补助资金与农村客运车辆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3.政务服务受理。2024年受理普通货物运输经营许可9家(公司);受理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许可线路2条(毗邻县延续经营商州—柞水线路一条;开通商州—丹凤竹林关镇一条、毗邻县客运车辆延续经营1辆;受理货运车辆审验366辆次、客运车辆审验85辆次;受理校车备案登记125辆;营运性客车、货车全部生成电子证照。2024年受理维修企业备案20起,其中一类1家、二类5家、三类14家。截止目前,我区共有维修企业一类1家、二类18家、三类85家在交通运输发展中心完成备案。4.旅客运输工作。成功实现了全区284个建制村的通村客运全覆盖,对于那些无法满足通行条件的建制村,我们采取了挂牌电话预约车辆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题。定期向省级中心平台提交客流量月报,并确保按时上报。5.驾培结业考核。本年度,按市道路运输发展中心要求,我中心依据《商州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结业考核办法》对各驾校开展驾驶员培训结业考核工作。目前组织考核18次,参加考核学员2650人,结业2430人,结业率为91%。6.老旧货车淘汰。按照市交通运输局等5部门老旧柴油货车淘汰报废补贴三年实施方案,完成老旧柴油货车淘汰任务。(三)建议、提案办理与舆情回复2024年度我们办理商州区人大代表建议8件,政协委员提案4件;共受理12345、人民网市委书记留言板、市长热线等政务服务平台转来的投诉件与督办函16起。回访满意率为100%。三、目前存在的问题资金保障压力较大。随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高质量要求,资金需求也日益增长,21年至今,我区的日常养护经费尚未完全落实,给养护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四、整改措施及2024年度工作计划(一)立足本职,认真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二)务实笃行,全力拓展中心业务工作,服务辖区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三)凝心聚力,坚决配合局机关完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区创建任务。(四)全力以赴,积极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