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发布时间: 2025-04-09 11:20
单位名称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益性地质服务。全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地勘基金项目管理工作;省政府出资勘查项目探矿权管理的初审工作;对项目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和成果管理;前沿性、基础性地质研究,与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相关的应用研究;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研究、引进与推广;拟定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质量监督和重大项目管理;建立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信息网络系统,开展地质资料信息、图书档案等社会公益服务。
住所 西安市解放路280号
法定代表人 侯登峰
开办资金 5691.5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681.83万元 4884.05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从业人数  5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我单位在陕西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院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活动部署,聚焦全省高质量发展重大目标和关键需求,在支撑全省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地质灾害防治、资源环境管理、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和地质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获评2024年度全国地质调查工作成效显著单位。现将本年度工作成效报告如下:一是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成效显著。新提交矿产地3个,新圈定成矿远景区10处、找矿靶区39处,优选勘查区块31个。开展全省未利用矿区调查评价,9种战略性矿产资源再评价,为有效盘活未利用矿产资源、促进增储上产提供决策依据。实施了一批地热能调查评价项目,填补我省资源勘查工作薄弱区。二是服务防灾减灾更加有力。先后派出28组81人,有力支撑多起灾险情应急调查,赴宝鸡等7市开展应急技术指导,成功预报核查51起,特大型隐患点核查39处,实现地质灾害汛期“零伤亡”。优化预测技术方法和预警模型,预警成功率稳步提升。三是助力美丽陕西建设彰显担当。牵头实施秦岭卫星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秦巴山区自然资源立体探测体系,支撑秦岭区域“空天地网一体化”动态监管。摸清全省持证矿山和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底数,建立矿山生态修复数据年度更新机制。常态化支撑河湖“四乱”问题治理,开展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黑臭水体季度遥感监测,助力打造美丽乡村。四是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提质增效。支撑全省水资源基础调查工作顺利开展。常态化支撑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报批建设用地遥感核查、林草湿荒普查、高标准农田专项审计等专项工作10余项。“秦岭自然资源综合遥感监测与典型应用”入选全国自然资源卫星创新应用优秀案例。做好古生物化石保护技术支撑,对新发现的榆阳区恐龙足迹化石群进行抢救性保护,在汉中市城固县首次发现大熊猫化石。五是助力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支撑镇安县石景村获批地质文化村,打造“地质+生态旅游”的美丽乡村建设样板。举办“汉中天坑群第九次国际联合科考”“首届延安甘泉大峡谷丹霞地貌科考”等活动,持续推进地质遗迹开发利用。“安康富硒产业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服务,为当地富硒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综合12种物理探测技术,对秦东陵墓室进行全方位探测,初步形成了“半干旱地区室外土遗址”无损探测方法技术体系,为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获评2024年度全国地质调查工作成效显著单位。获评全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先进集体。“自然资源领域地学科普创新与示范应用开发”获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