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城市建设信息化服务中心

榆林市城市建设信息化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9 11:10
单位名称 榆林市城市建设信息化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系统内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心城区城建档案收集、管理提供保障服务
住所 榆林市航宇路建委大楼
法定代表人 申波
开办资金 45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7.01万元 70.58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城市建设信息化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榆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完成“智慧住建”平台(一期)项目开发工作。该项目于2024年12月27日进行了初步验收,项目已完成软件系统的功能开发、部署和汇报演示,经专家组和使用方及相关部门对本项目内容进行验收,一致认为达到初验要求,同意本项目通过初步验收。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二)加快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工作。按照市政府会议统筹安排,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工作暂缓推进。(三)完成近几年城区新增道路地下管线普查及数据加工入库工作。根据住建部《关于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地下管线探测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一是普查情况:目前已完成65条道路的数据采集工作,累计探测道路65条,总长度达到101.962公里。其中,综合管线探测覆盖了61条道路,总长度为84.292公里;老城区中水管线探测工作也顺利完成了4条道路,总长度为17.670公里。二是数据加工入库情况:截至目前,旧数据库的坐标转换工作已全部圆满收尾。已完成处理新测探测道路74.3公里,涉及管线总长度1076.7公里(其中管类658.87公里,线类417.83公里)。(四)持续开展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的指导、验收和接收工作。截止2024年12月底,市本级库存工程档案164946卷,文书档案3780卷,图书资料3000余册。现存反映城市建设面貌视频约1500分钟,各类重要会议视频约300分钟,城市建设重点工程视频约400分钟,专题片9部。城市建设照片13600张,其它类照片9000多张;接收市局财务科1999年至2022年的建设项目合同615盒;接收建管科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备案档案27盒;接收征补科施工图审查备案296份、预售158份、绿化审查40份、施工许可证162份、资质审查702份、档案验收248份;接收并整理局里文书档案1297件,城建档案289卷。(五)完成档案库房扩容工作。完成新增库房面积230平方米的土建改造、档案密集架、档案库房智能化建设工作。(六)做好库存档案的查询利用服务工作。2024年共接待查阅人员400多人次,为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维护和管理、房地产的拆迁确权、司法诉讼案件的处理等提供城建档案1000多卷,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县市区普遍为档案系统内部查询利用,由于建设工程较少,所以利用率低,档案利用基本体现在老旧小区改造、建筑节能改造、老旧桥梁拓宽等项目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七)完成局里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1.筹办全省城建档案工作会议。全省城建档案工作会议于8月23日在榆林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住建工作会议及省委、省政府有关精神要求,总结近几年全省城建档案工作的主要成绩和经验,分析探讨新形势下城建档案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部署推动我省城建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和任务。会上,对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进行了解读,传达了全国城建档案工作会议精神,部分市、县级管理机构就亮点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并组织与会人员赴榆林市地下管线普查项目现场观摩学习。2.迎接住建部督查检查工作。9月23日至25日,住建部档案处耿珺、重庆市档案馆馆长尹洪,兰州市档案馆馆长张毅一行3人,在市住建局李树平局长和省住建厅教档中心副主任李亚玲同志陪同下,对我市城建档案等相关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组采取听取汇报(城建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情况)、实地调研(现场查看城建档案库房)等多种形式,对我市城建档案工作进行了详细督查,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全市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要紧密围绕城乡建设工作中心任务,强化城建档案归集,积极推进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和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城建档案赋能社会发展的价值和作用,推动了全市城建档案工作取得新的发展。3.制作榆林市建设项目档案微视频《启航新征程共筑中国梦》。根据陕西省档案局《关于开展建设项目档案微视频征集活动的通知》(陕档局发〔2024〕8号)、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转发陕西省档案局〈关于开展建设项目档案微视频征集活动的通知>》(陕建发〔2024〕1053号)要求,制作榆林市建设项目档案微视频《启航新征程共筑中国梦》。该视频主要由“档案记录城市发展历程”“档案服务城市现代建设”“档案奠定信息强国基础”三部分组成,从城市建设的历史、现在以及未来体现榆林市从建制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对未来城市建设的展望。视频片头介绍了榆林市城市建设信息化服务中心的发展历程、主要职责以及库存档案情况;第一部分通过榆林市档案中记载、现存的古建筑等介绍了榆林市从建制以来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通过“绿进沙退”的生态修复成效、新修建、修复的建筑介绍了榆林市建设现况;第三部分通过高新区、科创新城现已建成情况以及建设规划效果图体现了档案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后续城市建设奠定基础。4.平安建设及安全管理情况。(1)加强档案库房管理职责。档案库房实行两人专职和库房智能化控制的管理方式,实现了温湿度自动调控(含加湿、通风)、防火、防盗、防虫、防霉变等档案保管安全要求。定期对库房控制系统、机房线路、电子设备等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2)加强电子档案安全管理。一是系统采用双机热备,保证数据安全;二是暂未开放数据在线上传功能,减少网络安全风险;三是数据上传前对建设单位提供数据进行杀毒;四是在服务器自动备份基础上,安排专人用移动硬盘定期对电子档案系统数据进行手动双备份;五是库房专人管理,降低泄密风险;六是与地下管线数据利用单位及相关人员签订数据利用保密协议书。(八)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一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按照局机关党委安排的月度“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重点内容清单进行学习。全年联合支部召开4次党员大会,书记带头讲党课,支部集中学习50次,撰写心得体会26篇。严肃认真地开展了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完成党员三类五星评选工作;用好“学习强国”“陕西干部网络学院”、榆林大讲堂等学习平台,确保参学人员数量、学习时间、效果落实,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领导水平和专业素养。二、取得主要效益和工作成效(一)做好城建档案查询利用,服务社会2024年接待查阅人员400多人次,调阅档案1000多卷,为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工程的施工维护和管理、房地产的拆迁确权、司法诉讼案件的处理等提供的城建档案,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开展党员进社区扶贫关爱活动做好基层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考评双报到”工作,推动城市基层党建融合发展,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一是开展“清雪融冰”志愿服务行动。全体党员干部进行包片扫雪。二是中秋慰问乡企城社区低保户、困难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等5户困难户,并为其送去大米、食用油等慰问物资。三是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乡企城社区“干净驼城美丽家园”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重点针对巷道、公共设施、野广告进行了全面清理,以实际行动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四是组织党员干部于文化南路与泰安路十字路口对行人进行文明交通引导劝导。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积极防御地震等自然灾害充分发挥城建档案作用的通知》中强调要积极组织开展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应急预案等工作,提高应对、处置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确保城建档案的安全和应急利用。目前我中心城建档案异地备份未实施。四、整改措施向市财政申请专项经费,距离榆林市500公里之外的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落实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工作。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完成“智慧住建”(一期)平台软件开发项目。(二)筹备“智慧住建”(二期)软件开发项目。(三)完成新竣工项目地下管线数据探测及数据加工入库工作。(四)持续开展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的指导、验收和接收工作。(五)做好库存档案的查询利用服务工作。(六)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