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碑林区> 西安市碑林区建国路小学

西安市碑林区建国路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09 11:12
单位名称 西安市碑林区建国路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义务教育;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建国路98号
法定代表人 王建
开办资金 1371.9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碑林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79.29万元 1541.8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我单位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依据教育政策导向与学校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坚守教育初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多维度协同推进各项工作。1.信念领航,铸魂育人。思想建设居首位,理论学习不松懈,提高师德修养,强化纪律意识,坚定信念、增强定力,聚力初心、匠心育人,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重视学生的情绪、心理健康。2.业务培训,赋能成长。组织各类培训、建小成长课、教学赛,开展青年教师素养提升、区级教学展示和交流等,教师得到锻炼与成长,教学水平提升。3.精细管理,保障发展。优化教学常规检查流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学生管理德育为首,细化规范养成教育,关注身心健康与个性化发展,建立健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教学研讨、校际交流,学习借鉴、拓展视野。4.教育教学,精研笃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善,定期开展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组织教师反思研讨、及时修改。开展导师带教,参加区级及以上各类教学竞赛屡获佳绩。定期开展校本研修,教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5.课程建设,创新融合。基础课程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并注重课程整合与拓展。特色课程开发深入推进幼小衔接课程,“名校+”课程共享,“国果”版画、博物馆、童诗、非遗、心理五个系列。社团课程分类分层开设,本校教师授课涵盖艺术、体育、科技等门类,外聘教师授课如戏剧、航模、无人机等专业性强的领域。6.德育工作,润心启智。“红领巾心向党我与祖国共成长”系列活动厚植队员爱国情怀;小小讲解员志愿在博物馆等地义务讲解,传承历史文化;节日、纪念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历史文化传承、法治教育、模拟法庭、环保活动、入队仪式等活动,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抓实抓细常规教育与习惯养成,重视少先队队组织建设,培养队员自主管理能力。建小心苑坊每周开展辅导,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教师与先进设备,面向全体师生家长开放。家校共育,开展“家长大讲坛”、专家讲座等。7.体卫艺工作,多彩绽放。开齐开足体育课,课间操内容丰富,每天体育锻炼时间足,举办校运会。卫生管理严抓不松,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检查与消毒;多渠道宣传健康防病知识;坚持晨午检、因病缺勤追踪,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音乐、美术等课堂内容充实多样,举办校园学科节等主题活动。8.安全管理,保驾护航。安全工作放首位,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安装监控设备、消防器材等,定期查护。强化安全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安全演练等形式向学生讲解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护能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学生品行端正,身体健康,成绩优良,兴趣广泛,各有所长,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多次获奖。主题活动、学科节、各项比赛中的展示充分体现了五育并举成效,学生的自主能力、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特长得到发挥。“国果”5系列特色课程的建设和推进,对培养学生“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传统美德及学校品牌建设、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果之韵”5名学生诵读作品《月是故乡明》在教育部、国家语委举办的“诵读中国”大赛中获小学生组一等奖、2名教师获指导奖,“果之印”师生百余幅版画作品展出,开展非遗课14次、博物馆课20期。中华传统文化走近学生,在学生心中培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心苑工作坊通过沙盘游戏、绘画疗法、音乐放松疗法疏导学生心理、管理情绪,开展54次辅导,个体咨询100余名学生、家长。幼小衔接课程帮助7个班级的新生及家长了解小学、熟悉校园和老师、做好入学准备,富有趣味的上课、活动形式让新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适应小学生活。家校共育,家长发挥专业优势,30余次“家长大讲堂”增进亲子交流,促进家校合作,使学生体验到不一样的课堂。与西安先华康复医院在碑林区向阳花青少年服务中心牵头下建立紧密合作,开通心理健康支持的绿色通道,开展专家讲座,构建起“医·校·家·社”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已开展咨询、讲座等6次。组织全员参与的德育大型活动2次,节日纪念日主题活动7次,安全、法治、禁毒等教育活动12次,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安全宣传20余次,无纸笔场景跨学科测试2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1200多人次,邀请专家入校培训15次,涵盖各学科。聘请专家9位、指导“成长课”130余节。“名校+”共同体本区2所、跨区域5所学校与我校联合开展教研交流活动4次,送教2次、其中异地同步直播2次。新增“碑林区教学能手”5人、“西安市基础教育教学能手”2人。区级4项、市级5项课题完成研究、顺利结题,正在研究进行中课题市级1项、省级1项,新立项课题区级5项。接受各级各类考核、检查,以高度重视、领导有力、活动丰富、资料完备、成效显著等受到上级的表彰和肯定。学校在社会上声誉优、在家长中口碑好。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无校医,教师的学科结构、人数有待完善;学校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存在不足。改进措施:积极与人事部门沟通,优化教职工人员结构,申请招聘、补齐缺口;开阔思路、守正创新,在师资建设、社团活动、教学工作等方面深入探索实践。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坚持理论学习,筑牢思想堡垒。强化法纪教育,常抓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梯队建设,持续加强对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的培训指导,深入推进第七届“青蓝工程”。落实“强课提质”,教学常规精细管理,学科素养评价多元管理,教科研深入探索。开展“建小新课堂”系列教学活动,组织阅读、科技、课本剧等学科类活动。五育并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传统节日与文化传承、好书诵读等活动,加强体、美、劳教育,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和家校工作,“医校家社”协同育人。优化国果社团印、博、根、光、韵、彩6个系列课程,根据学校、学生情况对部分课程进行调整、修改。继续开展“名校+”工作,组织送教、同课异构、示范课展示、跟岗学习、教师培训、师生实地探访与交流等活动。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落实食品安全、卫生保健和传染病防控、学生安全和法治教育、校园门禁和周边安全、后勤管理等各项要求,建设平安校园。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唱响红色新童谣”全省少年儿童主题诵读活动优秀组织奖西安市“我心中的长安”小小讲解员大赛优秀组织单位西安市第五届少年儿童“为爱阅读”朗读大赛团体组二等奖碑林区校本研修先进集体、道德与法治特色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团体一等奖碑林区第三十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朗诵一等奖、戏剧(戏曲)一等奖、舞蹈一等奖,碑林区中小学生啦啦操比赛团体总分第二名无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