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留坝县住房保障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执行保障性住房工作的方针、政策;负责全县房屋信息系统管理;承担房产管理所的工作职责。 | |
住所 | 留坝县城关镇紫柏路 | |
法定代表人 | 李红梅 | |
开办资金 | 8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留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4.58万元 | 71.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中心在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以本单位业务工作为重点,积极参与全局性工作,严格管理,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小区物业、房地产领域的服务管理,在推进管理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4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公租房管理工作。加强公租房动态管理,一是结合县纪委公租房专项整治,将集中清理整顿转型为日常清理清退,将集中分配转型为日常申请、日常保障,确保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有所居;二是日常化入户宣讲现行保障房政策、了解承租户生产生活情况、检查公租房使用情况,引导承租户依法依规合理使用;三是加大智能门禁系统管理,通过调取视频监控,发现对门禁系统卡门、垫门等现象及时入户劝诫,对空置三个月以上无门禁出入记录的进行劝退,将实物配租转型为发放租赁补贴,实时转换保障方式;四是建立公租房年审制度,租赁合同到期后,发放年审表进行部门联审,审核通过后续签租赁合同,部门联审未通过的,取消保障资格,杜绝违规使用,2024年累计清退公租房30套,新分配入住29套,提升了公租房合规使用率;五是积极探索“互联网+”推广“陕西省保障房申请”微信小程序,应用公租房申请“一站办理、一键直达”,通过“数据跑路”方便群众申请,提升服务效能。(二)“陕西省住房保障信息平台”使用情况。按照省市要求,做好陕西省住房保障信息平台信息维护,实时更新保障人员信息,做到人房相联,确保信息平台的真实性、有效性。(三)保障性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工作。2024年累计发放保障性住房租赁补贴22户、26人,发放金额1.4万元,严格按照“一卡通”发放相关要求,指导各镇(街办)“一卡通”系统信息录入,并做好动态调整,全面完成了市上下达我县的发放任务。(四)商品房及二手房网签网备工作。建立和完善商品房及二手房网签网备系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办理程序:一是依法做好房屋产权交易登记,规范管理。一年来,我中心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以强化房地产交易为主导思想,规范管理、更新观念、公开交易程序,对遗留导致“办证难”的问题,通过部门协商,配合县收储中心,解决难点和堵点。截至目前,共办理房屋权属交易登记160件,其中房屋初始登记交易121件,二手房交易39件;二是加强网签信息平台管理,实现信息实时推送。严格落实“一件事一次办”,简化程序,切实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三是加强房地产开发监管,对我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送政策上门,加大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规范办理和预售资金的监管力度,2024年,共办理商品房网签合同34件,监管预售资金1452万元,有效的化解了逾期交房和房炒不住等风险,确保了购房人的合法权益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三是持续整顿房地产开发市场秩序,加强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前期管理,严厉禁止以排号、预订等任何形式,变相收取购房人的订金。强化预售资金的监管,做到专户专存,专款专用,防范化解房地产烂尾风险,落实“四清一责任”,全面实现“保交房、稳民生”的工作目标,确保我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截止目前,我县房地产开发市场运行良好,房屋预售、资金缴存和使用均在监管之内,无捂盘销售、轰抬房价等乱象发生。(五)物业管理工作。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小区的物业服务也成了业主日益关注的热点、焦点,针对这一问题,一是组织干部深入小区对群众最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疏理问题,建立台账,落实整改;二是发挥小区党员力量,成立党员服务小分队,设立“党员服务岗”,从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示范引领,积极宣传党的政策法规,提升业主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带头作用和社区居民的自治作用;三是联合发改、市监局定期检查小区挂牌收费,物业费和电梯费收支公开公示情况,存在问题,现场下发督办单,落实整改责任,使群众明明白白交费;四是深入物业小区以调查问卷、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开展小区物业管理调研,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急难愁盼,同时,实施动态评级管理,组织社区、物业协会相关成员单位对保障房小区、前期物业小区等开展物业服务等级评定,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建立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动态调整机制,以服务等级标准确定物业服务收费标准,形成“质价相符、优质优价”的物业服务管理新局面。通过努力,大大提升了物业服务质量,有效的提高了业主的满意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通过一年的工作,在公租房管理、房地产市场监管、物业管理等工作上取得一些成就,推动了社会稳定,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一是公租房管理工作,解决了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保证住有所居;二是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对我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送政策上门,加大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规范办理和预售资金的监管力度;做好二手房交易,简化办事流程,加强与不动产登记、税务的联系,“一件事一次办”,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三是通过加强对物业的管理,规范了物业服务市场,提高了物业服务水平。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由于我县与工商、住房公积金中心、车辆管理、房屋登记等部门未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对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无法实施动态监测。2、物业管理协作机制有待加强。物业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涉及发改、住建、市场监管、城管、自然资源、公安、消防、水电燃气等部门,相关部门职责有待于进一步认领,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二)改进措施1、加强与工商、住房公积金中心、车辆管理、房屋登记等部门联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实现公租房动态监管。2、按各自工作责任,各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各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提高小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我中心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夯实目标任务,具体做好以下几点业务工作:1、房地产管理工作根据省、市要求,按照房地产市场监测指标和数据标准,一是进一步规范完善商品房预售网签备案和二手房交易合同网签网备,细化建立和完善房屋网签备案系统,实现备案地域全覆盖、业务范围全覆盖,确保我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二是优化服务模式,推动数据共享和数据治理,坚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的宗旨,为群众服好务;三是加大房地产项目风险防范化解,确保我县房地产开发项目进展顺利,无烂尾情况发生,无重大舆情发生。2、保障性住房工作一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规范金水茗居小区、幸福花苑、老家属院公租房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使用和管理,使我县公共租赁住房全面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二是充分利用保障房信息系统核准核实并完善基本信息,以“网格化”管理模式,使保障对象、人房关联信息实时更新,严格公共租赁住房审批管理流程,大力推广“一网式通办”;三是进一步做好租赁补贴的发放工作,拓展政策保障面,严格执行部门联审制,以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发放两种形式,做到应保尽保;四是结合住房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干部划片责任包干制,经常性入户宣传燃气安全、反诈常识、消防、垃圾分类、业主公约等知识,增强居民素养。实时掌握了解承租户生产生活情况、检查公共租赁住房的使用情况,从源头遏制违规分配、转租、转借等违规现象,确保公租房合规使用。3、加强房地产市场开发和物业服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预)销售管理。一是建立建全预售资金监管制度,严格商品房(预)销售信息公示制度,新建商品房(预)销售实行红、黄、绿三色提示挂牌,及时化解风险,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二是进一步加强业委会与物业服务企业的合同备案管理,定期到小区开展检查和问卷调查,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三是指导小区业主委员会按程序申请使用房屋维修资金,解决房顶渗漏,下水道疏通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四是配合社区指导业委会采取招议标的方式,按照评价等级自主选聘物业服务人,协商解决小区内物业费高、水、电、气、暖等难点堵点问题,切实解决小区群众的急难愁盼。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