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留坝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留坝县乡村振兴信息监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编制小额信贷到户规划,年度计划,管理指导下级扶贫社工作,配合信贷扶贫审计、监察。 | |
住所 | 留坝县厅城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叶雯 | |
开办资金 | 0.0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留坝县乡村振兴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09万元 | 0.0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聚力责任落实,健全工作推进体系。建立常态化督帮制度,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县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巩固衔接和乡村振兴工作7次,组织召开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等会议2次,重点工作业务推进会4次,推动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二)强化防止返贫,织密动态监测网络。严格落实“2531”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压实部门信息筛查、镇村排查责任,常态化开展防返贫预警监测排查,全面发现风险隐患。(三)做好社会帮扶,整合工作推进合力。按照按需选派、人岗相适原则,向39个脱贫村选优配强第一书记50名、工作队员83名。截至目前,各包联单位直接投入资金658万元,引进资金642万元,采购帮销消费帮扶重点产品累计金额407万元,帮扶单位主要领导到村调研376次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179个。加强苏陕协作,深化结对帮扶,完成1次通留党政互访,消费帮扶金额294万元;申请苏陕专项资金1000万元,分别支持3个产业类项目980万元,1个就业帮扶类项目20万元。(四)管好项目资金,助力镇村高质量发展。科学编制财政衔接资金项目方案,已到位中省财政衔接资金5426万元,县级配套800万元,计划安排项目82个,全年中省财政衔接资金产业项目投入稳定超过68%。组织开展2021-2023年全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435个项目进行综合验收,截至目前各项目主管单位反馈通过综合验收项目389个,项目验收通过率89.43%。(五)统筹资源要素,建设宜居宜业乡村。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行动重点建设项目42个,计划投资2.34亿元,完成投资0.45亿元。倾斜支持重点帮扶镇村实施补短板投资1767万元,实施项目25个,报账884.3万元,资金支出进度达到50%。启动我县剩余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完善和编制工作。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创新创意大赛,14个村和整村所有农户参赛,评选出6个优胜村、484户农户获奖,发放奖励300万元。(六)创新转型机制,激活农村集体经济潜能。进一步优化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架构,推动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转型成立村级强村富民公司,促进农村集体资源资产高效转化,带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出台《留坝县级扶贫互助合作社资产清查工作的指导意见》《强村公司设立登记工作参考指南》《留坝县强村富民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范本》《留坝县推行在100万元以下微小型项目采取代理建设制度实施方案》《留坝县强村公司管理制度》《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入股强村公司工作流程》等文件,全面引导强村富民公司规范运营。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今年以来,镇村持续开展网格员周排查,半月重点排查,县级行业部门推送预警信息866条,累计纳入监测对象278户732人,其中,2024年新识别监测对象13户50人,已标注消除风险189户548人,风险消除率74.46%,没有出现一例返贫致贫现象,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9487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43元,增长7.27%。产业帮扶方面,安排衔接资金3725万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37个,全力支持林下中药材、食用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上半年发放小额信贷886.3万元,支持181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展产业。就业帮扶方面,上半年全县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实现务工就业4685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1.67%;发放脱贫人口跨省务工补贴207人10.35万元,跨县务工补贴173人2.79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10%。截至目前,全县村级股份社发起设立50个强村公司,覆盖60个村,其中单村成立45个,联村成立5个,已完成注册33个,共计注册资本7278万元。各强村公司组织召开董事会议93次,研究讨论公司章程、管理制度和投资计划等事项。谋划投资项目102个,计划总投资1.11亿元,已投资建设项目27个,其中农业产业类项目4个,旅游产业类项目22个,代建制项目1个,预计撬动社会投资1724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思想认识需强化,防返贫监测薄弱,群众增收基础不牢,扶贫资产管理需加强。1.部分部门和镇办思想麻痹,工作积极性不足。2.防返贫动态监测存在薄弱环节,存在应纳未纳风险。3.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二)改进的措施:1.强化思想认识,积极主动推进工作。2.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及时纳入监测对象,提升群众增收能力,精准帮扶产业就业。3.加强扶贫资产管理,确保租金按时足额收回,提高资产收益率,增强集体经济带动效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坚决守好防返贫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完善县镇村三级监测网络,推动过渡期内各项政策落细落实,不断提升农村养老、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聚焦产业就业促增收。持续壮大“四养一林一旅游”主导产业,加快文化旅游、绿色食药延链补链强链,用好返乡创业、以工代赈、公益性岗位等支持措施,促进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近就地就业,确保持续稳定增收。三是强化项目资金管理。持续抓好年度涉农整合项目和财政衔接资金项目实施,高质量编制实施2024年度乡村振兴项目计划,做好项目资产后续管护和收益分配,确保持续发挥效益。四是抓好重点镇村示范建设。落实落细重点帮扶镇村倾斜支持措施和行业重点政策,抓好重点帮扶镇“六大建设”和重点帮扶村“八大行动”,统筹推进示范建设。五是全力推进扶贫社转型发展。加快推进扶贫社资产清查、移交、注销,引导各村进一步树立市场化经营发展理念,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利益分享和风险共担机制,搭建村企融合持续发展平台,加快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不断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力和绩效水平。六是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深化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凝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合力,明晰工作抓手、细化具体任务,不断巩固优势、补齐短板,坚决扛起做好“三农”工作的使命担当,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