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临潼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西安市临潼区妇幼保健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妇女儿童身体健康提供保健服务。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产科、五官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急诊科、中医科诊疗与护理•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围产保健•妇女病普查•遗传病筛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妇幼卫生监测与信息管理•妇幼卫生保健人员培训•健康教育 | |
住所 | 西安市临潼区西关正街99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瑛 | |
开办资金 | 2462.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临潼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371.5万元 | 3942.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5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未涉及法人变更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1、开展了“两代表一委员”、领导班子成员日接待活动,接待解决患者与职工的各种问题,今年为了增加院领导与职工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每月举行两次院领导午餐会,让广大职工充分了解医院政策,并且营造一个轻松,多维度,跨层级的多维度交流平台,促进医院和谐健康发展。2、实行院科两级管理体制。为了落实医疗质量责任主体,在完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医院和科室签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健全医院、科室、个人三级质量控制网络,调整和充实质控及业务管理机构,明确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责任,形成全院上下同把质量关,同抓质量管理的良好局面,通过强化管理手段、优化管理流程、加大整改力度等措施,有效保证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3、严格落实核心制度,规范操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1)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控制体系,制定严格的医护质量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定期对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检查、指导、考核、评估,形成长效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各职能科室主任按照统一排班,坚持每天参加临床一线科室晨交班,及时掌握各项医疗工作情况,传达医院重点工作信息。实行护士长总值值班制度,每天行政总值和护理总值协同合作,全力保障医疗质量安全。(2)制定了《病历质量评审管理办法》和《住院病历质量评价标准》,进一步促进病历质量规范化管理;充实完善了《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工作职责,强化了产科质量管理,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3)做好环节医疗质量督查,每月对临床、医技、门诊科室进行医疗质量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检查结果以通报的形式下发各科,要求科室限期整改。坚持每月医疗质量考核,每季度开展医疗质量分析会,研究、讨论并协调涉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有关事宜。开展处方质量专项检查,提升医务人员处方质量安全意识;强化重点病人的管理,对疑难、高风险的住院患者协助联系会诊、转院等,全力保证医疗安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4)加强急诊抢救演练,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急诊危重患者的应急抢救能力。成立了院内专家及抢救小组,严格执行重点查房制度,对于危重症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定期开展急危重症急救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危急情况的处置能力,在多次产科大出血、子痫、胎盘早剥等患者的抢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5)深化医改重点指标,推进临床路径法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发挥信息系统的优化作用,做到监管统计功能。鼓励医生积极进入临床路径系统管理病种,规范诊疗行为。(6)加强药品管理,保障药品供应与用药安全。(7)强化院感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8)全面落实DRG付费工作要求,深入开展DRG付费各项工作。自202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住院患者按DRG收付费结算以来,全面落实DRG支付各项工作要求,保障DRG付费工作质量,维护医院核心利益。DRG付费实施以来的三个季度全部实现了盈余。(9)提升医保管理及服务水平,有效保障患者基本医疗权益做好贫困户报销及台账建立工作,对于医保政策积极宣传,及时更新,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努力做好医保的各项工作。4、改建导诊台,融合了导医咨询、候诊休闲、志愿服务、文化宣传等一站式服务中心,实行站立式、走动式服务,变被动回答为主动介绍、引导,分诊到位。5、持续推进新业务开展,拓展服务深度以及宽度,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特聘交大一附院退休专家盛薇教授来我院负责外科乳腺疾病的门诊、手术、查房、教学等工作,外科乳腺旋切微创手术以及乳腺癌新式手术,在上级专家的指导下日趋成熟。6、积极推动妇幼领域中医药工作开展,探索中医药服务与妇女儿童保健的融合,结合我院孕产妇、儿童特色,推出小儿针灸推拿、穴位贴敷技术以及中药熏蒸,开展每日中医查房以及会诊。发展特色科室,先后成立哮喘门诊、助产士门诊、更年期门诊等,开展导乐分娩以及分娩镇痛,为辖区患者提供专科特色服务。检验科建设了细菌培养室,开展了呼吸道、肠道病毒基因检测、传染病四项(发光法)检测等实验室项目,同时新开展了全孕期子痫前期检测、25-羟维生素D检测、维生素B12检测、叶酸检测等项目,基本实现我院检验项目的全自主。功能科开展的小儿颅脑、肺脏、髋关节、胎儿心脏、小儿心脏等超声项目,拓宽了我区超声检查的领域。7、以智慧医院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减少患者就医时间,目前智慧服务的实名建档、预约挂号、网上充值、挂号扣费、诊间支付、自主查询、PACS系统等便捷服务已经实现,体检系统春节前正式上线。扩大检验结果互认范围,目前已有54项检验结果,分两批次获得全省检验结果互认资格。智慧医氧项目已经落地,杜绝了传统氧气罐以及液氧使用的安全风险,提高临床用氧安全性,同时对用氧进行线上实时监测,为科室全成本核算提供依据。8、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落实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入基层开展义诊宣传活动,为偏远地区和贫困群众送医送药,普及健康知识,2024年参与山区巡回医疗工作14次,诊治群众368人,入户服务群众7人;开展健康义诊活动3次,为群众进行诊疗服务和健康咨询约400余人次。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组建了党员科普宣讲小分队,深入幼儿园、中小学、社区进行科普知识宣讲;全年共组织宣讲30余次,累计服务6000余人。组建两癌下乡体检小分队,实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两癌筛查送下乡”活动,累计深入街办16个,2024年共服务群众3803人。组建产后访视巡查小分队,坚持开展“零距离”产后访视工作,将健康宣教、贴心服务主动送到产妇身边,截止目前已入户访视危重产妇37人。与区妇联、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联合举办母婴护理师(月嫂)免费培训班3期,120人参加,取得母婴护理师(月嫂)资格证115人。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24年全院总收入1.18亿元,业务收入7656.6万元,门诊人次230839人,住院人次10420人,较去年增加2.5%;全年活产数1742人,占全区活产64%,较去年增加10%;全院药占比18%,较去年下降8%;有效服务比去年增加了7.0%;医疗服务收入同比上升,全年盈余创建了妇幼保健院历史新高。2024年两癌筛查项目共完成宫颈癌筛查6998人,乳腺癌筛查7116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完成1906人,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完成6110人。阳性病例我院均已专案随访治疗。2024年我院被评为“临潼区残疾儿童评定机构”;被西安市妇女联合会授予“西安市巾帼文明岗”;被市妇幼授予全市“妇女健康促进项目工作先进单位”;被区卫健局授予“2023年度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先进单位”;在2023年度全市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中以849.06的总成绩在全市14家二级妇幼保健院中排名第一;儿科成功创建市级重点专科;是“陕西省儿童呼吸哮喘专科联盟理事单位”;“陕西儿童心理行为专科联盟理事单位”。三、存在问题1、病区环境设施陈旧,业务用房面积不足。2、医疗设备陈旧,急需更新。四、今后工作打算1、加强政治引领建设,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一是持续开展《全区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医心向党妇幼护航”党建品牌建设工作。二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精心开展“党建+医疗服务”模式、庆祝建党104周年、“两代表一委员”及领导班子成员接待日、党员科普宣讲小分队等工作的主题宣传。三是探索标准化、项目化、特色化的基层党建新路径,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四是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用活用好“三项机制”,真正让实干之人心无旁骛谋事业发展、尽心竭力护幼妇安康。2、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厚植母婴安全金钥匙。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人才队伍建设。3、创新服务模式,满足妇幼健康新需求。优化布局,构建中心六位一体服务大格局。4、加强行政管理,推进医院整体工作良性运转。一是落实“两个允许”,适当提升医务人员薪酬待遇。二是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人员管理方面尝试多种模式的管理机制。三是加强财务管理,进一步落实财务全成本核算管理。四是加快基础设施改造步伐,五是充分运用多载体弘扬妇幼文化,丰富职工生活。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执业许可证证号:43764186361011511G1001有效期至2034年06月0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