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

发布时间: 2025-04-09 09:35
单位名称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服务、监管高新区(榆横工业区)企业,解决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住所 榆林市明珠环路创业大厦22楼
法定代表人 高亚莉
开办资金 1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4.29万元 63.17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生态环境局和高新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凝心聚力,夯实队伍建设分局始终将“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作为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通过线上线下、点面结合等方式,全面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水平,提升综合业务能力。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等党内制度,结合主题教育学习,组织理论学习20次,召开党员大会4次,支委会12次,领导讲授党课3次,组织生活会1次,主题党日活动10次,发展党员1名。 全体党员干部通过“党员进社区、学校、企业”等活动,在实践中亮明身份、提升素质、兑现承诺。累计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5次、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1次,举办专题讲座2期,及时将环保政策法规送到企业、基层,全年受理信访投诉38起,回复满意率100%。秉持“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原则,有序推进环境维稳、扫黑除恶等专项工作,累计上报涉乱线索6条。进一步深化营商环境改革,针对重大项目,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6亿元,完成合同项目2个。(二) 忠诚守正,树立清正形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全体职工分批讲授、逐条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同步传达各级纪委监委通报的典型案例,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教育引导干部以案为鉴,知敬畏、存戒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强化制度建设,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全年累计集中解决群众身边实际问题4条,移送问题线索9条,全面加强重要岗位风险防控,建立廉政台账及防控措施,组织副科及以上干部签订廉政承诺书,引导干部职工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三)敬业笃行, 践行初心使命 聚焦水、气、土壤环境质量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各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强化各项重点工作落实。铁腕治气,持续抓好建筑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源治理,全面核查高新区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及尾气达标情况,全年累计完成登记编码和尾气检查100余辆;督促煤化工企业、加油站、储油库等开展VOCs泄露检测与修复工作,聘请第三方专业技术人员为企业把脉问诊,坚持每周开展夜查专项行动,指导帮扶企业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积极推进重点用车企业环保门禁系统建设,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12家重点单位,8家已建立门禁系统,1家停产,剩余3家正在推进;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按照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流程,及时启动和解除预警13次,同步公开重污染天气预警相关信息,按期完成了生态环境统计季报、年报核算工作。科学治水,从工业废水污染防治、生活污水治理等重点任务发力,巩固入河排污口专项治理成果,加大污水处理厂监管力度,实行“清单式交办、台账式记录、销号式管理”工作模式,结合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对重点排污企业开展排查检查,持续巩固提升断面水质。系统治土,扎实推进危废申报登记和规范化管理,督促63家危废产生、利用、处置单位完成了年度危废产废年报申报登记及管理计划备案工作,组织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考核达标率100%,排名全市第一;制定了《榆林高新区汽修行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办法》,组织召开专题培训会1次;全面加强土壤隐患排查,督促5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完成土壤隐患排查报告编制,更新排污许可中涉土内容,及时开展地下水及土壤污染监测;针对南区45块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目前已完成32块;区域企业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反馈整改率、执行报告提交率均达到100%。守牢底线,加强日常监管,开展危废、重点污染防治设施、核与辐射等环境安全专项行动10余次,累计检查企业240余家次,出动人次600余次,上报生态责任损害案件线索1条;全面提升环境应急管理能力,完成《榆林高新区(榆横工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编,指导辖区内企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5次;充分发挥环委会牵头抓总作用,提请管委会制定印发了《榆林高新区2024年铁腕治污二十一项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并定期汇总上报;稳步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第二轮省委环保督察反馈的3个问题,2个已完成验收销号,剩余1个绿能飞灰去向问题正在推进;积极配合第三轮省委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反馈10个问题,目前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剩余6个均已制定整改方案,按时序推进,2个信访投诉问题正在推进;全市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反馈工业污水处理厂晒盐塘存在环境风险隐患等问题,现正在推进整改。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在市生态环境局的坚强领导和高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下,高新区铁腕治污攻坚行动任务圆满完成,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一)大气环境质量状况。高新区大气环境质量实现新跨越,连续五年全方位达标。2024年,高新区优良天数316天,同比增加23天,位列全市第一;PM2.5平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连续四年低于30微克/立方米,稳居全国第一方阵;PM10平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1%,在全市排名居首;臭氧浓度符合国家二级限值标准,空气质量六项考核指数均达标,出色完成市级考核任务。(二)水环境质量状况。榆溪河(高新段)水质为地表水三类,水质达标。(三)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稳定,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氛围。进一步强化宣传意识,提升宣传水平,坚持每月将本局亮点工作利用高新区和市生态环境局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截止12月底,已供宣传稿件15余篇。成功举办了“六.五”世界环境日、低碳日宣传活动,制作了宣传片,累积展出宣传展板20块,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宣传用品1500余份,通过悬挂横幅、发放资料、播放法律法规音频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形成了全社会广泛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和低碳行动的良好氛围。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园区部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监管力量薄弱,企业环保意识淡薄,承污治污主动性不高。整改措施 引入专业人才,定期组织培训,提升业务人员工作能力及水平;定期开展环保知识、法规专题讲座,引导企业树立守法意识。构建环保信用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与企业利益挂钩,督促其主动治污。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坚持结果导向,为污染治理锚定航标一是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以“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防治、重污染天气消除”为重点,深入开展工业企业深度治理、臭氧污染管控、重污染天气应对行动。特别要加强站点高值数据研判,常态化开展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污染源巡查,每周对主要干道进行道路积尘监测,协调环委会成员单位及时响应重污染天气预警管控;二是推进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根据《榆林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要求,扎实推进园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提质增效,力争2025年新增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三是加强土壤污染排查。动态更新辖区年度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监督企业开展隐患排查;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完成南区剩余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四是常态化开展地下水监测。督促重点企业严格按照环评和排污许可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地下水监测,确保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二)紧守目标导向,为监管帮扶明晰路径全力支持各类项目建设,实行项目环评帮扶,分类跟踪调度,积极协调审批。同时,强化信访投诉办理,聚焦企业及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热难点问题,提高办理时效和质量,切实把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三)秉持问题导向,为整改攻坚校准靶向积极跟进省委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进度,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完成整改验收销号工作。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坚决守牢区域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同时配合做好2025年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