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大气污染治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大气治理和建设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参与对全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实施统一规划、指导、协调、治理和考核;参与拟订全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参与实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与集中整治;参与实施大气环境质量考核。 | |
住所 | 榆林市高新区兴达路437号 | |
法定代表人 | 高凌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2万元 | 8.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大气污染治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以来,市大气中心在市生态环境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聚焦空气质量改善核心目标,持续加大治理力度,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大气污染治理方面(一)加强扬尘污染防治。联合市住建局执法检查建筑工地6次97个项目,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54份、停工通知书1份,发现并限时整改问题155余条。2024年累计检查在建项目数2118个,查处整改问题1057个,约谈49次,做出停工处罚1个,罚款14万元。会同市农业局开展秸秆禁烧管控工作专项检查,发放秸秆禁烧宣传资料8000份,通过无人机巡查及现场检查,累计查处秸露天秆焚烧130余起。(二)加强臭氧污染管控。组织36家重点企业召开VOCs简易低效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培训会,邀请省厅专家现场授课。联合市商务局、市交通局等开展城区联合执法检查行动,督促中心城区各加油站强化油气回收管理,责令4家汽修厂停业整顿。组织重点企业召开VOCs泄露检测与修复工作现场培训会,利用走航车及红外成像仪等设备对榆横、榆神等工业园区开展VOCs泄露检测与修复专项整治,发现问题142个,及时下发县区要求督办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三)加强重点企业废气逸散监管。利用走航监测车、红外成像仪等科技手段对神木、府谷、榆横、榆神等工业园区开展专项巡查、夜查。完成中心城区涉“火炬”专项排查,严防非正常工况下企业利用火炬排放大气污染物行为。对延长石油榆林煤化、凯越煤化、兰石化榆林公司、中煤榆林公司、未来能源等20余家煤化、兰炭等行业企业开展强化督查。同时,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6738万,对21家兰炭企业开展VOCs深度治理和1家水泥企业进行超低排放改造。积极申请市级专项资金2400万,升级完善大气综合指挥管控平台,并采购8台手持式FID检查设备,分发至重点县市区,有效提升废气逸散监管能力。二、污染天气应对方面(一)加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提前谋划会商研判,及时发布启动预警,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持续督查推动落实,今年以来共启动14次应急管控,在预报可能出现轻-中度污染天气的情况下,争取到优良天数7天。特别是12月冲刺月,我中心执行冲刺月24小时值班,全天候不间断盯防,最大程度“抑源削峰”,全月优良天数31天,同比增加5天,取得2017年空气质量监测以来最好水平,圆满完成全年312天优良天数达标任务。(二)积极开展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米脂冀东水泥累计投入555万元对污染治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延长榆林炼油厂累计投入6380万元完成VOCs深度治理改造,均已通过绩效C级企业验收。完成北元水泥绩效A级、神木富油绩效B级企业复核工作,争取奖补资金480万元。有色榆林新材料、陕西奥维乾元已完成各项绩效升级改造工作,计划2025年完成绩效C级评定。(三)圆满完成重污染天气应急演练。按照省厅要求,12月份组织榆林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政府、园区管委会及相关重点企业约120人,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演练,此次演练检验了《榆林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科学性、操作性和协同性,提升了应急指挥体系的协调性和高效性,对我市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和治理能力提升有显著效果,受到了省市领导一致好评。三、全面从严治党方面持续擦亮“红旗飘飘、绿盾榆林”党建品牌,坚持开展24小时值守工作,特别是在夜间、节假日等污染高发时段,充分发挥党员模范的先锋示范作用,带头开展夜查抽查、流动巡查、突击检查,全面加强大气污染管控。将严格监管与优质服务有效结合起来,会同“一市一策”驻点研究团队累计出动74余人次,对26家重点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助企纾困解难。我支部委员王丹同志代表市局参加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的“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大赛,取得全省三等奖的好成绩,高英同志在“牢记初心使命、争做三个表率”第三届微党课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同时代表市局在市直机关单位“书记上讲台”暨第三节微党课大赛中取得全市二等奖的成绩,为我支部为市局争得了荣誉。全面构建了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的环保宣传新格局,营造了人人参与环保、人人重视环保、人人宣传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四、取得主要效益2019年,榆林市空气质量大幅下滑,PM2.5年均浓度临界超标、氮氧化物年均浓度超标,为不达标城市,先后被生态环境部提醒、陕西生态环境厅约谈,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工作压力前所未有。鉴此,榆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不断创新举措,在精准治污上下功夫,在科学治污上想办法,在依法治污上出重拳,多管齐下破解治污难题,彻底扭转了空气质量恶化局面。2020年至2024年榆林市GDP分别为4144亿元、5621亿元、6544亿元、7091亿元、7548亿元,GDP逐年增加,增速保持在4%至10%之间,全国排名从2020年的52位逐年进位到2023年的41位。但全市空气质量却取得大幅改善,从2020年起连续五年全面达标。综合指数:从2019年的4.68下降到2024年的3.68,改善21%。优良天数:从2019年的295天提升到2024年的312天,增加17天。PM2.5浓度:从2019年的3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4年的26微克/立方米,改善26%,连续3年位列全省第一。重污染天气:2019年至2024年除受自然沙尘影响外,未发生重污染天气。2024年,13个县市区(含高新区)空气质量全部达标,取得里程碑式突破,首次实现“全域达标,县县达标”;创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以来最好水平,真正做到了以高标准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生态环境保护答卷,用卓越成效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五、存在问题据统计,2024年是全国温度最高的一年,受极端天气影响,我市多次遭遇大范围、高强度沙尘天气,加之夏季持续高温,还有城市精细化管控不到位等多重因素叠加,使得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压力较大。六、整改措施(一)聚焦工业企业治理,有效推进VOCs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全面排查重点行业企业物料储存、转移和输送、工艺过程、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LDAR)、敞开液面等无组织排放控制。(二)聚焦扬尘污染防治,强化建筑工地、裸露土地、城市道路、涉煤企业、运煤专线等扬尘污染管控,规范渣土运输车辆,杜绝车辆未冲洗上路和沿途抛洒漏等行为发生。(三)聚焦秋冬季污染物管控,在持续抓好臭氧污染管控的同时,扎实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加强工业企业治理,持续开展燃煤散烧“清零”,严防散煤复烧,加强高排放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管控,强化油品执法监管,抓好秸秆禁烧工作,完成应急减排清单修订编制。七、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中心将锚定目标,补短强弱,再加压力,再鼓干劲,不折不扣抓好各项管控落实。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以监管责任的严格到位,确保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同时,不断优化工作机制,以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强化部门联动、市县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提升监管效能。在指导企业提高治理水平的同时,坚持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对环保违法行为坚决出手、重拳打击,以强大震慑倒逼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在奋进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