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榆阳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勘查中心

榆林市榆阳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勘查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9 08:55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勘查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榆阳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测预警、群防群治、工程治理、应急救援技术支撑等工作。开展榆阳区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储量和矿业权监测等技术性活动。
住所 榆林市开发区长兴路东段
法定代表人 王刚
开办资金 13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榆阳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4万元 80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勘查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工作今年以来,我中心把抓党建促地质环境各项工作作为工作思路和出发点,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保证各项顺利开展。(一)党建引领,凝聚干事创业合力今年以来,我中心把抓党建促地质环境各项工作作为工作思路和出发点,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保证各项顺利开展。1、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夯实党员干部思想基础。进一步学习了宣传党的各类会议精神和重要讲话精神,我站坚持领导干部示范帯动,带头学习研讨、帯头讲党课、带头抓好整改落实,主抓党员教育,提升党员素养,进一步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组织撰写心得体会和感悟文章。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全面解决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及时进行完善并整改解决。2、作风纪律建设深入学习领会全面从严治党,坚守政治纪律,加强作风建设,増强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整治“四风”问题。深化群众评议机关活动,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机关工作的第一信号,充分运用测评结果,认真抓好群众意的反、整改,以扎实的整改取信于民惠及于民。(二)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我中心一直将地质灾害的调查防治工作放在首位,本着“地质灾害无小事”的原则,切实做好了全区地质灾害监测、调查及防治工作。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值守、群测群防、监测预警、宣传教育、应急处置等防治工作。1、年初根据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实际,将基础数据报环境科后编制了《榆阳区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报区政府发布。2、3月份,会同乡镇街道办对辖区33处地灾隐患点发放两卡”550份(防灾卡150份,避险明白卡400份),发放率100%。警示标识牌设立100%,落实监测责任人100%。对各隐患点的群测群防信息进行了认真的核实和及时更新,从监测人核实、乡镇安全责任人核实、各责任人通信信息和年龄更新等全方位进行了更新,保证了群测群防信息的真实可靠。3、从3月1日开始,截止目前,开展了地质灾害大排查工作。排查极高风险点3处,已整治3处;排查31处高风险点,已整治27处;排查中风险点198处,更正全部信息,设立了警示牌和标识牌,更正各类信息,登记造册,移交各乡镇进行管控。4、按季度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地灾隐患排查4次,冻融期排查1次,汛期排查3次,各在册隐患点虽有部分零星滑塌,但整体稳定。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抄送乡镇街道办,督促其撤离受威胁群众。5、严格实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值班工作,保证信息畅通。汛期安排双人进行24小时值班值守,通过电话、传真、手机短信等各种有效形式,建立快捷的信息传递通道,确保预警预报信息及时准确传达到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受影响的群众,并及时上报和传达各类地质灾害相关信息。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值班台账记录清楚,从5月份开始进行领导带班和双人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上传下达,下情上报,并在陕西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云平台进行日报制。6、开展地灾应急演练47次,演练人数1000余人,培训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其中47次,通过演练使广大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逐步提高,各部门的团结协作能力得到提升,增强识灾、报灾工作能力,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培训人数900余人,利用地球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宣传月等专项宣传3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宣传人数5000多人,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技能,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明显提高社会自然资源法治意识和安全自我防护知识。7、完成了榆阳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全面核实了638个风险区,核减394处,244处落实了管控责任,现正在数据审核和内业处理。8、配备应急调查工具,满足日常应急调查需求。强化地质测量工作1、依据《榆阳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规范管理实施办法》和《榆林市国土局榆阳分局矿山地质测绘实施办法》全面开展地质测绘工作。对我区28个生产煤矿(郝家梁、长城、可可盖煤矿暂未开展)开展季度测量和工作面验收测量,及时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和井上下对照图,累计测量128次,验收30个工作面(16个形成,14个密闭),未发现超层越界等违法违规行为。2、将备案的动用储量上图并实测核实,为环境科在动用储量的核销中提供技术依据。(四)专项工作方面1、认真落实姬家坡村帮扶任务,定期走访慰问等。2、积极配合滨河路社区“双报到”各项工作。取得的效益1、社会效益:年初根据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实际,将基础数据报环境科后编制了《榆阳区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报区政府发布,3月份,会同乡镇街道办对辖区33处地灾隐患点发放两卡”550份(防灾卡150份,避险明白卡400份),发放率100%。警示标识牌设立100%,落实监测责任人100%。从3月1日开始,截止目前,开展了地质灾害大排查工作。排查极高地质灾害风险点3处,已整治3处;排查31处地质灾害高风险点,已整治27处;排查地质灾害中风险点198处,更正全部信息,设立了警示牌和标识牌,开展地灾应急演练47次,演练人数1000余人,培训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其中47次。地灾应急处置地质灾害,解除受地灾威胁群众,避免人员伤亡,全年未发生任何因地质灾害而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煤矿测量进一步协调人民群众和矿山企业和谐相处,提升幸福感2、经济效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及避灾搬迁保护人民群众财产,监测预警避免人民群众财产损失;对我区28个生产煤矿(郝家梁、长城、可可盖煤矿暂未开展)开展季度测量和工作面验收测量,及时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和井上下对照图,累计测量128次,验收30个工作面(16个形成,14个密闭),未发现超层越界等违法违规行为,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矿业秩序健康发展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中心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管理、地质测量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与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我区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监测和跟踪管理难度较大,地质灾害高发、频发,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防治资金严重不足,大量隐患点得不到有效治理,仍然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尚不完善。技术人员缺乏、应急装备不配套、应急技术较落后。三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仍然严重。随着资源开发的进一步加大,我区西北部资源开发区由采空塌陷诱发的地面沉降将逐年增加,地表监测和治理难度将逐年加大,极易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四、整改措施1、根据《榆阳区2024年度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榆阳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能力进行全面提升。2、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汛期值班、灾情险情速报、汛期排查、汛中巡查、讯后复查等制度,健全防治长效机制,形成规范性文件。3、遵照《榆阳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规范管理实施办法》和《榆林市国土局榆阳分局地质测绘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煤矿储量动态监测。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巡排查,健全长效机制。积极向省、市争取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和资金,消除高风险地质灾害隐患。2、严格执行地质灾害二十四小时值班、灾情速报、应急调查及处置和行政首长负责制等各项工作制度。3、进一步开展煤矿井田内长城保护专项巡查工作,做到守土有责,护城尽责。4、强化超层越界监管测量,主要针对资源枯竭型的、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条件的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煤矿,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期或回头测方式,及时形成测量报告,有问题及时上报。同时建立超层越界专项测量工作台账,做到一目了然。5、完成好分局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