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紫阳县>
紫阳县气象局
紫阳县气象局
发布时间:
2025-04-08 18:01
单位名称
紫阳县气象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行政区域内的天气和气候观测,资料收集和交换,天气预报发布,防雷安全行政管理、升空气球释放审批。
住所
紫阳县城关镇北坡
法定代表人
王立超
开办资金
644.3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79.22万元
624.92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气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扎实开展气象服务。一是聚焦干旱、雾霾等天气,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0轮次,发射人影火箭弹30枚,为除尘降霾,水库蓄水,缓解旱情作出积极行动;二是开展茶叶采摘期预测、春茶叶生产气象服务、烤烟种植气象服务,为农业部门精确施策提供数据支撑,为茶农、烟农科学管理提供指导意见;通过电话、传真、邮件、电子公文平台、QQ群、微信、抖音平台、手机短信等方式,每周五发布周末全县各景区天气预报,发布负氧离子监测数据,助力旅游产业发展。三是结合本地降水实际情况,适时开展2小时预报及雨情通报,及时叫应县、镇两级主要领导,汇同县应急管理局部门建立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基础的防汛救灾预先研判、提前处突机制,为应急救援超前部署提供有效的气象保障服务。(二)强化监测能力建设。一是强化对全县所有区域站现场检定和维护,每月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和测试,完成观测质量内审各项任务,对内审中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2024年我局自动站、区域站各项考核指标均达到省局考核标准。二是优化观测站网建设,目前全县共50余套多要素监测站(2024年新建4套国债项目六要素监测站,区域站、交通站、小气候站)、新建1套旅游服务监测站、1部X波段天气雷达,为汛期决策服务、指挥调度、科学研判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三是成立茶叶气象科技小院。由省、市、县三级部门共同揭牌创建紫阳茶叶气象科技小院,当前,紫阳茶叶气象科技小院已投入使用,日常开展气象为茶产业服务、茶叶生化含量检测、茶叶病虫害研究、茶叶气候品质认证等工作,致力于将气象服务同茶叶产业相结合,运用现代化气象观测设备为茶叶生长、采摘、管护、制作、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服务保障。(三)开展防雷安全大检查。为压紧压实防雷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增强企业的防雷安全意识,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加油站、液化气站、烟花爆竹企业等17家易燃易爆场所开展了防雷安全专项检查,督促重点企业完成“一年两检”,签订防雷安全责任书17份,下达防雷安全隐患整改通知1份,并督促完成整改。(四)保障人影工作安全。按照人工影响天气各项安全责任制度,完成了作业人员岗前培训及考核,为作业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配合完成了人影设备年检工作。(五)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一是强化信息宣传,2024年我局宣传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其中中气报刊登4篇,中国局官网刊登6篇,省局内外网共发布60篇,在县政府网站刊登7篇,通过简讯、美篇、小视频等多种形式积极展示工作成绩和亮点。二是积极开展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技宣传周等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开展气象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能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成效明显。2024年我局共发布决策气象服务材料500余份。发布预警信号137期,通过短信发布平台共计发布气象服务短信36万余条,电子邮件500余条。短信发布21780人,实现灾害防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负责人、联系人、各镇防汛主要负责人、村级信息员以及全县种植养殖大户全覆盖。全县全年未出现因恶劣天气造成的人员受伤、死亡情况。(二)紫阳县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汛期已投入使用,弥补安康雷达监测盲区,及时准确地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三)成立了陕南首个以茶叶为特色建设的气象科技小院,以高精度的气象服务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助力茶农增收、茶企增产。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业务学习氛围不够、内容比较单一。二是业务人员在雷达应用和服务产品有不足,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高。(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学习,常态化开展业务学习,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各级培训,利用干部培训网站资源提升专业知识储备,尤其是要加强雷达应用和服务产品学习,优化服务质量,提高X波段雷达应用;二是以老带新,促进新进职工业务能力快速提升。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进一步加强学习,将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等纳入重点学习内容,通过强化学习,提升团队整体能力和素质。(二)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做好紫阳气象高质量发展及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创建各项工作(三)继续加强人影作业队伍建设,强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人影保障能力;人影作业点增设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