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临潼区融媒体中心(西安市临潼区广播电视台)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整合媒体资源,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媒体融合发展和宣传报道·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转播·新媒体开发、推广和管理·宣传产品策划开发制作推广·新媒体政务服务、社会服务业务拓展·协助舆情处置·相关产业经营 | |
住所 | 西安市临潼区人民东路东段兴教巷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姚莉 | |
开办资金 | 1533.9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西安市临潼区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47.22万元 | 1389.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7月,按要求进行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坚持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着力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一是紧扣中心,广播电视宣传有声有色。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八个新突破”、“三个年”活动、文旅融合发展等全区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不断加大广播电视宣传力度。截至目前,《陕西新闻联播》《西安新闻》《区县时间》等播发新闻114条;《临潼新闻》电视栏目播出290余期,刊播新闻近2000余条。开设“文旅‘首位产业’发展大家谈”“聚焦区委全会”“千万工程书记谈”“新春走基层”等10个专栏,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二是突出重点,对外宣传提质增量。立足特色、发挥优势,充分宣介临潼实践、展示临潼形象。截至目前,我区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播)各类稿件8000余篇,临潼故事200余次登录《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平台,“学习强国”平台供稿量位居全市各区县(含开发区)第一,大报大台篇幅和次数再次实现新突破。三是移动优先,新媒体推送及时有力。积极发挥“临潼发布”权威信息平台作用,发布政务信息309余条。拍摄制作新媒体视听节目《临现场》《即刻临潼》,分别推送内容130余条、200余条。《看·见临潼》发布精品短视频290余期。继续加强《Kuangchi姐妹》《琳琳的Vlog》等新媒体栏目的拍摄制作,推出近40期。做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稿件推送工作,全年推送稿件1200篇。同时,通过栏目入驻“美丽临潼”官方微信导流的形式,推动新媒体栏目矩阵与平台矩阵串联组网,实现资源共享、平台互推、内容引流的目标,成功打造了全媒体矩阵3.0版。四是加强新闻监督,助推重点工作落地落实。紧盯安全生产、旅游市场、秦岭保护、生态环境等全区重点工作,扎实开展新闻监督,拍摄新闻专题曝光片47部,累计曝光问题161个。配合区政府办、区重点项目办、区燃气专班等部门,开展常态化新闻监督。(二)聚焦关键节点,统筹推进重点主题宣传紧扣重要时间节点,着眼区域重点工作,开展高层次、大范围、高密度、多频次的集中宣传报道,做到电视有影、报刊有文、网上有声。在全区“两会”期间,《临潼新闻》开设“聚焦‘两会’”专栏,全程跟踪报道会议召开情况;发挥“美丽临潼”“临潼发布”头部账号优势,对“两会”展开行进式报道;结合《临现场》《即刻临潼》《琳琳的Vlog》等栏目特点,对“两会”开闭幕式、代表委员声音等进行全方位报道。“两会”结束后,开设“两会声音”专栏,生动展示临潼一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可喜变化。在春节期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央媒高频聚焦我区假日旅游接待工作,刊发(播)各类稿件20余条。我区全媒体平台先后推出“‘龙行大运·道德模范拜大年’海报”、“Kuangchi姐妹非遗过大年”系列节目,开设“中国年·遇见临潼”等专栏,营造了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五一”期间,临潼旅游亮点频频亮相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重要栏目,市级以上媒体刊发我区旅游接待工作相关稿件100余篇。同时,融媒体中心全媒体平台“火力”全开,重要新闻平台和重点栏目几乎天天“满载”,期间发布各类新闻(视频)380余篇(条),全景展示“五一”我区交通出行之“畅”、党员干部之“诚”、旅游市场之“火”。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我们多渠道发力、强内容输出。市级以上媒体刊发相关稿件170余篇(条),全媒体平台刊发660余条。(三)注重载体策划,创新升级新闻产品内容一是全面启动《感悟临潼》城市精神内涵塑造项目。以“天南地北临潼人”“四季如画临潼景”“人文荟萃临潼地”“妙语连珠临潼赋”“耳目一新临潼事”“感人至深临潼情”“精彩纷呈临潼游”为主要拍摄元素,以1年为时间跨度,拍摄100期深度短视频节目。截至目前,向外推送54期。二是改版升级《临潼新闻》电视栏目。突出发展要求,以打造高品质新闻栏目为引领,扎实推进栏目结构优化、界面改版设计、内容丰富多样。在形式上,增设主持人出镜;在内容上,以《看·见临潼》短视频结尾;在设计上,推出新的栏目片头和字幕条。三是创新完善新闻采访方式。积极探索新型采访方式,如在线采访、远程采访等。(四)把好方向关口,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和“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不断强化政治家办台、办网、办媒意识,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始终把好新闻稿件和新闻产品内容文字质量关、舆论导向关,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五)夯实工作责任,扎实做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工作严格落实《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和有关工作细则,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明确安全播出各环节责任,把防范安全事故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加强日常监督,不断优化播出管理。组织安全播出和网络安全应急演练2次,维护播出系统14次,维护非编、上载等设备22台次,开展设备安全检查113次。圆满完成区两会直播任务,确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非论坛、两会等重要保障期时段的安全播出。全年未发生安全播出、网络安全事故。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24年,区融媒体中心以“外树形象、内聚民心”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为临潼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新闻舆论支持。先后获得陕西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先进集体、“学习强国”西安学习平台“供稿及应用优秀单位”、三秦都市报“新闻宣传先进单位”等荣誉,中心作品《临潼融媒独家专访电影华表奖〈树上有个好地方〉剧组》荣获陕西广播电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电视新闻类三等奖,《嬴哥心心念徐福的保健品李斯气得要报警!》荣获“陕西省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扶持项目电视类三类作品”,《电商赋能托起残疾人创业梦》等8件作品荣获西安广播电视奖,“即刻临潼”栏目入选西安市政企新媒体“清朗先锋号”。存在问题1、新闻宣传方式方法还需进一步创新;2、新闻宣传覆盖面和服务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今后工作打算1、突出精准,在做强正面宣传上持续发力。用好“统筹+落实+放大”正面效应工作方法,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瞄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大报大台大网重要版面、频道、时段、栏目,对外高频重磅输出临潼声音。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用好全媒体平台,丰富新闻产品,增强传播效果,创作出更多有份量有影响的作品。2、助推治理,在做好新闻监督上积极作为。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继续围绕全区中心工作,通过摄制专题曝光片等形式,适时适度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倒逼干部作风转变、工作责任落实、实际问题解决,助推基层治理革新和方式转变。进一步完善监督线索收集、采访拍摄、审核发布、问题曝光、问题解决反馈等工作流程和机制,让新闻舆论监督更好发挥作用。3、服务中心,在宣传载体创新上久久为功。进一步加大新闻产品内容创新力度,将精品短视频创推作为发力点。加强与华表奖获奖单位——西安席布鲁儿童电影制片有限公司的合作,深入实施《临剧场》精品文旅微短剧创推项目。在保持现有栏目推送频次基础上,策划推出《看·见临潼》精华版。通过产品内容创新,提高全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和服务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