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西安市临潼区委党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党员干部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党员干部轮训、培训·学术交流与研究·继续教育·政策研究与宣传 | |
住所 | 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街道陈沟村 | |
法定代表人 | 李向虎 | |
开办资金 | 2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西安市临潼区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1.47万元 | 226.8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未涉及法人变更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1.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党的理论的宣传教育,加强对教职工和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落实校领导班子学习制度和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有计划地开展学习会、研讨交流会等活动。2.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4期,培训学员2942人次。其中:新提拔处级领导干部延安精神再教育暨任职培训班1期,培训学员47人次;党员发展对象和重点培养对象培训班2期,培训学员211人次;党外科级干部“同心同德共奋进勇于担当善作为”专题培训班1期,培训学员66人次;新提拔科级干部培训班1期。培训学员47人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专题培训班2期,培训学员256人次;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1期,培训学员47人次;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强化培训班5期,培训学员94人次;区委党校选学课堂22期,培训学员1087人次。3.提升科研咨政能力。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校职能作用,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聚焦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38次理论研讨会提交5篇文章,获得一等奖1篇,同时荣获征文组织先进单位。完成市级课题立项4个,区委宣传部“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征文提交2篇文章,编发《领导参阅》5期。在理论前沿和研究领域积极引导了意识形态的正能量,发挥了党校智库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4.牢筑理论宣传阵地。主动延伸培训课堂,开展理论宣讲和送教下基层活动,全年宣讲66场次,覆盖全区各街道各部门,受益干部群众3647人次。其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积极备课,组织7名教师参加全国两会精神区委理论宣讲团,累计宣讲23场,覆盖1347人次;2名教师纳入党纪学习教育师资库,开展《条例》解读讲授11场,覆盖577人次,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32场,覆盖1723人次。严格按照保密宣传和三校三审一通读制度,全面加强“临潼党校”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坚持宣传工作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5.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重于内部人才的培育与提升,积极构建传帮带机制,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对子,通过一对一指导、集体备课、观摩教学等形式,助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同时,大力支持教师到上级党校进修学习,累计选派5人次参加各类专题培训与学术交流活动,使教师们及时掌握前沿理论与先进教学方法,拓宽视野、更新观念,为党校教学科研水平的稳步提高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6.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组织党员定期到社区报到,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关爱孤寡老人等服务活动达10余次。先后参加学雷锋志愿活动、民法典宣传、居民义诊活动、儿童红色教育、防诈骗宣传。年中,在评议环节,党校与社区双向互动,社区对党校报到党员服务评价优良率达90%,党校也对社区协作配合提出建设性意见,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与服务质量。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区委党校始终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使命,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扎实推进“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强化使命担当,狠抓主业主课,积极发挥区委党校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为锤炼临潼铁军,助力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新局面,奋力谱写临潼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主动作为,圆满完成区委和上级党校交办的各项任务。三、存在问题1.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教师年龄结构偏大,中青年骨干教师数量不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吸纳不足,导致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究其原因,人才引进力度不够,招聘渠道相对单一,对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吸引力不足;兼职教师聘请机制不完善,缺乏与企业、政府部门等的有效沟通协作,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优质师资资源。2.科研成果转化渠道不畅。部分优秀科研成果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未能有效对接实际工作需求,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或政策举措。主要是由于与政府部门、企业合作不够紧密,缺乏常态化的合作交流机制,对区域发展的实际需求了解不够深入;科研成果推广平台建设滞后,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手段,导致科研成果难以被社会各界广泛知晓和应用。四、今后工作打算1.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坚持校领导班子带头学,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培训、集体交流。选派精干力量参加区委宣讲团,开展宣讲30场次以上。做好三中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配合区委组织部,举办区管干部专题研讨班。2.推进党校分类建设。根据全市县级党校分类建设方案,制定配套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内培外引、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教师政治与业务素养。优化课程体系,依据不同培训需求,开发特色理论与实践课程,突出地方发展案例教学。改善教学设施,配备先进的多媒体、研讨室等硬件。强化科研咨政,深入基层调研,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区委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建立与其他党校的交流合作机制,共享优质资源,拓宽办学视野,全方位推进党校分类建设工作高效开展。3.扎实推进基本培训。一是准确把握基本培训实质。引导教职工充分认识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的重要性,准确理解和把握基本培训是干部教育培训中具有基础性、主体性、牵引性的培训任务,是党校的必修课。二是科学设置基本培训班次。会同区委组织部对应训对象全面摸底、精准测算,完善基本培训方案。设置进修班、培训班、专题研讨班等3大类基本培训班次,灵活安排3天到1个月的培训学制,提升教育培训供给与岗位职责需求的匹配度。三是建立基本培训课程体系。全面落实省、市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工作推进会精神,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四是丰富教学方式方法。综合运用专题讲授和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围绕党的创新理论西安实践、本地优势文化资源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加大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力度,增强培训效果。五是完善教学评估反馈。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抓教学研究工作机制和教学评估反馈机制,学员随课打分评估,及时公开评估结果。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教师每月集中学习、集体备课,强化日常管理,全面掌握教师动态。建立教师评价体系和良性竞争机制,对师品师德、教学科研、职能发挥等量化考核。切实做到教师授课讲政治、党校讲坛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二是实施师资培养计划。加强名师队伍建设,力争三年内培养1名以上在全市乃至全省有知名度的专家型教师,3名在全区有影响力的优秀教师。每年选送3名骨干教师赴省委党校等上级院校学习,选派1名教师赴基层实践锻炼和蹲点调研。5.强化科研咨政工作。落实《决策咨政工作管理办法》。围绕省委全会、市委全会、区委全会部署要求和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突出质量比数量更重要的精品意识,每年编撰《领导参阅》不少于4期,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报送不少于4期。每年立项市委党校课题不少于3项,依据《关于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形成教学和责任体系,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6.持续突出从严治校。建立教职工和学员落实党规党纪、校规校纪的常态化督查检查机制,完善《学员管理实施细则》,健全优秀学员评选机制,不断弘扬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营造正气充盈的党校校风。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