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中医医院

神木市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 2025-04-08 16:14
单位名称 神木市中医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服务。传统特色中医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陕西省神木市东兴街北段23号(17号商住楼1-201)
法定代表人 牛永亮
开办资金 318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定额补贴
举办单位 神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440.86万元 17080.33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中医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38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具体业务工作(一)党的建设方面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一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召开支部党员大会4次,召开党支部委员会12次,支部书记讲党课2次,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传达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榆林市委、神木市委、市卫健局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召开理论中心组、主题教育等专题学习会议12次。二是组织院领导及中层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按照开班仪式、2次分组研讨、网上自学、专题讲座等环节做好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的学习贯彻工作。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一是进行党支部副书记补选工作,并对委员进行了明确分工,进一步规范化支部工作。二是召开民主生活会2次,组织生活会2次,重点岗位人员谈话1次,党员谈话1次,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交流思想,检视问题,明确方向。三是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红色历史演出6次,传承红色文化,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3.深入开展医疗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制定《2024年神木市中医医院医疗领域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在公众号公布整治内容、举报方式、举报电话,已开展专题会议13次,警示教育片学习3次,党风廉政基地实地参观1次,深入开展全院科室“拉网式”排查自查4次,建立总台账问题85条,新建《神木市中医医院自行采购与院内议价管理办法》、《神木市中医医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管理制度》等制度13条。(二)中医品牌建设方面1.加入西安市红会医院骨科联盟,持续引进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深圳市中医医院、陕西省中医医院专家来院坐诊,免收专家挂号费,诊疗服务人次约3000人次,组织专家进机关、进企业义诊活动3次。引进全国第七批名老中医药传承指导老师李惠林传承工作室、长安张氏升清降浊学术流派鱼涛传承工作室。2.加大医联体医院建设。截止目前我院已建设成为“陕西省中医医院医联体医院”“陕西省甲状腺疾病临床医学研究网络协同中心”“榆林市中医医院医联体医院”。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互补互利原则。3.加速推进神木市中医医联体建设。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分级诊疗机制和双向转诊。(三)重点专科建设方面1.我院与陕西省中医医院的脾胃科、肺病科建立了科室帮扶。帮助提升我院的脾胃病科、肺病科的整体实力和医疗服务水平。通过协议,两个科室可以相互协作,分享经验和资源,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服务。这种合作方式也有助于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学术交流,推动科室业务迅速发展。2.加大“两专科一中心”的建设。继续加强了我院脾胃科、针灸科专科建设,鼓励学科带头人进修学习。加大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2024年10月13日-2024年11月10日,我院针灸科进行了为期四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为镇卫生院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百余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培训了针灸、电针、牵引、儿童捏脊、摸腹等基础的中医适宜技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四)人才培养方面1.邀请外院专家来我院进行学术和健康教育讲座5次,先后选送14名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医疗各类学术会议36人次,院内医师人员开展业务培训13次。2.医联体上级专家共计坐诊50余次,来院指导科室建设、学术传承、科室带头人培养。3.积极参加市政府卫健局组织的“西学中”学习班第一期30人,打造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4.持续开展师承教育,加强传承人才培养。全年总计培养院内师承13名、市级师承5名、国家级师承6名。每月对师承医生进行考核及师承笔记的检查,同时制定了我院师承的年度考核和结业考核制度。(五)医疗业务工作方面1.充分发挥中医药和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除了应用中药饮片、中药颗粒外,还大力在临床应用上开展了普通针刺、电针、推拿、穴位注射、拔罐、艾灸、刮痧、耳针、埋线疗法、重针治疗、中频治疗、微波治疗、牵引、走罐治疗等适宜技术。2.“中医优势病种专科”建设方面:肺病科:我院引入电子支气管镜技术,成功开展84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使患者诊断和治疗更精准;3.2024年5月28日我院相继与北京、上海各三级甲等医院建立远程会诊机制。实质性解决了老百姓三甲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方便了老百姓患大病重病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名医名专家的诊疗服务。4.我院相继成立多个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其中针灸科:“殷克敬传承工作室”;脾胃病科:“米氏流派传承工作室”、“张氏升清降浊流派传承工作室”、“杭氏流派传承工作室”。陕西中医药大学王瑞辉校长和杜旭教授长期坐诊针灸科,指导并协助针灸科发展;全国名老中医米列汉教授、陕西省中医医院鱼涛教授及团队成员、陕西省名老中医杭共存专家、全国基层名老中医杭再存专家常年坐诊,指导并协助脾胃病科发展。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开展了对口医疗支援及网络远程会诊,指导并协助肺病科发展。2024年11月7日,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姚政副院长、龚亚斌等四位教授签约成为我院特聘教授;2024年12月14日与西安红十字会医院签约成为成员医院。(六)强化护理工作1.每月召开护士长会议,每季度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分析、总结、整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强化护理安全教育,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差错因数,提升护理服务质量。3.全年组织护士长护理查房12次,护理部进病房查房240次。(七)强化文化宣传工作举办“神木市第三届中医药文化节”,全年义诊45余次,开展中医文化进校园11次,向市民发放院报、医院宣传册5000余册。(八)信息化建设1.新增上线了电子病历四级模块、远程会诊系统、医保DIP系统、临床用血系统、PACS自助打印系统、病历质控系统、固定资产盘点系统、检验检查报告自助打印系统。2.硬件方面完成了本院区弱电线路的整改、配套软件相关的服务器部署、时序器部署以及钟楼院区、人民广场院区网络改造和系统配适工作。(九)加强安全生产工作1.细化分解卫健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管控指标,完善安全生产网络组织,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分管领导责任,使安全生产工作分工明确,落实到人。2.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教育、培训,营造安全生产氛围,使大家认识到安全就是效益,抓业务工作就必须抓安全,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安全运行。3.加大安全巡查力度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落实24小时总值班巡查制度。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全院门诊量159003人次较2023年135806人次增加了17%;出院8236人次较2023年7710人次增加了6.8%;医疗业务总收入7991.52万元较2023年7755.42万元增长了3.04%。三、存在的问题(一)现代化医院管理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二)人才引进及培养需进一步加强。中医人才短缺,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及专科技术人员如精神卫生科、心里咨询科等严重不足。(三)医院发展空间不足。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及颈肩腰腿疼痛中心、康复科、治未病科、制剂室等建设因场地空间制约不能深入推进。(四)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有待加强。特色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促进全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发挥的带头和指导作用还要进一步加大。四、改进措施(一)结合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医院管理改革,构建权责明晰、科学高效的管理组织体系,提升服务意识和效能。(二)以公立二甲中医医院头衔,吸纳中、高级中医药人才加入。(三)持续推进“一院三区”基础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中医门诊、腰腿疼痛中心、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康复科等。(四)加强与上级中医医院协作关系,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持续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医院支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制度,将党的领导融入医院管理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2.全面围绕“一个中心”(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瞄准“一个目标”(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坚持“一条主线”(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推动“三个转变”(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聚焦“五个新”(构建新体系,引领新趋势,提升新效能,激活新动力,建设新文化)。(二)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打造区域医疗中心。1.加强专科能力建设。提升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提升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老年科、康复科、肿瘤、精神卫生、眼科等专科疾病防治能力。继续做好“两专科一中心”的建设,推广中医适宜技术,让更多的基层医生受益,更好地服务百姓。2.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巩固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建成互联网医院,推动网上诊疗、预约上门护理及上门实施中医适宜技术等服务,开展多学科诊疗模式,丰富远程医疗服务内涵。3.加大综合协调力度。持续发展一院三区,有序将中医特色诊疗科室进行搬迁,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1.推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培养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良、传承有序的中医药队伍。2.做好个人能力与薪资待遇的正确调配,加大人才引进,做好人才储备,减少人员流动。3.搭建不同层级的人才梯队,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296361XM761082111A2101有效期自2019年01月28日至2034年01月27日发证日期:2024年09月03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由陕西省中医系统血液透析质量控制小组《关于举办首届中医系统血液透析护理操作技能竞赛的通知》中神木市中医医院血液透析室荣获优秀奖;榆林市科学技术协会、榆林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榆林市第十一届优秀科技调研成果评选结果的通报、榆科协发[2024]69号神木市中医医院----高玉梅、訾国凯、武飞转、牛芳、李刚撰写《神木市成人高血压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荣获榆林市第十一届优秀科技调研成果三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