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碑林博物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收藏展览文物,宏扬民族文化。文物征集、收藏、保管;文物展览;文物及相关研究:文物研究,博物馆研究,历代碑石研究,石刻艺术研究,文物保护研究,文物宣传,文物讲解,历史知识普及。 | |
住所 | 西安市三学街15号 | |
法定代表人 | 周萍 | |
开办资金 | 65841.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补助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文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5841.7万元 | 121808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碑林博物馆 | 从业人数 1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西安碑林博物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文物局“13457”工作路线图,围绕改扩建工程,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1月,我馆实施低票价运行,在局部开放的情况下,全接待境内外观众109万人次,参观人数创历史第二新高。门票收入970.57万元;提供讲解服务2.5万余批次;总支出6.1亿元,完成预算支出96.98%,支付金额创历史新高。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坚持全面从严,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1.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班子建设。强化落实领导班子“一岗双责”制度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2024年共召开党委会30次,研究议题117项;召开馆长办公会32次,研究议题224项。认真开展领导班子综合研判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选拔任用副馆长1名。制定馆党委1号文件《关于切实加强党委领导统筹谋划事业发展全力推进碑林改扩建工程的意见》,确定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根据既定任务和时序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2.强化思想建设,夯实理想信念。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带头作用,把“第一议题”作为党委会讨论决策事项、研究部署工作的思想引领和首要内容,全年组织学习30次。提升学习的理论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修订西安碑林博物馆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制定2024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意见,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0次;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做到全员覆盖。3.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立馆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和专项学习计划。开展集中学习8次,参与党员干部120人;邀请市委党校教授开展专题讲座;前往陕西省女子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制作党纪学习教育宣传展板和廉政文化主题专栏,将古代廉政文化作为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补充。落实巡视巡察整改,对十三届省委巡视中我馆涉及的问题进行梳理,对已经完成的整改事项,开展“回头看”,做深做实“后半篇文章”。各党支部开展学习6次,组织党纪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4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在支部讲授专题党课。4.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基础。组织谈心谈话30余次,党委书记带头讲党课1次;完成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组织参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知识竞赛、“读好书、求新知、强本领”征文等活动;参与五星级支部验收评定工作,我馆第二党支部被评为五星支部;组织开展“播撒绿色寄情于林”“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党日活动。5.强化意识形态引领,筑牢党风廉政防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好用好各类媒体和宣传阵地。积极开展第36个保密宣传教育月活动,发挥窗口单位的正面引导作用。紧紧围绕改扩建工程、清廉陕西建设、项目廉洁推进等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转发案件通报和党纪法规解读70余次;开展节日期间监督检查9次。加强廉政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建设,2024年,共接待97家单位2270人次,提供廉政讲解998批次。6.落实省委“三项机制”,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深化“三个年”活动要求,举办“中层以上干部作风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老师进行授课;组织参训人员到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分馆调研学习交流,取得预期成效;组织举办3期“碑林青年文博讲坛”,6名青年干部参与。7.发挥群团纽带,凝聚发展动能。工会有效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作用,重视“送温暖、献爱心”工作,开展春节、端午等节日职工慰问工作;组织职工开展健康体检、冬季健步走、主题观影等活动。团总支充分发挥先锋作用,组织全馆团员青年赴昭陵博物馆、乾陵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等地参观学习。8.发挥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坚持产业帮扶、项目帮扶和文化扶贫相结合,确保法官庙村脱贫成效不反弹,实现重点监测户零增加;落实帮扶资金15万元,建设汽车零配件小型加工厂;恢复耕地50余亩;组织“文化振兴乡村翰墨谱写华章”西安碑林书法进山阳交流研学座谈会;开展“碑林书法进乡村”特色教育活动30次。二、围绕重心,破难攻坚,扎实开展业务工作(一)全力推进改扩建工程建设。3月,在省财政厅、省文物局的指导下,我馆成立发债小组,于9月发行地方专项债务30000万元,解决工程建设资金缺口问题。工程施工已完成总量的68%,北区建筑主体结构封顶,正在推进装饰装修及安装工程施工。东西区完成建筑装饰及安装工程施工。老馆区完成地下管廊主体施工,基本完成局部墙面维修改造、管线安装工作。完成314件组碑石文物搬移工作,其中曹全碑等43通大型碑刻已落位新场馆,完成老馆区第二、第三展室43种上展文物调整工作。完成展陈施工招标工作(三个标段),确定展陈大纲,启动展陈施工。(二)文物为本,展示、保护、研究并行。1.展览科研提质增效。充分利用馆区现有空间,举办“石墨镌华——西安碑林名碑拓本展”“平庐内外——董作宾的学术世界”等展览;赴福建举办“桃花依旧——唐代诗人墓志拓片特展”。2024年,共举办展览8个。出版《碑林集刊》第28辑;举办《读毗伽可汗碑再思考唐厥关系》等学术讲座4场。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唐开成石经研究与保护”结项,“陕西珍贵碑刻拓片版本整理与研究”获批立项。积极推进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5项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2.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珍贵文物隔震保护项目(二期)”,项目投资2900余万元,2024年完成40件文物共51台防震设备安装工作。实施“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项目投资1900余万元,2024年完成文物数据采集总量的66%。“西安碑林古建筑群保护修缮项目(一期)”项目投资280余万元,完成一、五、六号碑亭、照壁及石台孝经亭修缮工作并通过验收;“项目(二期)”完成西配殿形制调查及稳定性评估。“西安碑林防雷升级改造工程”项目投资180余万元,完成12处文物建筑、4棵古树名木等重点部位接闪装置及接地装置安装并通过专家初验。成功立项“东配殿修缮加固项目”“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修复项目”“陕西文物图书中心及馆藏古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3.交流合作卓有成效。组织海峡两岸临书展台湾获奖代表参访西安;“临古开新共书辉煌——西安碑林海峡两岸临书展(2023-2024)”走进台北、南投,7名同志先后随省文物局代表团赴台参与临书展展览活动。我馆5件文物参与日本“空海KUKAI——密宗东渐与曼荼罗世界”展,3名同志赴日参加展览活动;举办“西安碑林第二十九届国际临书展”。与法国国家遗产学院签订合作备忘录,就开展文化遗产科技保护、培养青年人才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选派1名职工赴法国参加国家文物局“2024年石质文物保护技术出国(境)培训项目”。4.公众服务效能增强。2024年,在馆内及曲江第十小学等10余所学校开展“文润中华字在碑林”等教育活动百场。推出“上巳游春”等线上课程85期。研学案例“蒙童启智诵读经典”获评“文化遗产研学十佳案例和十佳线路遴选推介活动”优秀研学案例;我馆获评“2024‘典赞·科普西安’评选活动”年度优秀科普教育基地,教育活动“书香润心翰墨传情”获评年度品牌科普活动。协调省博协文化产业专委会会员单位参与“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主会场活动及第十届博博会。数字文创“数字化开成石经”“碑林华章虚拟舞蹈诗剧”在首届陕西文物数字文创大赛中获奖;文创产品《精装西安碑林名碑》入选2024“陕西好礼”年度推荐名录。(三)加强管理,夯实基础。核算新馆开放后最大承载量,推进门票价格调整事宜;完成机构编制调整方案,并向省局及省委编办上报;开展开馆活动策划、新讲解词编撰及智能化设计等工作。加强制度建设,修订我馆《科研人员及科研工作管理办法》《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等制度。严格规范项目工作流程,组织“珍贵文物隔震保护项目(二期)”等项目招议标68次,项目验收26次。制定我馆《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等安全工作方案4项。开展消防演练2次、安全警示教育培训5次、安保人员培训36次,切实增强职工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开展文物、古建消防安全检查330余次,排除隐患100余处;联合公安碑林旅游警察大队、柏树林派出所等执法部门开展反恐防暴应急演练、扫黑除恶法制宣传等活动,实现第38个文物安全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