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失业保险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失业保险申报、登记、扩面、核对以及基金管理、发放工作;开展失业动态监测工作;就业失业登记工作;开展全市就业创业培训统计及参与市本级就业创业培训监管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西沙常乐路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白红波 | |
开办资金 | 13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2.2万元 | 85.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失业保险经办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和省社保局指导下,全体人员以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为己任,锐意进取、奋力拼搏,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市失业保险收、支“双增长”和经办队伍、社保基金“双安全”。一、主要工作(一)聚焦广覆盖、保生活,兜住失业保险底线。严格落实经办“四取消”要求,畅通申领渠道。全年为4462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4509万元、42名失业人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32万元,为1864名失业人员代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412万元,为35名领金失业人员发放职业培训补贴13万元,向省外转出失业保险费98万元。(二)聚焦防失业、促就业,兜准助企纾困底线。全年,为4288户参保企业减轻失业保险费负担约27400万元,为1642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10338万元、惠及职工183783人,为4906名参保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604万元,为99户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209万元。(三)聚焦防风险、保安全,兜牢基金安全底线。一是把守护好失业保险基金安全作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行动,全面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问题巩固行动。二是有序推进社会保险领域集中整治工作,通过召开会议、对疑点数据开展“回头看”、深入县区企业调研暗访、听取服务对象建议意见等,发现突出问题、改进工作流程、健全完善制度,全力提升服务对象的体验感。全年,已追回380人多享受的失业保险待遇332.76万元;对问题突出、追退不力以及拒不退还者,将移交相关部门处置。三是按照省社保局统一安排及时开展吴旭案件“以案促改”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内控机制,整改整治了存在问题,警示教育了干部职工,筑牢了基金安全防线。(四)聚焦强包扶、促振兴,全力推动巩衔工作。中心负责清涧县秀延街道幸福嘉苑社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驻队包扶和绥德、清涧两县脱贫人员就业帮扶工作。中心两名副科级干部(分别为:第一书记、驻队工作人员)驻队帮扶,全体党员干部带头为包扶社区捐款1.3余万元。中心定期研究驻队帮扶工作;主要领导每季度带队赴驻地调研指导、看望驻队人员和困难家庭,现场解决重点事宜,定期到绥德、清涧两县督导调研就业创业工作;协调县人社部门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建零工驿站、开发公益岗位,指导帮助脱贫劳动力、大专(技工)院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包扶、帮扶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五)聚焦抓作风、促提升,开展“五比五看五争”。根据《市人社局党组印发〈关于开展“五比五看五争”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中心高度重视,高位推进,成立了由中心主任总负责,中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为成员的作风建设考核工作专班,印发了《关于开展“五比五看五争”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按照确定的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12月31日,召开会议对中心、科室及全体人员进行了量化考核,评选出4名“先锋党员”,为5个科室颁发了学习先进、纪律先进、效能先进、服务先进、实干先进“流动红旗”各1面;下一步,中心将按照“紧扣中心、服务大局,思想从严、作风从严,振奋精神、扎实工作”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通过自查整改、健全制度、运用“三项机制”等方式,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服务不优等问题,打造忠诚、干净、担当、作为的社会保险经办队伍。二、主要做法及亮点工作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历程,能取得一定的成绩,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统一调度,失业保险沿着正确的航向行稳致远。一年来,在市人社局领导和省社保局指导下,中心领导服从指挥、听从调度,全面协调、积极协商,亲力亲为、调查研究,带领全体人员守正创新、先立后破,单位外在形象和职工自身素养得到全力提升,失业保险社会地位和功能作用日益显现。(二)市级发放,失业保险经办工作高效且安全规范。目前,我市失业保险实行省级统筹,各县市区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和市本级两个经办窗口负责业务受理、初审,市级经办机构统一复审、审核后发放各项待遇,确保了审核规范、发放及时、基金安全。(三)强化宣传,失业保险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今年以来,以市人社局官网为主阵地,先后在人社要闻栏目发布工作动态10条;在陕西农村网三秦纵横栏目和榆林日报发布新闻稿件各1篇。同时,在榆林中心城区10条公交线路100辆公交车尾屏滚动宣传失业保险政策,经协调将公交“常乐路站”更名为“市失业保险经办中心站”。(四)勇于创新,失业人员服务平台全面上线试运行。榆林失业预警和失业人员服务平台已建成并全面推广应用,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公共就业培训服务体系,辅助决策、内核,失业监测预警由点扩面,并通过线上线下对经办机构和参保单位的业务人员进行轮训。(五)优化服务,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感已越来越好。从4月1日起,将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的经办窗口和中心驻地的便民服务点升级为综合柜员制经办窗口,并在“陕西社会保险”APP、“榆林人社”微信公众号和榆林人社政务服务网等服务渠道开设了榆林失业服务专区,在两个窗口设立自助查询机,实现了“一网”“一窗”经办服务模式和“一次办好”目标。(六)争取资金,办公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在市人社局、财政局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中心争取到部分经费,建成了档案室、多功能会议室,整理了库存档案,修缮了办公楼的屋面、外立面,更换了门、窗,改造了弱电、强电和采暖等设施。三、当前存在的问题一年来,中心应该说收获满满,但由于各种条件所限,仍存在以下问题。学习动力不足与形式单一并存。部分工作人员对理论学习缺乏内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了完成上级要求而被动参与,缺乏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加之学习形式较为单一,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敷衍了事的态度。四、整改措施(一)积极配合市人社局党组,全力推动中心干部任命和空缺职位补充、紧缺人才补给,完善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干部职工的工作效能。(二)提高工作人员对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避免为了完成上级要求而被动参与,调动工作人员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创新学习形式。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要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市人社工作会议精神,以社会保险为主题主线,全面启用全省统一的失业工伤信息管理系统,全力推进业务账务一体化进程,切实开展好“五比五看五争”,做强做好做优失业保险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加强政治理论武装。在市人社局党组的领导下,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尤其要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二)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市人社局门户网站、榆林中心城区公交车尾屏和“人社工作进园区”“社保服务进万家”等渠道,加大政策宣传,全力参保扩面,力争2025年末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0万人。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科长以上干部上讲台,开启培训工作新局面,全力提升全市经办队伍理论素养和从业水平。(三)落细助企纾困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保险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功能作用,落实落细落好失业保险各项惠企利民政策。(四)守好基金安全底线。持续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问题巩固提升行动,加强警示教育,积极开展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或挪用贪占社保基金等违法行为宣传,多措并举追回多享受的失业保险待遇,切实维护好基金安全。(五)强化失业人员服务。全面推广应用榆林失业预警和失业人员服务平台,加大失业动态监测预警范围,用好用足失业保险政策,让失业人员尽早就业创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六)深化干部队伍建设。积极配合市人社局党组,全力推动中心干部任命和空缺职位补充、紧缺人才补给,完善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干部职工的工作效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