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长县> 子长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子长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8 15:58
单位名称 子长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城乡居民提供社会养老保险服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参保登记、个人账户建立、养老金发放、生存认定、丧葬费发放等工作。
住所 陕西省子长市石窑坪人力资源大厦五楼515室
法定代表人 吴昊
开办资金 17.3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万元 0.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在人社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21581人,领取待遇人数为38127人,发放养老金9497.89万元,发放率100%,月人均待遇水平为213.37元。通过“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对待遇领取人员进行生存认证,完成认证人数为39775人。特殊群体人数为10006人。到龄人员人数为4688人,发放工龄补助523.07万元。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办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案150件,共收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12243.73万元;累计发放被征地农民生活补贴589.85万元。二、取得的社会成效:(一)提高社保经办和风险管控能力。按照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风险排查和专人专职岗位责任设定,做好排查整改工作、规范业务流程,严格执行上级统一部署,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高经办能力,积极探索基金安全运行的有效途径,确保基金安全。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落实了4名稽核人员,定期开展稽核,采取书面稽核、实地稽核和举报稽核,稽核确认资料及时归档,程序规范、扎实有效。(二)加强社保基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有效的内部稽核制度,对业务风险防范控制情况的评价,各科室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专项监督检查行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立了完善的工作台账。(三)主动开展数据筛查。核实疑点数据,与公安、卫键、民政和银行等部门沟通协调,采取数据比对、走访调查、当面核对、查阅档案、检查原件等多重手段进行核查。(四)优化待遇核定、发放流程。待遇是系统自动生成;定期在核定待遇前对参保缴费、待遇发放状态、待遇资格确认、服刑情况等进行比对;待遇发放审核全部实现系统内办理,没有手工审核的情况;待遇调整和补发单月待遇超过700元、补发三个月以上或1000元以上和死亡一次性支付3000元要有风险预警,市级审核,每月待遇发放不成功业务由乡镇经办人员负责追要卡号复印件,科室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签字后方可进行再次推送。(五)严格把控待遇资格确认管理。为了确保待遇资格确认的工作质量,各镇(街道办)每月上报死亡信息报表;建立了与民政、公安和计生的跨部门数据比对;自主确认结果已经嵌入业务经办系统;核心确认、社会化服务确认结果建立了初审复核机制,待遇发放与待遇资格确认由不同人负责,从源头上遏制多领冒领待遇的增量问题。并通过群发短信14万余人提醒广居民通过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进行待遇资格确认工作。(六)细化基金财务管理。严格执行《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户按月上解财政专户,支出户按月申请发放资金。会计、出纳、银行对账机制完善,与合作银行签订了协议,并对其义务、违约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合作银行对待遇发放信息与银行账号信息不一致情况进行核验、提示、停止支付。账户信息变动与审核人员手机进行绑定,落实了收入户、支出户账户变动提醒功能。(七)解决社保卡使用覆盖问题。我市待遇人员37852人,使用社保卡37806人,未使用46人,使用率99.88%。对未使用社保卡人员已向各乡镇下发花名册进行督促更换,对于居住在市内瘫痪行动不便人员,我们已经联系了农行进行上门服务,对于居住在市外或省外且行动不便人员,我们也正在咨询相关部门,下一步会解决这部分人员,争取社保卡全覆盖。(八)健全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待遇发放银行账号、待遇发放状态等关键信息变更、待遇补发、个人账户一次性支付等高风险业务设置了初审、复审功能且权限互斥;大额支付、多次补发、死亡注销后回复参保、待遇手工调整等设置了预警功能;系统管理人员与业务经办人员相互分离;用户实施实名制管理;离职离岗人员已经注销系统权限。(九)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在子长市袁家沟移民安置点、子长市芽坪移民安置点、等16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开展“政策面对面,服务零距离——2024年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此次活动于11月15日至21日在全市开展,旨在进一步深化“三个年”活动,持续加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解读,推动经办服务持续优化,增强全社会参保意识,推动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广泛开展了社会保险政策宣传活动,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关业务政策进行了现场宣传,针对“待遇调整、手机APP推广使用”等社会关注度高的政策法规、业务办理流程进行了重点宣传解读,共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品5000余份,接受了群众的现场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社会保险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十)提高社保经办人员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通过开展岗位练兵和业务学习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社保经办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加强对基金管理政策和法纪法规学习,增强工作人员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自觉抵御各种不良诱惑,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行。三、存在问题:1、城居保工作的核心在系统,重心在基层,各镇(街道办)业务经办人员短缺,都不同程度兼职其他业务,并且工作人员流动快,导致业务经办效率不高。2、尽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大量宣传,但也有极少数群众认识程度不高,有待进一步深入政策宣传。3、高龄人员因牙齿脱落,容貌变化,导致手机APP待遇资格识别确认不成功。4、“八大员”系统与养老保险系统不同步,暂停待遇人员待遇资格确认后,养老保险自动产生补发,“八大员”人员不产生自动补发数据。四、整改措施:1、经办机构人员业务量大,积极协调人社部门充实基层人员力量。2、部门之间的工作联动需进一步完善。经办风险防控数据共享程度不高,待遇领取人员死亡时间、服刑时间界定难度大,加快与公安、民政、卫健、司法等部门的数据共享。3、多组织业务经办、基金管理和稽核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4、异地搬迁跟进服务在后台保留原参保地信息,以便及时提供优质服务。5、做好待遇资格认证工作。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确保全市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城乡居民按时、足额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进一步防范化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安全风险,有效遏制欺诈、冒领养老金行为,全面提升网上经办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健康发展,扎实做好2024年度“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成果巩固加强。强化目标管理,深入宣传发动,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加强督办指导,将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实施好、落实到位。二是进一步做好参保扩面工作,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加强宣传动员,提升整体居民缴费档次,切实加强对养老金收缴、发放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三是进一步加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征缴工作,做到应缴尽缴,加强财政专户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完整运行。四是进一步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规范业务程序,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