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陕西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陕西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陕西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8 15:36
单位名称 陕西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陕西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知识产权制度的宣传普及工作;承担知识产权信息咨询服务工作;承担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核准使用的技术性工作;承担规范陕西地理标志使用和促进区域品牌提升发展工作;承担省知识产权局交办的其他事务性工作。
住所 西安市雁塔路11号
法定代表人 周澎
开办资金 107.34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5.76万元 72.66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领导班子聚焦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党组工作重点,紧紧围绕创新主体发展需求,深度聚焦优势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积极靠前服务创新主体,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利用、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以及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水平整体提升,为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贡献更多“服务中心”力量。(一)主业焕新,稳促知产服务高质量一是专利信息服务多向发力,服务区县、助企解困、信息利用创新高。截至2024年底,经过升级完善的陕西知识产权信息云服务系统,用户数量达到649个,检索访问量超过62万次,下载量突破1万件次。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相关工作,进行调查统计,制作分析简报,为我省神木、府谷两县知识产权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全年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信息推送、专利检索分析、信息咨询等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达3千余人/次。二是专利导航工作向新探索,区域规划类导航项目取得新突破。聚焦西安高新区重点产业,创新性提出采取静态匹配分析和动态协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全省首个区域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形成《西安高新区以区域布局为目标的专利导航分析报告》《西安高新区区域规划类专利导航分析简报》及《西安高新区区域规划专利导航图谱集》等成果物,并在西安市高新区举办导航成果发布会,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省内其他地区开展类似研究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三是TISC工作稳步推进,数据调查统计及典型案例挖掘工作更有深度。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部门完成WIPO-TISC进展与需求评估、知识产权数据库使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重要网点服务成效、知识产权数据利用及需求以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助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等多项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收集和填报工作。总结自身经验做法,深挖典型,形成《专利信息助力国产化肿瘤放疗设备技术突围》《专利导航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综合能效提升》《专利导航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综合能效提升》《专利导航来指路产业创新加速度》《聚焦核心技术,专利导航助力企业创新发展驱动力》5个典型案例。四是地理标志工作持续向好,协同保护及支撑企业发展成效更加凸显。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核准工作稳中有增。全年共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6次;对汉中仙毫、定边羊肉、富平柿饼等40家经营主体的用标申请进行专家评审。截止12月31日,全省累计399家地理标志产品使用专用标志经营主体;集体/证明商标使用专用标志经营主体644家;全年新增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企业24家,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备案经营主体282家;办理农产品地理标志转化31件。协助各地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解决地标备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地标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地理标志相关数据统计工作持续发力。完成《2023年全省知识产权创造状况》《2023年全省各市(区)知识产权单项工作》《2023年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执行情况暨知识产权强国强省建设督查检查处室评分表》《全省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监管年度报告(2023年度)》,在2024年地标产品抽检项目中,为相关检验检测机构提供用标企业信息和数据支撑。地理标志产业摸底调查工作愈发精准。年度内对全省12个市(区)开展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摸底调查工作,形成全省地理标志分布和发展情况报告,完成陕南三市(汉中、安康、商洛)的区域地理标志发展《简报》,为有关部门科学决策及政策制定提供重要数据支撑。五是知识产权运营工作循序渐进,专利转化运用助企解困多链融合更促效能。指导西咸新区建成太阳能光伏、智能网联汽车和氢能等3个重点产业“专利池”,为西咸新区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知识产权运营转化、技术升级、招商引智及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承办陕西省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知惠行”专项活动;秦创原知识产权运营转化对接活动(增材制造专场)活动,撮合陕西省农村信用联合社与省知识产权局签订《商标地标增信,金融赋值赋能,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促进专利技术与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及人才链深度融合。六是项目研究工作成效突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拓渠引水牵线搭桥更具参考价值。年度内,深入镇安县、黄陵县工业园区、铜川市耀州区大数据产业园等地,开展调研工作,走访重点企业,深挖企业需求,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形成《陕西省县域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系列简报》《陕西省县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项目工作报告》,完成《黄陵县苹果新品种商标预警报告》《延安苹果商标监测预警报告》《医用高频电刀专利信息分析简报》和《陕西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白名单”双向推送机制》课题研究,完成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进一步助力科技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银行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能力和效率,畅通信息渠道,搭建银企知识产权信息交流桥梁,为我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七是知识产权人才培训效果显著,满足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人才需求更趋多元。全年累计举办专利信息检索技能培训、地理标志业务培训、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培训、知识产权经理人培训(初级)、国际专利申请流程策略讲座以及专利代理师考前培训等类型培训活动18期,累计培训2千余人/次,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顺利举办2024年度全国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西安考点考务工作。2024年西安考点报名人数较2023年增幅12%,通过人数增幅10%。1名工作人员完成WIPO-TISC员工认证项目课程的学习,通过考核评估,入选全国首批WIPO-TISC认证员工;1名同志取得高级技术经理人结业证书。选派人员参加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第八届丝博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节、全国知识产权强省暨区域知识产权工作培训等多项活动,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技能。(二)打造亮点,助力西部示范展风采一是开展陕西省地理标志挖潜赋能乡村振兴县域行系列活动。共有44项地理标志培育对象参加路演,有效挖掘一批地域特点鲜明、品质性状独特的特色产品,建立县域地理标志的培育梯队,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为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二是聚焦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和创新驱动发展。面向企业服务过程中,从专利文献检索分析和竞争情报发掘入手,提炼形成《发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骨干节点作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护航》入选“2024年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优秀案例”。三是起草陕西省地方标准《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规程》。由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牵头,联合相关单位共同起草的《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规程》(标准编号DB61/T1946-2024),已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将于2025年1月26日起实施。四是协助召开陕西省知识产权研究会主题年会。协助省知识产权研究会以“聚智汇力向新而行: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组织邀请国内知识产权领域知名专家和我省高校专家教授进行了研讨交流,为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