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志丹县> 志丹县金丁镇中心小学

志丹县金丁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15:28
单位名称 志丹县金丁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志丹县金丁镇
法定代表人 胡耀东
开办资金 129.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志丹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87万元 2587万元
网上名称 志丹县金丁镇中心小学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我单位遵守《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学期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秉持着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初心。紧紧围绕“双减”“五项管理”“红色延安精神育人”等工作重点为主线,抓实德育、教学、安全、后勤四项工作。认真抓好学校各项工作,着力构建和谐平安校园,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任务。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汇报如下:一、德育工作1.构建德育管理体系,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在我校德育管理体系指导下,在广大教职工中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全体教师皆为班主任”的教育管理理念,要求全员参与德育工作,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把德育渗透在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之中,贯穿在学生学习成长的整个过程之中。2.常规管理塑德,规范学生言行优化班级日常行为规范考核制度,从出勤、纪律、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量化评分,每日记录、每周小结、评比,评选出“文明班级”并颁发流动红旗,激励班级间良性竞争。将文明礼仪教育融入日常校园生活,通过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定期宣讲;不定期表彰优秀学生,以榜样带动全体,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校园文明氛围日益浓厚。3.主题活动育德,滋养心灵成长我校依据《德育评价标准手册》,以“红色延安精神育人”为主线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实践中赓续红色血脉。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七十五载逢盛世,同心共筑谱华章”国庆节主题教育》、《“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时代大先生”教师节主题教育》、《“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协力建设科技强国”科技节主题教育》、《2024年秋季学期校园足球联赛》、《“关爱心灵,健康成长”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学农基地劳动实践》、《“月圆家圆国圆,传承经典文化”中秋节主题教育》、《“九九重阳节孝心献老人”重阳节主题教育》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磨砺学生意志,进一步厚植红色延安精神,做好红色延安精神的传承者和发扬者,同时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认识、传承和发扬。4.开展农耕文化教育课程将“小菜园”变成劳动教育“大课堂”,通过劳动实践,学习劳动生产技能,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红色延安精神。5.家校合作弘德,凝聚教育合力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介绍学校德育工作重点与学生在校表现,分享家庭教育方法技巧,围绕“如何培养孩子良好品德”“乡村环境下助力孩子学习成长”等话题深入探讨,有效提升家校共育意识。二、教学工作1.狠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1)规范教案,定期抽查,坚持提前一周备课。一直要求教师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一月一检查一公布,对不认真负责的教师在全体教师会上通报批评。在教学工作中,实行量化管理,科学评价教师的各项工作,从备课、课堂教学、早操、课间操、课间辅导、作业(检测)的批改、教学成绩、教育效果、课外辅导、发表论文、课题研究、后进生转化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考核,作为教师评优的依据。通过考核,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奖优罚劣,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提升教师思想,全员备考。一开学我们就加强了三六年级的教学工作,学校领导认真审核了三六年级科任教师的教学计划,并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三六年级教师进行指导帮扶,实行领导包课制,校长包辅英语科目,书记包辅语文科目,工会主席包辅数学科目。及时召开了三六年级科任老师座谈,了解授课进度和教学效果,以及存在的困难,不断在经验中成长,提升教学质量。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研读课标,夯实教研,提升素养。全体教师利用教研活动及闲暇时间认真学习课标,高度认识学习新课标的重要意义。同时对照新课标探讨各单元、各课时在新课标中的要求,探讨如何落实新课标的要求、理念。认真做了学习记录,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符合本学科、本年段的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开展推门听课、听课评课、赛教等活动。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找问题、找差距。对于个别教师实行重点听课解决存在问题;对于个别班级实行专项整改,彻底解决问题。教师的责任心强了,比拼精神足了,课堂效果较以前也有了明显的转变,教研活动业务都有了明显的提升。(2)参加了由延安市教育局组织的“新教材新课标新教学”系列培训活动,同时语数英教师积极参加了志丹县新教材培训会,以及市镇小学“名校+”牵头的新教材培训。通过一次次不断地培训及二次培训,让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深刻的认识,教师收获满满,在教育教学及管理能力方面都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提高。市镇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送教活动,对于我校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作为日常教学活动之一,我校经常性的开展各学科组内教研活动及集体教研活动,教师之间探讨交流学习,以研促教,不断进步。这些活动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极大的推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3.落实“双减”政策,减负提质优化作业设计。建立作业管理制度,明确作业总量、时长和质量要求。组织教师开展作业设计研讨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分层设计基础性、拓展性和综合性作业,减少重复性、机械性作业,通过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阅读、参加实践活动等,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作业批改与反馈,要求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三、安全工作(一)构建安全管理体系,树立全员安全意识一是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二是在广大教职工中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安全管理理念,要求全员参与安全工作,把安全工作渗透在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之中,贯穿在学生学习成长的整个过程之中。(二)明确安全目标责任,强化家校共抓共管意识开学初,我校与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家长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根据季节性特点,发放防溺水告家长书,阅读后家长签订防溺水安全回执单,强化家校共抓共管意识,形成家校共抓共管安全局面。(三)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1.利用升旗仪式、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等常规教育阵地,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还开展了法制讲座等,向学生们普及了法律法规,提醒他们遇到紧急情况如何正确应对。2.组织多样化安全演练,提升学生应急处置能力。本学期开展火灾逃生演练,从警报拉响到全体师生有序疏散至安全区域;地震应急演练,学生熟练掌握躲在课桌下、墙角等避震要点,以及疏散过程中的自我防护动作;防溺水模拟演练,让学生直观感受溺水危险情境及正确施救方法,有效增强了学生应急反应能力。通过这些安全教育活动,学生们对安全意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四)加强教职工安全培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我校制定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每月不少于一次安全教育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持续推进专业化建设,提升师教职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四、总务后勤工作1.明确责任,合理分工。学期初,总务处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组织召开总务处后勤人员会议,让他们清楚学校后勤工作的管理模式,使学校后勤工作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事事有落实。对学校环境、卫生、食品安全、校舍、设备等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协调处理。2.落实常规工作。总务处组织校委会成员定期和不定期对学校的校舍、水路、电路、锅炉、体育器材等设备进行检查。对检查存在的问题,后勤人员及时进行维修、更新,确保师生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安全。经常对校园围墙、教学楼护栏等巡查,更好地促进学校安全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3.加强对学校食堂管理(1)开学前提前检修食堂设备,确定食堂工作人员,与食堂工作人员签定协议,备齐食品原料、确保食堂工作顺利开展。(2)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和有关的管理规定,严把食品原材料进货渠道,购买一切物品要索证索票并填写好进货台帐。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坚持饭菜留样和餐具消毒,保证师生的食品卫生安全。(3)加强管理,督促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设备的安全维护和保养;适时召开食堂工作人员会议,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4)不定时的对食堂消毒工作进行检查。五、存在的突出问题1.教师大部分是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竞争意识不强,不愿展示自我,新的教育理念渗透的还不够深。2.对课堂教学竞技的展示,教师信心不足,部分中青年教师工作刻苦、踏实,积极承担各类公开课,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大部分还是不愿意主动承担公开课,对评价意见的反映冷漠,造成个人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不大,对新课程改革观念不是很新。六、下一步工作重点1.进一步探索、完善科任教师的德育工作考核机制,从而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德育工作的用心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扎扎实实落实好德育工作。2.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融合。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促进各类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以学科教材为依据搞好德育渗透,进一步到达学科育人的教育目的。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