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志丹县> 志丹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

志丹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8 15:11
单位名称 志丹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粮食流通,促进粮食储备管理。粮食流通、收购、销售计划;组织安排和协调保障军队供应;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
住所 志丹县一道街
法定代表人 刘志飞
开办资金 232.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志丹县经济发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4.55万元 207.7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开展主要业务工作:我单位在上级主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聚焦政治引领,党风廉政工作取得新提高一是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制定了2024年党建工作要点。二是不断强化职工理论学习。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周一集中学习等制度,制订了2024年度学习计划。三是抓好支部建设,建强组织堡垒。扎实开展中心扩大集中学习制,全年开展集体学习近40次,班子成员讲授专题党课5次。四是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精心打造机关“文化长廊”,建立了职工阅览室,共配备书籍500余册。五是压实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加强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在学深悟透《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上下功夫。六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在单位内部通报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情况4次,每月向上级党委汇报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研判报告。二、坚持守正创新,单位系统管理取得新跨越一是严格人员管理。贯彻落实干部年休制,严格执行请销假和考勤签到制,并对在岗情况进行统计通报,整体做到“岗有人、人在岗”。二是提升干部专业技能。全年累计参加省市举办的粮食流通执法、粮食检验仓储保管、安全生产等培训5次。通过APP参加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的安全生产培训1次,受训65人,参加考试并达到优秀线55人,占比85%,合格线10人,占比10%。系统内部组织业务培训4次,就粮食收购监管和执法程序进行了2次业务研讨。三是健全组织机构。按照工会有关规定,通过讨论、酝酿、选举等程序,成立了粮食和物质储备中心工会委员会,为今后开展和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推行月汇报季通报年考核制。每月初第一次周一例会中心分管领导和企业负责人汇报上月工作,安排本月工作,每个季度对整体工作贯彻落实以及整改情况进行通报,年终对三家企业进行年终考核,系统大会通报和奖励。五是坚决推行企业改革。要求各企业自查和汇总人员信息,建立人事档案,人员管理坚持“敞开出口、封死进口”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包干的运行机制,政府交办承储任务、兑现费用补贴并做好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企业自主核算、自负盈亏。三、强化硬件建设,单位办公环境取得新改善办公楼1990年修建,楼道和室内地板属水磨石,表面破损、长期形成的污渍难以清理,本着节约开支的原则,未采取更换地板,而是采取“快、省”的方法全部铺设塑胶地板。办公桌椅有八九十年代“古董级”的办公桌椅,沙发茶几掉皮、下陷,电脑死机、卡顿,严重影响办公,严格按照采购审批程序和金额限制要求,组织进行了采购更换。暖气管道堵塞严重,水循环不畅,去年采暖期间无法正常供暖,通过政府采购对两栋楼的供暖管道和暖气片进行了全部更换。同时更换了会议室桌椅、安装了投影仪。单位硬件建设坚持花小钱、办大事,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原则,通过两年的不断努力,单位整体环境得到历史性改善。四、加强爱粮宣传,节粮减损工作取得新进展坚持每季度开展粮食宣传1次,特别是在5月27日至6月2日科技宣传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等活动中,组织干部职工在县城中心街、前广场以及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农村,开展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爱惜粮食、拒绝浪费、如何鉴别优质粮油等进行了宣传讲解和现场解答。共制作宣传展板12块、悬挂横幅标语5条、印发宣传资料5500多份,发放宣传品(抽纸)8000多袋,使广大干群进一步树立了反对浪费、爱惜粮食的良好生活习惯,引导农户多存粮、存好粮,大力推进“藏粮于民”举措,发挥粮食安全宣传教育作用,广泛开展了爱粮节粮宣传教育。也使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了有关粮食的法律法规。五、突出监督执法,粮食监管工作取得新成效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为了更好贯彻落实书记关于粮食安全指示批示,履行好地方党委政府同责的重要使命,全力做好“八抓工作”。一是狠抓粮食收购监管工作。二是严抓市场监督检查工作。三是紧抓市场检测预警。四是实抓原粮及成品粮储备和轮换工作。五是常抓军粮供应工作。六是齐抓应急保供工作。七是勤抓智能化粮库建设工作。八是细抓设施设备检测校验工作。六、注重改革协调,物资储备工作取得新突破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办《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安全管理的实施方案》和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关于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保障粮食安全基础力量的通知》文件精神,参照省、市级物资储备模式,全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理顺物资储备职能,加快战略和应急救灾、防汛抗旱等物资储备和日常管理。按照办法规定,库管员不定期的进库对移交的4785件(份)物资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现有物资储备安全。七、深化专项整治,干部精神风貌取得新转变以持续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集中整治为契机,以乡村振兴领域专项整治为重点,全面排查和整治政策性粮食收购、储存、销售出库以及储备粮油安全和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共排查问题2个,已整改2个,严格实行月报制度。持续推进“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专项整治,深入开展行业作风问题大排查、大整顿,聚焦政治站位问题、聚焦工作落实问题、聚焦工作作风问题、聚焦巡察反馈问题,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并将集中整治与党纪学习教育相结合,严格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共计排查问题5个,立行立改3个,限期完成整改2个,确保做到真改实改。八、科学精准施策,扶贫包抓工作取得新发展今年是乡村振兴提升之年,中心高度重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全面做好包村工作。紧紧围绕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产业发展为支撑,脱贫致富为目的,使各项包抓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对麻地坪村贫困户进行了4次走访、慰问,助力脱贫。二是带领和督促村“两委”坚持每月集中学习。认真学习省、市、县对农村工作有关精神,全面领会上级的政策和精神,为全面贯彻落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依托“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真正把村一级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四是全力开展了帮扶帮困,给村上拨付发展产业资金2万元,走访慰问了麻地坪村困难党员、老党员10人,并送去了慰问品。九、夯实监管责任,安全维稳工作取得新提升安全生产是承储企业的红线,紧绷安全生产“弦”,织密防控责任“网”。全面开展了系统内安全生隐患排查,就用电安全、防汛安全、消防安全、设施设备使用安全、车辆出入安全、人员出入库安全、原粮和成品粮油出入库操作安全大进行了检查、大整治。严格落实“天周月季”检查制,即一线工作人员天天查、企业分管领导周周查、企业负责人月月查、分管企业领导每季查。建立排查台账、下发整改意见书,对粮库过道护栏不安全、粮库侧墙砂浆随时有可能脱落、排洪渠道堵塞不畅、安全帽佩戴意识不强等安全隐患进行现场、限期整改,储备库院内的粮食局家属院鉴定为危房,人员已搬离,正在协商搬离财物后进行拆迁。系统人员构成复杂,组织对原粮站人员上岗情况开展了全面排查,对二十多年前遗留的丧葬问题进行稳妥化解,粮食改制遗留的企业人员的统筹外补助妥善处置,通过法院解决了十几年遗留的租赁和欠债问题。积极主动稳妥化解了一系列遗留问题,一年来系统未出现到市去省进京信访事件。十、存在问题1、人员断档严重,多年未充实新生力量,普遍年龄偏大,工作缺乏主动性。粮食业务技术人员短缺。2、执法存在短板。存在执法力量不足,委托主体不清,执法程序不明等问题。3、国有粮油企业业务单一,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面临运转困难。4、物资储备改革不彻底。相关单位对县委就物资储备职能职责的划转落实不力,存在“过度”履职现象。5、智慧粮库建设中部分信息化系统功能落后,硬件设施有待更新。6、农发行成品粮油贷款回收和发放的具体操作,不利于成品粮油承储和轮换。十一、2025年工作计划1、进一步强化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政治意识形态,抓好思想教育和作风转变等工作。2、持续抓好粮食储备工作。①对库存的小麦定期进行检查、监测、检验,做好粮情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适时做好轮换工作;②成品粮油按计划承储和轮换,确保储备任务全面完成。3、稳步推进物资储备工作。①加强物资库的库房管理,规范出入库登记审批;②规范物资统计报损工作;③全面理顺物质储备职能,贯彻和落实县委机构改革精神和任务。4、进一步强化市场的监督检查工作,做到执法检查全覆盖、常态化。5、加大安稳工作的督查检查力度,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对企业进行督查检查,做问题早发现、早处理。6、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各项专项整治以来问题的再梳理,再排查,再整改,确保问题不反弹。7、进一步完善智能粮库信息化系统,提升业务技能操作水平。8、包扶工作定时定期开展入村入户,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助推乡村振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